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和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基于对北京三所高校的调查

2015-12-27卢家银张慧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信任政治

■卢家银 张慧子

网络新闻和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
——基于对北京三所高校的调查

■卢家银 张慧子

互联网是影响公众意识形态观念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回顾互联网对公众政治认同影响的基础上,对北京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N=884),全面分析了网络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网络内容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不同。其中,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负面影响,而网络娱乐使用对青年的政治认同没有显著作用。同时,政治信任调节了网络新闻使用的负向影响,且能改变网络新闻使用对北京市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方向。

网络新闻使用;政治认同;青年群体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网络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青年政治观念的影响日渐凸显。一方面,网上海量异质信息的传播正在消解青年群体的政治认同,“来自于主流媒体、大学教育、执政党和政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倡导以及其影响下,当代青年的政治信仰处在茫然失措的状态”。①另一方面,在此起彼伏的突发事件中,民众特别是青年网民情绪化、恶搞式的利益表达愈演愈烈,对官员、政府、政策、体制的不满和质疑有增无减。从我国台湾学生的“反服贸”运动到香港学生的“占中”游行,均普遍反映了互联网对青年政治认同和行为的巨大冲击与影响。在我国,青年群体是网民的主力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20-3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为55.3%,占网民总体的一半之多。②并且青年时期是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它可能影响公民未来的政治认知、政治判断和政治体系的稳定。虽然已有学者考察过传统媒体对公民政治观念的冲击,但是尚未全面探讨互联网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本文正是藉此分析互联网使用对我国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政治认同是一种心理活动和文化倾向,它是政治体系获得支持和形成凝聚力的基础。所谓“政治认同指的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和亲近、接纳的心理归属。”③它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的赞同与认可。政治认同主要包括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等多个方面。其中,意识形态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部分。“作为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利益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在为国家和政权提供合理性辩护的同时,引导个体成员对政治合法性加以确信和承认。”④“当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价值观遭到普遍质疑和挑战,社会的价值性冲突将会经常出现,价值性冲突不仅会使政策、执政党和政府陷入困境,而且会侵蚀政治制度和国家的正当性基础。”⑤本文对政治认同的研究即主要围绕意识形态认同展开。

在现代社会,除了家庭、学校、政党和社会团体等因素,媒介也是影响社会公众政治认同的重要元素。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已深深嵌入现代政治生活,它通过传播信息与反映舆论形塑政治观念。有研究者在对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进行研究时发现,“随着大众媒体的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强,政党组织逐渐萎缩,政党认同持续弱化。”他得出结论称“大众媒体通过传播政治信息在告知选民关于政党及其领袖的相关信息时,也会对政党及其领袖进行褒贬和评判,从而会影响选民对政党的认知与评价,直至影响决定政党成败的选民投票行为。”⑥与此类似,Chen和Shi也发现,我国的政治宣传无法操控公众意见,也无法争取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⑦

当深入分析媒体对政治认同的影响时会发现,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削弱了民众的政治认同。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认为,电子媒体开始颠覆传统的集体认同,在它所创建的象征性空间(symbolic place)中,民众可以构造新的政治认同。⑧穆罕默德·沙希德·尤拉(Mohammad Sahid Ullah)指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替代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有助于青年人群在虚拟世界表达观点(不论是不满还是焦虑),而且会影响青年人群对政治活动及决策的理解。⑨徐家林发现,“网络政治舆论的极端情绪化,某种程度上就是民众政治认同危机的反映。”他认为,“网络政治舆论出现的极端情绪化倾向,对社会和谐、党和政府的形象与权威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销蚀着政治系统合法性的基础。”⑩网络新媒体对主导的政治文化和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构成了挑战和冲击,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对主导政治文化的归属感。(11)有研究发现,网民对网络游戏和娱乐内容的接触可能不会影响他们的政治倾向,(12)但网民越是通过互联网接触时事新闻,就越有可能消解他们对于政府的认同。(13)

此外,公民的政治兴趣、政治信任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政治认同。有观点认为,政治兴趣、政治信任与政治认同和参与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政府信任的不断下降意味着一种合法性危机,它可能会影响选举和国内政策的制定。(14)史天健发现,村民对政治的兴趣、理解与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民主意识,以及对在任村委会领导不满程度的提升等都会增加其选举倾向,即村民对村委的不信任感会提升其选举参与的积极性。(15)王晓虹认为,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导致当代青年人际交往的困惑,而且冲击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16)“尽管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有很高的信任度,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上没有形成高度的一致性。”(17)当前,我国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政治认同正面临互联网的冲击和挑战。网上的海量、多元信息的传播和娱乐化的意见表达似乎正在消解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和主导的意识形态。基于以上讨论,本文做出以下研究假设:

H1: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负向作用;

H2:网络娱乐使用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负向作用;

H3: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受政治信任的调节影响;

H4:网络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受政治信任的调节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与样本状况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网络新闻使用对北京市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调查对象为北京市的18-35岁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调查问卷上传、发布于“调查派”网站(http://www.diaochapai.net)。在北京的57所本科院校中,本调查随机抽取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北京工商大学3所高校(18),按照学校、专业、年级和班级的层次进行抽样。在问卷发放过程中,我们委托被抽样班级的学生志愿者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和手机短信四种方式邀请所在班级的学生在网上填写问卷。从2014年6月20日开始发放问卷,共向2600人发出邀请,在一个月内共成功收回有效问卷884份,问卷的成功回收率为34%。

在调查样本的884人中,男性青年占44.2%,女性青年占55.8%;年龄分布范围在18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3岁;在读大学本科生占83.9%,在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11.2%;中共党员和团员占93.7%,非党团员占6.3%;受访者自我报告家庭收入在当地平均水平的占58.5%,家庭月收入平均在2000~5000、5000~10000之间的青年最多,分别占样本总体的29.2%和30.3%。

(二)变量测量

1.因变量

政治认同:本文用5个项目测量政治认同(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认同)。受访者要在5个李克特五级量表(1=坚决反对,5=完全赞同)中填写他们对于下述观点的赞成程度:(1)党和政府应当决定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或观念在社会中传播;(2)党和政府应当决定国家所有事务;(3)支持党和政府就是爱国;(4)观点多元会导致社会混乱;(5)自由民主的普适价值并不适合中国。这五项相加的得分即为青年的政治认同度(M=14.11,SD=4.18,α=.85),具体频率分布情况可参照表1。

表1 北京青年的政治认同频率分布表

2.自变量

网络新闻使用。对网络新闻使用的测量主要通过两个问题测定,受访者要在两个李克特五级量表(1=从不,5=总是)中填写其过去一周对新闻网站和微信新闻的使用频率。这两项的加总即为网络新闻使用的情况 (M=6.31,SD=1.83)。

网络娱乐使用。对网络娱乐使用的测量主要通过两个问题测定,受访者要在两个李克特五级量表(1=从不,5=总是)中填写其过去一周在网上下载或听音乐、玩各类游戏的频率。两项的加总即为网络娱乐使用的情况(M=6.09,SD=1.72)。

政治信任。对政治信任的测量采用通用的机构信任的量表,主要通过5个问题测定。19受访者要在5个李克特五级量表(1=很不信任,5=非常信任)中填写其对于下述各项的信任评价:(1)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2)对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3)对当地政府领导;(4)对所在社区或村委会;(5)对当地法官、警察。五项的加总即为政治信任的分值(M=15.42,SD=3.94,α=.89)。得分越高说明政治信任度越高,得分越低则意味着政治信任度越低。

3.控制变量

本研究将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经济收入、政治兴趣和政治效能六项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年龄用开放式的问题直接测量(M=21.32,SD=2.27)。性别男女分别用1、0赋值(M=.44,SD=.50)。政治面貌用一个类别选择题进行测量(项目包括共青团员、中共党员、民主党派和群众),然后进行合并划分,将中共党员和团员分为一类,将非党团员分为另一类,分别赋值为1、0(M=.94,SD=.24)。

经济收入用两个问题进行测量:(1)您家平均每月的收入有多少元人民币?(1=2000以下;2=2000-5000;3=5000-10000;4=1-1.5万元;5=1.5万-2万元;6=2-3万元;7=3万元以上)(2)在当地,您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哪一档?(1=远低于平均水平;5=远高于平均水平)两项合计的得分即为经济收入的值(M=5.95,SD=2.05,α=.61)。

政治兴趣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询问受访者对“政治很有趣”的赞同程度和“您对社会时事是否感兴趣”进行测量,两项相加的得分为政治兴趣的终值(M=6.62,SD=1.49,α=.59)。

政治效能通过受访者填写三个李克特五级量表(1=完全同意;5=坚决反对)进行测定20,受访者需要填写他们对下述观点的赞成程度:(1)像我这样的人,对政府的决定没有任何影响;(2)政府的工作太复杂,像我这样的人很难明白;(3)政府官员不太在乎像我这样的人在想些什么。这三项相加即为政治能效的得分 (M=8.80,SD=2.60,α=.75)。

(三)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嵌套式回归分析(nested regression)。为了防止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带入回归方程之前,先将网络新闻使用、娱乐使用和政治信任三个变量对中化处理。在回归模型中,首先将控制变量代入回归模型,然后将自变量代入回归模型,最后将交互变量代入回归模型。在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是运用软件Stata12.0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研究发现

H1假设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负向作用,回归方程显示(参看表2),青年政治认同对网络新闻使用的回归显著,作用方向为负向(β=-.108),假设1得到了支持。这说明,网络新闻使用频率越高,青年的政治认同度就越低。在控制变量模块的基础上,主效应模块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因变量解释增加了10.41%的变差。

与H1类似,H2假设网络娱乐使用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负向作用。回归方程显示,尽管网络娱乐内容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方向为正向(β=.017),但回归不显著(p>.05),假设2遭到拒绝。

对于政治信任的调节作用,H3假设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受政治信任的调节影响。回归方程显示,青年政治认同对交互项(网络新闻使用×政治信任)的回归显著(p<.05),作用方向为正向(β=.072),并且交互变量模块对政治认同因变量增加解释了0.41%的变差,调节作用明显,假设3得到了支持。这表明,网络新闻内容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负向影响依政治信任的变化而变化,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政治信任度越高,那么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度的影响就越积极;政治信任度越低,那么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度的影响就越消极。简单斜率检验亦显示(如图1),政治信任度较低时(95%CI:-.640 to-.264),这种交互效应显著;而政治信任度较高时(95%CI:-.241 to.349),这种交互效应则不显著。

表2 互联网对青年政治认同影响的回归分析表

与H3的情况不同,H4假设网络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受政治信任的调节影响。回归方程显示,尽管政治信任有微弱的调节作用,它对网络娱乐使用和青年政治认同影响的作用方向为负向(β=-.031),但交互作用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假设4遭到拒绝。这说明,网络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并不受政治信任的调节。

另外,在控制变量模块中,回归方程显示政治效能是影响力最大的变量,它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负面影响(β=-.225),且回归显著。这意味着青年的政治效能感愈高,其政治认同度就愈低。同时,青年的政治认同对性别变量的回归显著(p<.05),作用方向为正向(β=.071)。这表明,与女性青年相比,男性青年的政治认同度相对较高。与此不同,年龄、政治面貌、经济收入和政治兴趣四个变量则均无显著影响。控制变量模块对政治认同的因变量解释了4.78%的变差。

图1 网络新闻使用与政治信任的交互关系图

五、讨论与结论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一份北京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重点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网络内容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

第一,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负面影响。互联网是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打破了家庭、学校、政党等政治社会化机构之间的信息一致性,传播了不同于主导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消解并重塑了当代青年的政治观念。以往研究表明,网络媒体的新闻使用对大学生政治观念的影响是消极的。(21)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也证明,与娱乐内容使用的非显著作用不同,青年对网络新闻内容使用的频率越高,其政治认同度就越低。笔者在对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0)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也发现了类似结论。即互联网使用频率对青年的政治态度具有消极影响,其中网络使用频率越高,青年群体的民主权利意识越强。(22)

第二,政治信任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很大,它能改变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方向。在主效应模块中,政治信任是影响力最大的变量(β=.317),几乎是网络新闻使用的三倍。并且,政治信任调节了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负向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政治信任度较高的青年,如果对网络新闻使用越多,其政治认同度就越高。这意味着,如果要应对互联网对青年政治认同的挑战,其中最为有效的策略就是提升青年的政治信任度。它不仅能够消解互联网的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大幅增进青年的政治认同。

第三,性别和政治效能等因素对青年的政治认同也有一定影响。其中,男性青年的政治认同度明显高于女性青年,而政治效能感较高的青年,其政治认同度则较低。对于性别和政治效能在互联网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影响中的作用,本研究囿于篇幅未作深入分析。但是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启发,未来可以对此做进一步探索。

注释:

①李伟:《青年“政治冷漠症”陷阱——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三大纠结》,《人民论坛》,2012年第24期。

②如果将10-19岁的网民包括在内,比例合计达到78.1%,具体参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P020150203548852631921. pdf,2015-02-03。

③彭正德:《论政治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

④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⑤彭正德:《论政治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

⑥刘文科:《大众媒体对当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6期。

⑦Chen,X.,Shi,T.“Media Effects on Political Confidenceand Trus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Post-Tiananmen Period”.East Asia: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2001,19(3):84-118.

⑧Meyrowitz,J.No senseof pla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44.

⑨Sahid Ullah,M.“ICTs changing youths’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n Bangladesh”.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2013,75(3):271-283.

⑩徐家林:《网络政治舆论的极端情绪化与民众的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11)卢家银:《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以微博自荐参选事件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8期。

(12)Gil de Zúñiga,H.,Copeland,L.and Bimber,Bruce.Political consumerism:Civic engagement and the socialmedia connection.New Media&Society,2013,0(0):1-19.

(13)张明新、刘伟:《互联网的政治性使用与我国公众的政治信任》,《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期。

(14)熊美娟:《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6期。

(15)胡涤非:《村民政治信任及其对村级选举参与的影响》,《暨南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3期。

(16)王晓虹:《透过社会心态看当代青年政治认同》,《人民论坛》,2014年第2期。

(17)李伟:《青年“政治冷漠症”陷阱——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三大纠结》,《人民论坛》,2012年第24期。

(18)北京本科院校的名单和分布状况可参阅《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4/201205/135137.html,2012-04-24。

(19)肖唐镖、王欣:《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管理世界》,2010年第9期。

(20)Yamamoto,M.,Kushin,M.and Dalisay,Francis.“Socialmedia and mobiles as politicalmobilization forces for young adults:Examining themoderating role of online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New Media&Society,2013,0(0):1-19.

(21)王正祥:《传媒对大学生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22)卢家银:《互联网对中国青年群体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3期。

(作者卢家银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慧子系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毓强】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交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与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CXW032)、北京市哲社基金青年项目“社交媒体与北京市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研究”(项目编号:13ZHC02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信任政治
加强网络新闻的监督与管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新闻编辑能力提升途径的思考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研究——评《网络新闻传播学》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