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2015-12-26李淑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李淑英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云南开远6616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护理方法及果。方法: 2012年7月 ~2014年12月,共计200例老年患者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麻醉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全面的麻醉护理,有助于优化手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麻醉护理;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老年人由于其自身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容易出现髋关节骨折以及髋关节炎等病症,可对其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上述多发病症时,髋关节置换术属于一种常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实施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麻醉护理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效果满意,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 ~2014年12月,共计200例老年患者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中,男63例,女37例,患者的年龄为 63~88岁,平均年龄为(73.5±1.5)岁,其中,髋关节骨折 、股骨头坏死、重症风湿性关节炎、重症髋关节炎患者分别为28例、42例、13例、17例,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患者分别为24例、18例、33例、20例;观察组中,男65例,女35例,患者的年龄为 65~89岁,平均年龄为(73.7±1.7)岁,其中,髋关节骨折 、股骨头坏死、重症风湿性关节炎、重症髋关节炎患者分别为26例、44例、15例、15例,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患者分别为21例、17例、35例、22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合并症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200例老年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选择全麻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符合麻醉和CSEA(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取其侧卧位进行常规手术操作;确认患者的髋关节不存在松动现象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常规引流。麻醉前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指导、基础护理以及常规监测等,观察组则应用麻醉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 术前的护理

手术前,主刀医生和护理人员需深入病房,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为其介绍手术的主要操作步骤和麻醉注意事项,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主观愿望和实际心理状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有效地缓解其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心理障碍;手术前,要保持手术室内适宜的温度(约为25℃)和湿度(约为60%),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手术前6h,患者需禁食禁水。

1.2.2 术中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皮试,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了解其是否有过敏反应,以选取适宜的麻醉药物;实施麻醉前,要对麻醉药物进行仔细核查,确定无误后建立患者有效的静脉通道,并集合其病情特点等对输液的速度进行调节,然后对患者行气管插管,并注意麻醉的维持;术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体温、心率等进行全面监测,同时需要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在变换患者的体位时,动作要轻缓,以免损伤患者的血管;患者苏醒之后,护理人员要协助家属对患者的体位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1.2.3 术后的护理

老年患者的各项机能水平明显较低,导致其在麻醉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程度各异的药物过量反应。措施,术后护理人员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可将患者的苏醒以及术后拔管时间适当延长,以避免各种不良反应;患者完全清醒之后,如果其可以清晰地表达主观感受,便可行拔管操作,但是首先要对患者的肺部呼吸音情况进行观察,若无异常,便可拔管,否则,便要延长拔管的时间;在行拔管之后,患者仍需要使用面罩进行吸氧,增加患者血压饱和度以减少甚至避免胃内容物出现反流现象。

1.3 观察指标[2]

使用我院自制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中共计20个项目,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麻醉前的相关操作水平和质量以及麻醉后护理人员执行相关操作的准确性等,满分为100分,其中,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即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0分和89分之间即为基本满意;得分等于或等于59分即为不满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呼吸困难为1例,血管损伤为2例,反流为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中,呼吸困难为7例,血管损伤为5例,反流为9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满意度相比,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地替代人体骨关节,能够显著地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较差,因此在手术麻醉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加强麻醉护理工作。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全面的麻醉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邱娇清.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24(8):172-172.

[2]陈文媚,黄惠燕,罗润娥,等.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07-107,108.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规范化疼痛护理措施应用于骨科脊柱患者的效果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微型种植体应用于口腔正畸矫正的疗效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试验分析钾硅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