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2015-12-27张红文葛磊马静尚山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8期
关键词:障碍食物康复

张红文 葛磊 马静 尚山淞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张红文 葛磊 马静 尚山淞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住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康复护理方法,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改善患者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1]。主要表现为进食或饮水后呛咳、咽下困难、流涎等,极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合并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致残率增加,住院日延长,花费增加,康复效果不佳,本研究运用康复护理手段干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科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住院患者120例,均经CT、核磁确诊。其中男74例,女46例,

脑梗死79例,脑出血41例,年龄45~73岁,其中45~50岁37例,51~60岁62例,61~73岁21例,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1.2 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有关诊断标准[2]。病例选择满足以下条件:存在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症状。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心血管、肝、肾系统等疾病)。(2)排除认知障碍、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3)排除真性球麻痹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康复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才藤氏吞咽功能评价[3],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评价结果及治疗方法、疗效、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2)根据患者吞咽评价情况调整饮食,1~2级给予鼻饲饮食,3~6级给予粘度适中、易变形且不松散的食物,如菜泥、果冻、蛋羹等。最佳温度为40℃~60℃[4]。食物性状依次为糜烂食物+糊状液体、碎状食物+浓液,如米糊、牛奶等,7级进食正常食物与稀液[5]。(3)入院第二天起由责任护士根据吞咽运动分期[6]进行“一对一”感觉、认知刺激训练。先用冰棉签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诱发吞咽反射,再引导患者感知食物的色、香、味,刺激食欲,鼓励患者充分张口接受食物,感知食物味道、形状并进行咀嚼。利用颊肌、舌肌的运动将食团推进到舌根部,激发吞咽反射,将食团挤压进食道,用匙背轻压一下舌部,鼓励患者反复吞咽,训练结束前使用冰盐水棉球口腔护理,重点擦拭咽、舌根部,清除咽部残存食物。(4)治疗体操每日2次,呼吸肌训练:深吸气—憋气—咳嗽;颈部旋转训练:训练患者咽下同时头部转向麻痹侧,减小麻痹侧咽腔;舌、口唇、面部肌肉运动训练:舌伸出口外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运动,每日2次;反复做鼓腮、吹气、叩齿运动,每日2次。

1.4 疗效判断

治疗组患者康复护理每天1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进行下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4周后进行才藤氏吞咽障碍[7]评价并统计疗效,治愈为吞咽功能达到7级;显效为吞咽功能提高达到3~5级,有效为吞咽功能提高达到l~2级,无效为吞咽障碍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吞咽障碍是由于双侧大脑皮质或者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者吞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核或核下性损害引起,大约57%~73%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8]。

我科针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首先通过与患者和家属就吞咽障碍情况沟通与疏导,获得家属积极配合,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改变食物的性状、温度、及进食顺序,降低了不当进食造成的呛咳与误咽的发生次数,增加患者成功进食的成就感,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认知、感觉刺激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对的食物信息判断能力 、进食的配合能力,提高感知觉和注意力[9],通过运用冷刺激作用于咽部肌肉粘膜,激发其主动收缩,提高对食团敏感性,同时防止吞咽肌群失用性萎缩,有利于咽部感觉恢复[10];治疗体操使吞咽相关肌群紧张度下降,协调性增强,建立排除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11],提高呼吸道反应能力,防止误吸发生。

本研究运用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扩大了大脑皮质感觉区,同时加速脑血流量的改善 ,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组织的重组或代偿,极大地发挥脑“细胞的可塑性”[12]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临床效果显著。

[1]梁冰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起康复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4):124-12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汪洁.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1):38-41.

[4]王翠萍,陈辉,刘春霞.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2512-2524.

[5]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3.

[6]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47.

[8]张维,刘志顺.孙书臣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机理探讨[J].中国针灸,2002,22(6):405-405.

[9]郭君,张青,安巧.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3,16(14):52-53.

[10]刘海波,耿爱香,赵冬英,等.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25.

[11]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4.

[12]崔燕,元小冬.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3):255-256.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ysphagia After Stroke

ZHANG Hongwen GE Lei MA Jing SHANG Shansong, Beijing M ilitary Area Beidaih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Qinhuangdao 066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w ith dysphagia.Methods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120 patients w ith dysphagia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troke, Swallow ing disorder

R 47

B

1674-9308(2015)28-023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8.171

066000秦皇岛,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康复医学科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 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thod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4 weeks.Results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swallow ing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 ith dysphagia,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atient's eating difficulty and drinking water, and increases the confidence of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猜你喜欢

障碍食物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跨越障碍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