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研究
2015-12-26沈静
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研究
沈静
(南京市雨花医院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目的: 对我院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在2013、2014年开出的抗生素处方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生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消费金额排在前五位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有不合理处方234张,占总处方数的11.7%。结论: 抗生素在门诊药房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关键词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
【中图分类号】R978.1
抗生素属于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抗生素药物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如奎宁和吐根碱,他们分别用于治疗疟疾和阿米巴痢疾。如今,抗生素在各个诊室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部分细菌大量繁殖,同时还会破坏正常菌群,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加重患者病情[1]。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对于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在2013、2014年开出的抗生素处方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1.2 方法
按照国家已经制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其进行分析,对抗生素的种类、使用频率、使用金额和不合理处方进行记录。
2.结果
2.1 我院2013、2014年抗生素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我院对各类抗生素的使用种类相对比较集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并且在医院的呼吸内科、普外科、儿科、妇科等科室均有使用,主要目的是达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目的,具体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我院2013、2014年抗生素使用情况
2.2 我院2013、2014年抗生素用药金额比较
对我院2013、2014年用药金额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排在前五位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我院2013、2014年抗生素用药金额比较
2.3 我院2013、2014年不合理用药情况
在所有2000张抗生素处方中,有234张不合理处方,占到了总处方数的11.7%。其中选药不当、无用药指征和溶媒选择不当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其中选药不当有106张,占45.30%,无用药指征有55张,占23.50%,溶媒选择不当有42张,占17.95%,联用不合理有24张,占10.26%,重复用药有7张,占45.30%,
3.结论
在医院门诊中抗生素使用范围最广,处方量大,是临床上控制和治疗感染类疾病的主要药物。随着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量的增加,不合理用药比例也随之增加,出现了一系列过敏反应、菌群失调、细菌耐药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2]。此外,部分医生对抗生素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患者病情了解不清楚,从而开出不合理处方。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严重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对于肾病、儿童及老年患者最好选择其它药物替代;头孢噻吩和卡那霉素同时使用,会进一步增强肾毒性;阿莫西林和头孢克肟、青霉素和头孢唑肟钠联用,都存在重复用药现象[3]。因此要想提高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就需要采取措施避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
3.1 规范用药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
用药前最好对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明确各类抗生素的用药指征,以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在抗生素类药物选择时,要依据患者病情特点和药物动力学原理、药效学原理,选用针对性比较强的药物。如果患者不同意做细菌学检查,则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征、血常规和临床表现来选择抗生素种类。对于危重患者而言,最好先给予抗生素治疗,然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对药物种类和剂量进行调整。对新研发出来的抗生素,使用起来要谨慎,应该首先对其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制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例如重度感染患者最好给予血液浓度较高、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并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对于轻度感染患者,可以选择肌肉注射法或口服法给药;对于金葡菌败血症导致的深度感染患者,最好选择细胞膜穿透能力强、半衰期较长的头孢唑啉治疗。合理控制抗生素的给药剂量,因为剂量过小无法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而剂量过大会诱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所以加强规范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4]。
3.2 加强门诊管理力度
由于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临床使用比较广泛,所以加强门诊管理力度可以确保门诊处方的合理使用。医院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大对门诊医师病历和抗生素处方的检查力度,并将最终检查结果通报医院科室负责人。对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情节比较轻的给予口头警告,情节比较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同时还要给予绩效工资处罚,从源头上确保抗生素的合理应用[5]。
3.3 开展药物治疗监测体系
临床上,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目前,治疗监测体系逐渐被引入到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管理之中,其主要目的是对体液或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进行测定,这样不仅有效控制体内药物的浓度,而且还能减少或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6]。此外,治疗监测体系也能够对药物过量而引发中毒症状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抗生素使用不当给患者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药物治疗监测体系的应用,可以对预防和控制抗生素引发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抗生素是门诊药房中使用最多的药物。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够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但是如果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当的现象,不仅会产生细菌耐药性、对人体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医院要加强抗生素使用规范的系统化,完善广大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意识,减少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崔新智.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J].北方药学,2013,8(9):46-47.
[2]朱定春,翟羽佳.门诊药房退药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业,2013,5(12):138-139.
[3]史先娟,肖杰华.如何规范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J].医学信息,2014,9(5):94-95.
[4]刘晓玲,李莉莉,章安平,等.门诊药房开展抗生素药物咨询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115.
[5]陈灵骏.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工作浅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0):954-955.
[6]谢璠 .我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300例统计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