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全切除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估及分析

2015-12-27徐霞艳徐仁芳徐琴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9期
关键词:子宫康复效果

徐霞艳 徐仁芳 徐琴芬

子宫全切除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估及分析

徐霞艳 徐仁芳 徐琴芬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除术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方面,观察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全切除术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患者恢复时间缩短,且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子宫切除术;术后护理;快速康复护理;术后并发症

子宫切除术属于妇科常见手术,近年来,子宫切除术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出现了较多术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研究发现[1],子宫切除术术后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有重要意义。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切除术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84例患者均符合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8.36±19.14)岁,疾病类型:子宫脱垂9例,子宫肌瘤2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例,其他2例。对照组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8.96±19.73)岁,疾病类型:子宫脱垂8例,子宫肌瘤2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术后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相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干预等。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体位护理 术后早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阴道出血情况,为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或使用软垫为患者支撑受压位置。麻醉恢复期,监测体温变化,预防低体温反应[2]。

1.2.2 疼痛干预 术后24 h,进行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疼痛产生原因及缓解方法,提高耐受性,同时指导患者听音乐、听娱乐节目转移注意力。疼痛剧烈者,遵医嘱实施静脉止痛或自控镇痛泵镇痛,避免疼痛影响休息和饮食。告知术后机体应激性反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协助选择合理的止痛方式[3]。

1.2.3 饮食护理 术后早期开始自主进食,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家属准备食物。麻醉效果消退后,现开始少量饮水;术后6 h,进食稀粥;术后2~3 d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患者进食正常后,停止补液。

1.2.4 引流管护理 遵循早期拔管原则,引流液监测显示满足拔管条件后,即拔管;不可无故延迟拔管,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1.2.5 早期活动 术后麻醉恢复期间,可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自主活动,患者麻醉消退,且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下床活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现坐起适应活动,然后坐床沿活动,最后床边扶床沿活动,术后48 h,可进行各项自主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作为术后恢复效果评价指标。同时,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方面,观察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反应2例)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4例,伤口愈合不良3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是外科护理的新兴模式,其集合了各类科学护理理念和模式,形成了一套综合性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外科患者恢复效果。同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并非是完全标准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处理各类状况,调整护理方案,从而使护理措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4-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子宫全切除术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患者恢复时间缩短,且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梁小霞,谭瑞金,黄晓敏,等.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5(10):136-138.

[2]梁彩英,李华琴,梁燕,等.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吉林医学,2015,5(11):2377-2379.

[3]张立红.子宫全切除术不同术式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6(33):262-263.

[4]陈咏梅.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子宫全切除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1):228-229.

[5]胡玲玲,彭勃.阴式与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3):286-287.

[6]任翠红.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71-72.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Hysterectomy

XU Xiayan XU Renfang XU Qinfen Kunshan Cit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ynaecology Department,Kunshan 215300,Chia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hysterectomy.Methods Selected 84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5,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had 42 cases.After opera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overy of patients.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the time of first defecation and the time of the first defecation,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with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the recovery time is shorter,and the effect is good,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Hysterectomy,Postoperative nursing,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742

B

1674-9308(2015)29-024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9.173

215300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子宫康复效果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