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学前教育机构最低准入标准的思考

2015-12-27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7期
关键词:村屯入园民办

李 旭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沈阳市110031)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广大农村和低收入家庭幼儿提供基本均等的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既是普及学前教育的重难点,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近年来,国家有关学前教育政策的陆续出台,表明国家层面已经把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为立足区域实际,课题组深入辽宁省多个城市的农村乡镇进行了大面积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村屯幼儿入园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我省幼儿园审批标准过高,部分幼儿园未能纳入管理体系

我省目前审批幼儿园的标准主要有五个,一个是201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强县区建设附带的《辽宁省幼儿园办园标准(试行)》,另四个分别是2004年颁发的省示范园标准,2007年颁发的城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标准,还有2012年颁发的辽宁省小规模幼儿园建设标准。五个标准中的硬件条件要求很高:一是建筑面积,小规模幼儿园的建筑面积要求200 m2,在农村个体开办的幼儿园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二是户外活动场地,人均4 m2,小规模幼儿园也要人均1.5 m2。一个幼儿园50个儿童,最低也要达到75 m2,合格幼儿园要200 m2,在城区和乡村都很难达到标准,直接导致农村地区一部分幼儿园被排除在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之外

表1 辽宁省各级各类幼儿园主要项目标准(最低要求)

学前教育被推向市场后,村屯幼儿园的发展举步维艰,因为仅靠收取微薄的托费支撑运转,导致其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场地设施、安全卫生、教育质量等方面均与标准幼儿园存在较大差距,且多数村屯幼儿园没有获得合法办学资格。调研中了解到,村屯家庭一般承受能力为每月托费200-300元左右,若收费过高,家长无力承受,就不送儿童入园。此外,入园的适龄儿童少,办园不够成本,也是村屯幼儿园难以达标的主因。按照最低标准配置,一个幼儿园至少设大、中、小三个班,需要配备三位有资质的幼儿教师,一名园长、一名炊事员。按照2000元/人/月工资计算,需支付工资总额10000元。按三个班共计招收40名儿童计算,每个儿童也要缴费250元才能够收支平衡,这里还没有考虑房租、水电费等项目的支出。

(二)“黑园、黑车、黑教师”是悬在教育头上的一把利剑

调研全省农村乡镇和村屯后发现,虽然无证幼儿园为处境相对弱势的儿童提供了基本的教育资源,却给村屯学前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第一是乘车安全。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撤并后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许多附设在农村小学的学前班被撤销,大多数农村幼儿入园只能选择乡镇中心幼儿园。由于很多农村家长没时间和精力接送孩子,部分幼儿不得不搭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车往返,直接导致大量价格低廉的机动三轮车、微型面包车等“黑校车”应运而生。三、四岁的儿童乘坐校车,加上农村疏于管理的交通秩序,如果遭遇阴雨、雪天,危险状况可想而知。二是人防、火防、卫生安全隐患。村屯幼儿园防火、卫生设施等也不达标,由于人员较少,安全防卫人手不足,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必然无力应对。三是教师资质。调研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多为聘任,且学历不达标,工资偏低,流动性大,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合格的教师和保育人员,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严重,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直接和间接伤害孩子也难免,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幼儿家长的期望与需求。

二、破解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分析

(一)发展村屯幼儿园,既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后续政策,也是规范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根本举措

原因有三:一是要提高全省学前教育普及率,解决“入园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村屯,破解这个问题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由于实施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政策,村小撤并速度加快,致使村屯儿童入园成为比较棘手的工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撤并一所村小开办一所幼儿园,才能让村屯幼儿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三是彻底解决幼儿入园的安全问题。只有政策得当,把村屯幼儿园开办起来,让适龄幼儿能够就近入园,才能避免校车、幼儿园自用车接送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许多城市都有幼儿园最低准入标准,并积极扶持、规范发展,避免大量民办幼儿园失去统一管理

上海从2006年开始提出“学前儿童看护点”,并以文件的形式在不同时期对看护点设置的现实意义、基本要求和管理职责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不断完善、修改其设置标准。自2012年起,上海对每个民办三级幼儿园,每年政府资助5万元,每个看护点每年资助2万元,同时要求各区县根据情况配套拨款,落实配备专业安保力量等安全措施。“学前儿童看护点”作为上海民办三级幼儿园的补充形式,充分满足了弱势群体的保教需求。此外,天津、武汉也在2011年提出了《天津市民办学前教育服务点设置标准(试行)》和《武汉市民办简易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标准,主要强调幼儿园的安全、卫生,对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等未做一刀切的硬性要求,主要目的是将已经开办的民办“小微幼儿园”纳入管理。

表2 上海、天津、武汉最低标准幼儿园(看护点)标准

(三)发展村屯幼儿园,难点在于破解维持运转经费问题

解决村屯幼儿就近入园,就要充分考虑村屯孩子数量少,举办幼儿园仅靠收费难以维持运转的问题。现在村屯的无证幼儿园收费仅为200元左右,所有开支主要从幼儿教师工资中节省。因此,从目前情况看,村屯幼儿园的规范发展必需政府助力,扶持各类村屯幼儿园良性发展,厦门市限价补贴的经验就可以借鉴。从2011年秋季开始,厦门的民办幼儿园每提升一个评估等级标准的,政府给予财政补助10万元。无证园经整改达到正式批办标准的,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补助,办学规模达到12班、9班、6班、3班的,分别奖励50万元、4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四)发展村屯幼儿园要实事求是,现阶段未必新建公办园

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园有两种方式:一是新建公办园。但建完后如何维持运转,仅教师工资一项的负担就难以解决。二是扶持民办、公办幼儿园同步发展。在个体开办的幼儿园或者集体办园的基础上,政府应出台农村幼儿园(或看护点)的准入标准,给予建园补贴或幼儿入园补贴,引导村屯幼儿园健康发展,待条件成熟后再大力发展公办园,直至将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应以小规模幼儿园和有质量的看护点做杠杆,调剂农村人口变动而带来的对幼儿园的不同需求。

三、破解村屯适龄儿童入园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应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机构最低准入标准

我省应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机构最低准入标准,并简化申办流程及审批程序。最低标准的学前教育机构必须具有相对独立院落,教室、寝室、食堂、活动场地、厕所等其他用房,户外有安全、平整、清洁的活动场地。具体要求:一是建筑面积。规模较小,一般30个儿童左右,以班级大小代替建筑面积更合理。采取每班活动室生均面积不低于1平方米,活动室与睡眠室合用的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卫生间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二是室外活动场地。不必要强行规定,户外活动场地固定、安全、平坦。居民住宅楼作为学前教育机构,必须选择楼层的一楼。出入口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具备独立大门、独立厨房、独立厕所;三是教职工。保证每班有一位具备资质的幼儿教师,加上保育员、园长和保安。达到此标准的村屯学前教育机构,审批之后就纳入统一管理。达不到标准的,要限期整改,时限过后仍不合格的,坚决取缔。

(二)通过限价补贴的方式扶持其发展

到此类学前教育机构入园的儿童,大都是弱势群体,主要是进城务工、城乡困难家庭的子女,政府有责任扶持这类幼儿园发展,这类幼儿园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普惠性幼儿园。政府通过“颁发标准、审批合格、制定限价标准、提供补贴”,解决幼儿园发展和弱势群体子女入园两个问题,最好借鉴厦门、上海的方案,支持其发展,更要鼓励、支持其升级为小规模幼儿园。享受补贴的村屯幼儿园,可以是民办,也可以集体办。只要符合条件,经过审批均可以享受补贴政策。鼓励在职教师提前2-3年退休回村屯举办幼儿园,鼓励村政府举办村屯幼儿园,鼓励义务教育学校附设学前班独立发展成村屯幼儿园。

(三)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提高村屯幼儿园办园质量

为提高村屯幼儿园质量,鼓励乡镇中心幼儿园或民办优质幼儿园连锁发展的方式,联办村屯幼儿园,全县范围内统一管理、统一课程教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体检、统一食谱等,确保村屯幼儿园办园质量不落后,满足村屯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法库县通过新光蓓蕾幼儿园连锁村屯幼儿园,组团发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当然独立法人资质的乡镇中心园在教育局领导下连锁村屯幼儿园组团发展,也应该是一种更有前景的模式。

[1]廖莉.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现状的思考.教育导刊,2013(7)(下半月)

[2]彭阳.基于教育过程公平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2)

[3]罗英智.农村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和管理模式探析——以辽宁省三个县为例.现代教育管理,2014(11)

[4]张霞.强化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来自淅江省的经验及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10(8)

猜你喜欢

村屯入园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