APP下载

特色文化孕育港澳精兵
———驻香港、澳门部队文化建设综述

2015-12-28温志中梁志宏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驻港部队驻军官兵

文/温志中 温 泉 梁志宏

特色文化孕育港澳精兵
———驻香港、澳门部队文化建设综述

文/温志中 温 泉 梁志宏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特殊的两支队伍,他们是在“一国两制”特殊环境下驻军治军的部队,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澳门部队。

进驻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驻港驻澳官兵始终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坚决贯彻“一国两制”伟大方针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紧紧围绕“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驻港、驻澳先进军事文化,为培育驻港驻澳精兵提供了思想保证,为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精神动力。

文化之魂:优良传统熔铸红色基因

驻香港、澳门部队是两支年轻的队伍,但他们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大渡河连”、“黄土岭功臣炮连”等先辈赢得的荣誉时刻激励着驻香港部队官兵;驻澳门部队官兵,有的来自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红一团”,有的来自威震敌胆的“塔山英雄团”,有的在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有的曾在1997年进驻香港时打头阵当先锋。汩汩流淌的红色血液,既是驻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又为推进部队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厚精神养分。

驻港部队某步兵旅“大渡河连”进驻香港10多年来,着眼“一国两制”特殊环境和宣誓主权的特殊使命,始终坚持把连史连魂融入各类文化活动。每年营区轮换期间,驻港部队许多英雄连队都会开展“重温连史”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官兵整编连史资料、翻新连史馆、保养连队文物,发动大家重读连史、重唱连歌、重悟连魂,在官兵血液里注入红色基因,使官兵在连史连魂的熏陶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部队进驻以来,涌现出了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忠诚使命的模范汽车连”、被广州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排”、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的刘宏、被评为“2010年度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的黄立明等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一茬茬驻港官兵的努力奋斗,逐步形成了“特别讲政治,高度重使命,严格守法纪,开拓创一流”的驻港精神,在驻军建设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殊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

驻澳部队进驻之初,临时部署于龙成大厦,官兵学习生活训练全都在常年“关窗拉帘”的大厦内部,人住在里面连呼吸都不舒服。官兵以苦为荣、甘愿奉献,充分利用楼内每一寸空间,甚至包括走廊、楼梯,学习文化,苦练硬功,忠于职守,培育形成“政治坚定、严守法纪、艰苦奋斗、威武文明”的驻澳精神,在驻军建设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殊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

2014年12月,部队进驻澳门15周年纪念日前夕,我军境外首家解放军军事展览馆在凼仔营区落成开放。展览馆包括解放军军史陈列馆和驻军军史馆,展陈面积近3000平方米,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一座座浮雕,生动再现了我党我军发展壮大史和驻军进驻成长史,演绎了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传承。习主席视察后高兴地指出:史馆展示驻军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良好形象,相信官兵会很受教育,参观者会增进爱国爱澳信心。

新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军事展览馆作为“一国两制”条件下彰显军威的窗口、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不断发挥育人的综合效益。每逢重大教育活动、重大纪念日和新兵入伍、学员报到、干部换进等时机,都组织官兵参观史馆,在追昔历史、缅怀先烈、感悟传统中坚定信念、纯洁思想、净化灵魂。

文化之形:特色文化培育忠诚卫士

驻香港、澳门部队为境内境外两地部署,身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与全军其他部队相比,其地理特殊、身份特殊、环境特殊,使之呈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形成了具有驻港驻澳特色的政治文化、防务文化、法制文化和宣示文化,在璀璨的军旅文化中构筑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为更好地履行港澳防务、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政治文化。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已经成为驻港和驻澳官兵深入骨髓的行为准则和文化自觉。香港、澳门是中西文化交融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的渗透现实而严峻。进驻以来,无论社会环境发生什么变化,部队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无论面对任何诱惑和考验,广大官兵始终做到坚定信念、永葆本色。

“驻军无小事,事事连政治”,这是驻港驻澳部队官兵爱说的一句话。这些年,官兵常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考验。

有一天,香港中环营区机务站的两名女兵因公外出,刚出营门便遇到一名中年妇女请她们帮忙搬运纸箱子。两名女战士帮她把装满杂志的纸箱抬上手推车,妇女拿过一本时尚杂志赠给她们。两人接过杂志翻了两页,几张反动宣传单就掉了出来。她们放下书,迅速返回营区报告了相关情况。

在去年反“占中”斗争最为紧张激烈、反动媒体“倒梁”“抹黑警察”最为猖獗的时候,驻港部队党委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定不移支持特首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始终旗帜鲜明支持警察正当执法,为这场斗争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澳门驻军,操场对着赌场,课堂对着教堂。在不足30平方公里的岛上,却有30多家娱乐场和近6000张赌桌,淫秽书刊音像制品公开摆卖,反宣报刊书籍随处可见,赌场、色情场所遍布街巷,法轮功、民运分子经常非法集会,部队始终做到纯洁巩固、坚如磐石。

驻澳部队物资采购供应站担负澳门、珠海两地的保障任务,每天都要往返两地。2014年3月,一个老板企图把一批进口沉香木走私内地,几经辗转找到站长王尽葆:“我在澳门有一批木材,你用蚂蚁搬家的方法运到珠海,咱们五五分成如何?”“你找错人了!有损于国家利益和军队形象的事,我坚决不干!”王站长断然拒绝。

战士翟龙站岗时,面对警戒线外三名衣着裸露的金发女郎的肆意挑逗,始终目不斜视,纹丝不动,赢得游客连声赞叹,被誉为“香风吹不倒、糖弹打不垮”的新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有时候遇到的问题更不那么简单。去年5月的一天,驻香港部队某营值班员周院生在营部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军区作战部陈参谋,奉命对各部队战备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询问:“你们今天在干什么?营里现在有多少人?”陌生的声音引起周院生的警惕,他以“接个电话”为由,很快查清,总机并没接到军区打来的电话,便随机应变说“我们的计划全部锁进保险柜了”,随即挂断电话,并向上级报告了情况。

法制文化。走进驻港和驻澳部队的驻军大厦,大厅的一面墙上都醒目地镌刻着《驻军法》全文。每一名驻港和驻澳部队官兵轮换进驻前,都要认真学习它和香港、澳门《基本法》。驻军以它们为依据,制定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并组织法制教育课,开展“条例法规月”活动,组织法律法规考试。驻军开展各项工作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市民生活习惯。

为避免营区军号声惊扰市民,澳门驻军大厦每间房间安装低分贝小喇叭,采取相应的隔音措施;每年部队组织轮换,都依法提前在《宪报》刊登公告,而且都选择在市民熟睡的夜间进行;驻军人员出入边境,都严格履行出入境手续和程序,并在澳内澳外设立安检站,对所有过关人员、车辆及携带物品严格自检。

进驻以来,驻澳官兵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威武文明的优异答卷:10万余台次车辆无一违反交通法规,34万人次进出澳门无一携带违禁物品、无一涉足不健康场所,15年保持事故、案件、军警民纠纷零记录,市民对驻军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

香港现行的800多部条例、2000余部附属立法中,近百部直接规范驻军行为。飞机升空训练、舰艇出海要通报香港特区政府,实弹射击要提前在《宪报》刊登公告。驻港部队官兵们都学过《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舰艇大队每年前往香港西部海区进行训练,都会经过一个海洋自然保护区,香港政府规定各类船只必须在该区外1海里通过。为了更好地保护珍贵海洋资源,舰艇大队专门修正航线,在该区3海里以外通过,绕道而行。为此,要多走1小时的航程。

一次,一名香港警察问汽车连士官陈浩对香港的交通常识了解多少,小陈一口气说出驾驶大货车的18条注意事项和限速70公里的9条主干道名称,那名警察惊诧地说:“我驾车跑遍了香港所有道路,也没有你熟悉。”

特殊的环境和法制,让驻军的训练、生活和作息悄然发生改变。内地军营习以为常的军号在这里听不到了;空军训练尽量避开休息时间和居住集中地区飞行,海军需要利用海滩的训练选择凌晨开始、清晨结束,以照顾市民游泳、休闲的需要。

防务文化。“铃——”,急促的战斗警报在驻香港部队营区响起。不到半小时,一幅联合演兵图随即在香江之畔铺展开来。

昂船洲海军基地内,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旅官兵登上舰艇,开赴港岛预定海域执行战备任务。石岗军营上空,数架战鹰搭载特种侦察兵呼啸而出,按上级指示坐标与战舰会合。

战机和军舰编队,穿过维多利亚海港环绕港岛联合巡逻,穿梭过往在香港海空域的所有目标,尽在指挥员的掌控之下。“报告临指,右舷30度,距离4海里发现可疑目标。”舰艇指挥长报告,空中机组立即前往查证。“一艘运输船形迹可疑,电磁辐射信号强烈。”3分钟后,空中机组准时飞抵指定海域,对可疑海上目标进行查证,并将情况报告给指挥所。“立即组织临检查证。”联合编队指挥员一声令下,特种侦察兵们从直升机滑降到可疑船只上,迅速控制驾驶室、动力控制中心等要害部位,将“恐怖分子”准备实施破坏的武器、炸药及时缴获。

这是驻港部队组织的三军联合巡逻演练。在不到4小时内,组织了联合处理海空突发事件、对可疑目标实施临检拿捕、近岸拘捕敌小股特工等10多个课目的训练,受到了军区领导的肯定。

“武艺练不精,不算驻港兵。”港内场地局促,驻军营区又非常分散,他们根据香港的环境,摸索了港内与港外、室内与室外、实兵与模拟等组训模式,掀起“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训练热潮。2010年春天,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教导团组织新兵进行手榴弹实投作业。新战士小满的手榴弹出手后砸到侧墙,一下反弹到他脚底。千钧一发之际,营长黄立明迅速冲过去,一把将他拽过压在身下,手榴弹随即爆炸,两人毫发无损。他们的故事被BBC、CBS等外国媒体报道。

作为全军唯一一支三军合成部队,根据特殊防务任务需要,驻港部队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快速投送、精确打击等课目,上百次组织和参与诸军兵种联合演练,圆满完成海空巡逻、联合搜救、协同反恐等训练课目,为护卫香港的和平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宣示文化。驻香港和澳门部队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宣示主权是驻军的重要职能之一。驻军在履行香港、澳门防务的同时,也是向世人展示共和国形象、社会主义形象和人民军队形象的“窗口”和“代表队”。驻军积极建设宣示文化、开展宣示性军事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军营开放、义务植树献血、建军节招待会、慰问幼稚园敬老院等活动,以军事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塑造展示了我军忠诚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在澳门,每年的建军节招待会,都庄重布置现场,齐唱国歌军歌,与澳门特区嘉宾共叙发展成就,感悟祖国的伟大、军队的光荣和澳门特区繁荣稳定的来之不易。每年军营开放,精心设置升国旗仪式、国旗知识介绍、参观军史馆、军事文艺作品展示等文化气息浓郁的宣示性科目。今年“五一”军营开放,驻军组织了27所大中小学近4000名师生的专场开放,澳门近百所学校都将军事展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

进驻以来,驻澳门部队先后17次组织军营开放,近4万余人进入营区参观;11次与特区政府共同举办“澳门青年学生军事夏令营”,先后有1200名澳门青年接受国防教育、体验军营生活;有1500余人次参加澳门特区义务捐血活动,累计向澳门捐血中心献血达50万毫升;13次组织近3000多名官兵参加义务植树7000余棵,澳门市民称赞:成片绿林就是解放军的身影。

驻澳部队坚持把举行军事仪式作为培育官兵、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载体,在重大节庆纪念日、执勤重大任务、轮换交流、入伍退役等时机,隆重举行仪式活动,适时向澳门市民、媒体记者开放,让澳门市民在庄严神圣的仪式中接受教育、升华情感。每年国庆节、建军节举行升国旗仪式,挑选优秀士兵、训练尖子和先进典型等担任掌旗员、护旗兵;每年结合部队建制单位轮换,隆重举行防务交接仪式;结合新兵入伍、轮换进澳组织宣誓仪式;在新装备列装时机举行授装仪式;每年澳门回归纪念日组织庆典仪式;在部队执行驻训、演习等重大任务前组织誓师动员仪式,等等。

驻港部队充分发挥文工队、仪仗队、军乐队三支队伍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努力打造成传播先进文化的“香江文艺轻骑兵”,组建篮球队、足球队,积极与香港各界开展联谊活动,进一步展示了驻军威武文明形象,促进香港人心回归。

去年“七一”前后,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昂船洲等地,驻军连续演出了8场由官兵自编自创自演的音乐舞蹈诗剧《中国梦》,赢得了香港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感动了许多香港市民,起到了争取人心的积极作用。

香港驻军轮换海军部队交接仪式

进驻以来,驻港部队先后26次组织营区开放,55.6万余人次入营参观;15次参加“香港植树日”活动,共有1.38万余名官兵植树8.2万余株;17次参加香港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共有6800余名官兵献血约306万毫升;探访慰问老人和幼童3700余人次;10次组织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培训学员2025名;4次组织香港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共有550名香港高校学生入营体验;8次与香港12所大学2430余名大学生进行联谊互访。

文化之基:为兵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去年12月底,时隔5年再次轮换进港的某步兵营教导员吴铭浚惊讶地发现,互联网早已进入营区,战友们足不出户就能触摸军营外的世界。看着进港前特意买来的光碟等文化用品,他不禁感叹自己“OUT”了!

其实,军营文化生活的改变只是近年来驻军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11年以来,驻军先后启动“书画长廊”“战士TV”“红色网吧”等工程,各级像议军议政一样议文化,像抓训练教育一样抓文化,以有力举措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在“红色网吧”,网络会议、远程教育、聊天交友、娱乐游戏都搭上“宽带快车”;连队图书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卫星电视落户舰艇;军用电话进入班排。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官兵文化生活的空间,基层官兵距离现代文化不再遥远。

驻港部队中常年活跃着文工队、仪仗队、军乐队、威风锣鼓队、队列团体操方队、警盾棍术团体操表演方队、男兵易筋经表演方队、女兵咏春拳表演方队等一支支特色文体队伍,每逢“七一”回归日、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驻港部队都组织官兵与香港市民一同载歌载舞庆祝。由驻军文工队组成的“红乐队”、民乐队,在香港颇具知名度,多次受香港群力资源中心、福建同乡会等爱国爱港社团邀请,参加各类庆祝庆典活动。

驻港部队官兵参加香港“乐施毅行者”筹款活动勇夺冠军

先进文化器材列装基层,激发了官兵强劲的工作动力。随着智能触摸一体机、投影仪、流动图书箱、电子阅读器等一大批文化器材配发营连、进入班排,改变了以往官兵“一副扑克一盘棋,打完篮球打升级,围着电视过周末”的单调文化生活。

时代在发展,官兵文化需求呈现“水涨船高”之势。特别是驻香港和澳门部队实行特殊管理模式,官兵除因公外出、正常休假外,基本都在相对封闭的营区内活动,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文化生活的形式、内容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犹如一片红色的羽毛或是一片将要归根的枫叶,又似跃然飞鸟的姿态,这是驻澳某部战士DV“飞鸿工作室”的LOGO。他们用DV记录下连队的训练剪影、生活点滴和工作场景,工作室制作的《一名90后驻澳兵的成长日记》《接力旗手》等作品屡次在全军、军区获奖,他们的作品也鼓舞感动了许多战友。

驻军春节联欢晚会、军乐队专业汇报专场演出、“军营好声音”卡拉OK比赛已经成为驻军官兵们每年最为期待的精神套餐;新建的驻澳部队凼仔营区数码影院每周为官兵播放最新主流大片和红色经典影片;利用局域网组织“强军杯”战斗游戏比赛;每天更新基层信息视窗内容,让官兵在第一时间知晓天下事;每天开放网络学习室,定期更新学习用平板电脑内容,安装游戏、图片、音视频软件,用时尚元素体现兵味、提升趣味;通过开展“月读一书、周思一理”的活动,帮助官兵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驻军文工队自编自演的许多节目得到了驻军官兵的认可。如驻港文工队创作的歌曲《透过车窗我把你凝望》《紫荆花下的哨兵》,音乐剧《来信的日子》《我心飞翔》,小品《巡诊》《折腾》,舞蹈《拼极限》《龙殇》,相声《价值》,快板《榜样的力量》,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驻澳部队创作的歌曲《我要给你点个赞》、小品《还差三秒》、舞蹈《舞动青春》等一大批文艺作品,深受广大官兵喜欢。由驻澳部队官兵自创的歌曲《我是子弹》,是以特种连战士的血性豪情为主题创作的男声表演唱,该节目代表广州军区参加2014年全军野战文艺会演并一举夺得一等奖。去年底,驻澳门部队版《小苹果》视频短片刚挂上政工网,点击率就一路飙升,人气极高。

驻军把体育活动作为军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有限的营区内,建成各类体育运动设施,将杠铃、哑铃、握力器等一大批健身器材配发到班排。“紫荆杯”体育比赛、“紫荆杯”体育运动会、“濠江杯”军事体育运动会,成了广大驻军官兵热切期盼的重大赛事。驻澳部队更是连续三年荣获总政“八一杯”篮球通讯赛冠军,多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驻军官兵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活力,创造了一批富有时代感的业余文化活动。驻港部队某舰艇大队开展军味浓郁的游戏,编排了“突破封锁线”、“重走长征路”等竞技性和娱乐性强的节目,同时,还借鉴地方电视节目,创造了“新兵达人秀”、“军营版一站到底”、“奔跑吧!战友”等文化活动。驻澳部队俱乐部战士吕永华,为解决司机长途驾驶造成的身体疲劳和保障力损耗,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出一种可拼接成床的载人运输装置座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驻港部队驻军官兵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驻港部队展现最佳军容(香港回归20周年)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驻港部队军营遭醉汉误闯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试论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驻军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