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印:像“养孩子”一样培育对虾
2015-12-28游小叶
本刊记者 游小叶
王清印:像“养孩子”一样培育对虾
本刊记者 游小叶
在办公室
2014年6月11日,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共同颁发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我国水产养殖(育种)学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清印走上领奖台,从领导手中接过刻有自己头像的奖牌。这一被誉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的光华工程科技奖,为他大半生的科研事业增添了荣誉的光环,也为他注入前行的不竭动力。
在蔚蓝大海上播撒科技的种子
经历了动荡岁月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王清印亦如此。1978年,好学勤勉的他通过考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文革”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当时学的是海洋藻类遗传专业。1981年年底毕业,进入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紫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1985年,所里组建对虾育种研究课题组的时候,他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拥有遗传专业背景的青年科技人员被选中成为课题组的一员——也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对虾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王清印先后于1985~1986年赴挪威Bergen大学进修渔业生物学,1993~1994年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渔业资源研究所Waddell海水养殖研究发展中心合作研究对虾繁殖和发育生物学。最终,他选择了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研发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从“九五”“十五”“十一五”到如今的“十二五”,伴随国家科技计划的步步推进,王清印的科研路途留下了点点足迹,并逐步有了扎实的积累。
“九五”期间,他主持完成攀登计划B“对虾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生物学研究”专题和“863”计划“扇贝三倍体技术的研究”课题,丰富了中国对虾受精生物学理论,建立了栉孔扇贝三倍体育种技术。“十五”以来,围绕中国对虾新品种培育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他先后主持完成“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海洋“863”计划课题、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山东省自主创新项目等20余项。
早年的对虾养殖研究,主要是把海里野生的对虾亲体捕捞回来,在人工条件下经过驯化,解决繁殖和苗种培育问题,然后再进行养殖。但由于养殖的群体没有经过系统的遗传改良,其遗传基础仍然是野生型的,这样对虾养殖业就无法像作物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那样充分获得新品种选育所带来的高效益。王清印及其团队一直在做的就是要把中国对虾从“野生”经过“驯化”和“遗传改良”变为彻底的“家养”,通过培育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的新品种并推广养殖,促进对虾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这些年来,他一直注重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与利用研究,推动生物技术在海水养殖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他任“863计划”资环领域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时,参与国家有关海水养殖种子工程等重大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和健康养殖的科技与产业发展。
这已经不记得是王清印第几次登上领奖台了,无数光环照耀着他:由他主持的“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研究成果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其他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他本人也荣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先进工作者、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报告260余篇,出版专著或主编1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作为中组部选拔的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代表,他光荣地出席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王清印见证了我国30多年水产事业的发展,而这些荣誉见证了他的点滴奋斗。
“黄海”对虾新品种诞生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虾已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却被视为海珍品。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最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但是,这种情形到1993年戛然而止。“1993年以后,白斑综合症爆发,很多老百姓都不敢养虾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来要做中国对虾的新品种培育。在1996年开始做预备实验,1997年正式启动。中国对虾是一年一代,到2003年的年底选育了7代。”
经过连续7代的选育,中国对虾新品种“黄海1号”诞生了。这个名字被赋予了三重含义:第一,这个新品种是由黄海所培育出来的;第二,它的亲虾是从黄海而来;第三,“1号”是指我国选育的养殖对虾的第一个新品种,也是我国海水养殖动物的第一个新品种。生产规模实验表明,在同样养殖条件下,新品种的增产幅度可达20%以上。2006年,农业部把中国对虾“黄海1号”列为北方水产养殖的主推品种。
科研路上永不止步,此后,王清印带领他的团队继续集中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从遗传育种的角度改造对虾的遗传性状,通过逐代选育,不断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二是不断改进养殖技术,通过调控水质、改进养殖环境和养殖条件、优化投饵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使用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对虾健康生长。现在,环渤海地区养殖的中国对虾主要是“黄海”系列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养殖业者的欢迎。
王清印介绍,伴随着“黄海1号”的选育,他们建立了中国对虾新品种培育理论与技术体系,突破了对虾生长快新品种培育、抗病(抗逆)品种选育、疾病防控、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因地制宜建立了多种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新模式。紧随其后的就是“黄海2号”的诞生 、《中国对虾》种质国家标准的制定、“黄海3号”的诞生等等。在中国对虾新品种培育、健康养殖技术和良种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为引领中国对虾养殖良种化建设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进和支撑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这也是王清印这30年来交上的最满意的一份答卷。
培育的新品种——黄海1号
发挥团队合力
水产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于将自主创新的成果实现产业化,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王清印深谙此理。他主张,科研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并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紧密的联系与合作。这一科研理念,保障了他的团队的研发工作在水产育种领域一直处于前沿行列。
许多自主创新成果是持续创新的结果。没有稳定的创新团队,这种持续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现在带领的团队主要由高学历层次的中青年科研人员组成。在团队建设中,他强调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发挥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他已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近60人。他领衔的团队曾获2008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 2012年度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向领导专家介绍对虾培育成果
同样,在他看来,学术交流可推动科研的进步,他曾数十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或专题报告;作为水科院水产育种首席科学家,“十一五”启动以来,他每年都主持召开全国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作为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的主任委员,他每年主持召开的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已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一个品牌;他主编的《中国海水养殖科技进展》丛书,每年1卷,目前已出版12卷。
“养对虾就像养孩子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对虾育种耗时费力,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三十年如一日,王清印守着这份坚持,终于成功。他曾说,“有关的研究认为,对虾的生长快和抗病能力是两种独立的性状。我们的研究就是希望把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等优良性状都结合起来。”在中国对虾育种研究方面,王清印追求科技工作者眼中的完美。面对我国水产养殖业良种覆盖率还比较低的现状,王清印的一大心愿就是加快水产种业体系建设步伐,尽快把我国这一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