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实践
2015-12-27郑锦材杨林邦
江 璜,郑锦材,杨林邦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广东汕头 515078)
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实践
江 璜,郑锦材,杨林邦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广东汕头 515078)
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模式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既秉承了PBL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又吸纳了互联网新技术和新观念.文章以《计算机网络》为试点课程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进行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设计,并提出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流程.
Moodle;PBL;W-PBL
1 PBL与W-PBL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最初主要用于医学教育,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现正逐步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PBL的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如果将PBL教学模式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实现信息聚合、自主学习、分享交互,形成W-PBL(Web-PBL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那将可以使PBL发挥更大的功效.为此笔者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实施W-PBL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 网络教学平台与试点课程的选择
在W-PBL教学模式改革中选择了Moodle平台.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它理念先进、开源免费、功能强大,支持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模式.选择在Moodle平台上开展W-PBL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2.1 资源丰富性
Moodle平台支持使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方式展示资源,既可以上传资源也可以在平台上创建资源,还可以嵌入搜索引擎以查找补充相关资源.
2.2 交流便捷性
Moodle平台提供的交流工具很多,如讨论区、聊天室等,而且支持分组,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3 评价多样性
W-PBL教学模式既注重对学生作品成绩的评定,也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察.Moodle不仅可以设定评价量规,对学生提交的作品开展自评、互评,还可以将学生学习活动的相关数据记录下来,便于开展过程性的评价.
对于试点课程,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其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结构层次清晰,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综合性强,教学难度较大.计算机网络概念原理抽象复杂,而实训内容实用、难易适中,适合开展W-PBL教学.为此,计划先从实训内容入手,选择合适的教学单元,在Moodle上开展W-PBL教学研究与实践,并逐步积累经验,延伸到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在以下教学设计中,以《计算机网络》中的“构建VLAN”这一教学单元为案例.
3 教学设计
3.1 教学目标设计
3.1.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W-PBL学习,把“问题―知识―学习”联系起来,掌握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新知识的建构、旧知识的巩固、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应用.
3.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W-PBL学习,让学生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等,实现从“学会”向“会学”转化.
3.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W-PBL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学习意识,培养网络工程师等相关岗位的职业素养.
3.2 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环境设计是指在Moodle上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学习资源设计和学习工具设计.
3.2.1 学习资源设计
使用Moodle的资源模块来呈现支持课程教学的各种教学内容和资料.教师将开展W-PBL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格式的文件上传并添加至课程资源模块中,或者直接在Moodle中编辑网页,还能够添加相关外部网站链接,直接在课程中呈现外部网页的信息内容[1].
3.2.2 学习工具设计
在Moodle上主要使用了讨论区、聊天室作为学生协作学习交流的工具;提供WIKI记录大家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的成果;使用BLOG让学生进行学习小结和反思;使用作业、测验模块让学生自测学习进度和成果;使用互动评价模块让学生开展自评互评;使用问卷调查和投票收集学生意见建议与反馈.教师则通过报表、日志、成绩等功能模块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3.3 教学活动设计
开展W-PBL教学,如果仅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源与学习工具,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总结反思”的流程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明确每一阶段的师生活动和Moodle功能模块的互动关系,提出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流程
3.3.1 提出问题
W-PBL的核心就是问题,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分析学习者的特征与学习需求;定位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体系;设计上要充分考量不同学习者的差异性[2].在“构建VLAN”的教学单元中,首先提出一个校园网网络划分的需求分析,在Moodle上以实物图和拓扑图向学生呈现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情境所包含的学习主题.
3.3.2 分析问题
在分析问题阶段一般先按照自愿原则让学生组成小组,每组5~7人,并指定一名组长.教师通过Moodle提供的分组功能对学生实施分组管理.确定分组后,可利用教学平台提供的讨论区、聊天室、WIKI等功能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问题中隐含的事实信息和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以及学习者自己对于解决该问题的初步设想等等[3].“构建VLAN”这一教学单元,涉及网络拓扑、地址规划、网络技术、互联设备等知识,都需要在原有网络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组成员间通过资源共享、交流协商,最后确定分工合作.
3.3.3 解决问题
这一阶段是学生在不断的自主探究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并最终形成解决方案.这时教师要在Moodle上提供必要的支持性资源,包括相关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网址链接等.学生需要自己决定学习哪些知识以及怎样获取知识,提高资料搜集整合的能力.在“构建VLAN”的教学单元中,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在模拟软件上先自己动手操作和验证,再到交换机上进行实际配置和管理.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平台的日志、报表等统计数据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遇到的问题在讨论区提出,教师要提供及时的帮助与引导,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3.3.4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一次演示和答辩.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活动、合作情况,把问题解决方案整理成PPT演示文稿进行展示,并现场演示、验证结果,回答其他小组或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在“构建VLAN”的教学单元中,成果展示安排在机房进行.各小组除了用PPT分享问题解决方案,还能现场在模拟软件或实际交换机上进行演示操作.个别小组有出现错误或缺漏的情况也能及时得到改正,课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提交至Moodle平台.通过成果展示,各小组之间加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3.5 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阶段主要使用的工具是Moodle上的互动评价、测验、BLOG及成绩.教师需先提供评价范例、评价标准,然后让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互相学习、巩固知识的过程.此外教师还把“构建VLAN”的教学单元中涉及到的网络拓扑、地址规划、网络技术、互联设备等相关知识点设计成客观题,并利用Moodle的测验模块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测,以检验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最后要求学生对本次学习进行小结,记录在BLOG,作为个人学习档案袋的资料.
3.4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节作用[4].W-PBL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融合,强调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所以在教学评价设计上,使用多元化评价,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3.4.1 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以前单一的教师评价改为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3.4.2 评价方式多元化
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
3.4.3 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整个W-PBL教学实施过程,除了最后总结反思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在Moodle上采用测验来考查相关知识点、采用互动评价来为作品评分外,还加入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报表、日志等功能模块中的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次数、参与的活动、发表帖子、共享资源等统计数据.教师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和统计,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小组分工合作等情况,并及时引导与督促.学生也可以查看自己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从而调整学习进度、学习方法,有效管理自己的网络学习活动行为.最终学生的成绩评定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综合得到.
4 结语
最近几个学期,我校在计算机系应用专业和网络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首先开展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与小组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情况,80%以上的学生对W-PBL教学评价较高,学习积极性、参与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愿意继续尝试这样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但也有近20%的学生表示不太适应网络学习的模式,比较依赖教师的面授,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基于Moodle的W-PBL教学模式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既秉承了PBL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又吸纳了互联网新技术和新观念[5],符合当前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可以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并加以推广.
[1]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马清.网络学习环境下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课程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4(30):122-124.
[3]马红亮.PBL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5):30-34.
[4]王云,崔彩霞,王丽琴.基于Moodle平台的PBL教学模式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9):98-101.
[5]魏东海,吴他凡,马宁芳,等.网络式PBL教学模式(W-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4(4):75-7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W-PB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oo dle in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JIANG Huang,ZHENG Jin-cai,YANG Lin-bang
(Computer Department,Shantou Polytechnic,Shantou,Guangdong,515078)
W-PBL teaching mode base on Moodle is the useful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class teaching. It inherits the core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ve learning theory,and absorbs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idea.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is teaching mode in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are conducted,concerning desig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environment,teaching activities,teaching evaluation.W-PBL teaching process based on Moodle is directed.
Moodle;PBL;W-PBL
G 642
A
1007-6883(2015)06-0091-05
责任编辑 朱本华
2015-05-18
2013年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3JY04);2014年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一般课题(课题编号:SZK2014Y37).
江璜(1979-),女,广东汕头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