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前医学检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2015-12-26陈晓伶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4期
关键词:珠蛋白障碍性母婴

陈晓伶

(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西536000)

婚前医学检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陈晓伶

(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西536000)

目的分析北海市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者检出疾病情况及其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该院婚检的19 833例检查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疾病检出率占男检查者的15.0%(1 495/9 937),女性疾病检出率占女检查者的22.7%(2 244/9 896)。检出疾病中以生殖系统疾病居首位(13.1%,2 589/19 833),另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高(18.9%,2 764/19 833),未婚先孕者占女检查者的31.4%(3 103/9 896)。结论婚检者疾病检出率较高,不利于优生优育;婚检工作对促进优生优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婚前检查;疾病;广西;优生优育

为探讨北海市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者的健康现状及其检查出的疾病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对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本院婚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婚前保健情况报表的免费婚检资料,共检查19 833例,其中男9 937例,女9 896例。

1.2 方法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规定,户籍在北海市海城区和银海区的男女双方或一方,并在该两区婚姻登记机构登记结婚的男女均可在本院接受免费婚检。婚检医生均具有《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书》,并按规范书写和登记卫生部统一格式的婚检表,对检查结果提出医学指导意见。

1.3 免费婚检项目主要包括基本资料(包括病史、婚育史、家族史等)、全身体格检查、血液检查(血常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梅毒筛查、艾滋病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尿常规检查、胸透、女性妇科检查等。

2 结果

2.1 婚检者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婚检者年龄分布(n)

表3 检出疾病情况(n)

2.2 婚检者文化程度见表2。

表2 婚检者文化程度(n)

2.3 检出疾病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 婚检者一般情况从表1可见,女婚检者中小于22岁占9.7%(963/9 896),男婚检者中小于25岁占17.7%(1 760/9 937),超过80.0%体检者达到国家晚婚年龄。从文化程度上看,文盲、小学及初中文化比例,女性为38.7%(3 826/9 896),男性为38.4%(3 816/9 937),男女无明显差别。年龄小的婚检者多数已生育或已妊娠,有些已做过数次人工流产,因身体发育尚未完善就要承受生产痛,可能造成精神压力;而人工流产可导致女性出现不孕症,流产次数越多,出现概率越大[1]。且年龄小者心智往往不够成熟,双方感情不稳定,容易分手另找配偶,造成单亲家庭增多,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本研究结果显示,低文化层次人数超过1/3,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识相对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孩子的优生优育和文化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与国家兴旺息息相关。从表3可见,已妊娠者占31.4%(3 103/9 896)。怀孕者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对生理知识不理解,有的认为是月经不调,有的出现早孕反应认为是胃肠道疾病,口服可能造成胚胎畸形的药物,也有一部分孕妇因害怕社会舆论,为避免被人发现怀孕而采取束腰、节食等错误做法,造成孕期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还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生长障碍及不同程度器官畸形,而有研究表明,孕妇对营养知识的了解与其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高者有较高的营养知识,而低者则相反[2]。另外,高龄男、女婚检者也占一定比例,且有约30%的人有生育要求,但高龄孕妇存在一定的妊娠风险:(1)高龄孕妇生下先天畸形儿发生率相对增高;(2)有研究表明,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流产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低于35岁的孕妇[3];(3)高龄孕妇生产时关节韧带组织弹性差,易出现宫缩乏力致难产,发生产后出血等。所以,婚检医生应针对高龄孕妇的特殊情况进行生育指导,建议其进行系统围生期产检,以便及时发现孕妇潜在的妊娠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程度[4]。

3.2 检出疾病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男性疾病检出率占男检查者的15.0%(1 495/9 937),女性疾病检出率占女检查者的22.7%(2 244/9 896)。

3.2.1 检出疾病中生殖系统疾病居首位男性主要为龟头炎、包茎、包皮过长、睾丸发育不良、隐睾等,还检出1例克氏综合征。女性主要为处女膜闭锁、阴道炎、盆腔炎等。生殖器官先天异常影响结婚与生育;炎症性疾病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也可因性生活而加重,延误治疗,甚至影响生育,盆腔炎如不及时诊治造成输卵管积水粘连而不孕。婚检不仅可及时诊治男、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而且通过正确的婚育指导能促进健康的性生活及正常生育。

3.2.2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高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传播等途径传染。曾有文献报道,结婚后2年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传染给易感配偶的概率为65.0%;而在我国,30.0%~50.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5]。妊娠伴病毒性肝炎,因肝病直接或间接造成孕产妇死亡排位在部分地区已达到2~3位,对母儿均可产生不良后果,如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等;其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发育受限、胎儿窘迫、死胎、死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因此,在婚检时如发现一方患乙型肝炎,应指导对方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期间使用避孕套预防交叉感染,直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并告知男、女双方母婴阻断方案,产后新生儿使用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6]。

3.2.3 性传播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检出指定传染病99例,其中男55例,女44例;检出的性病为梅毒(男36例、女30例)、艾滋病(男2例、女5例)等。性传播疾病直接损害生殖系统,男性可发生附睾炎、前列腺炎、不育等;女性可患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怀孕后会引起流产、死胎、早产或娩出先天性性病患儿等。本研究发现,梅毒患病率最高,检出艾滋病的女性中有2例为孕妇,1例给予终止妊娠,1例给予母婴阻断,新生儿出生后检查未发现感染。通过婚检,能及时诊治、及时对母婴垂直传播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避免性病的传播。在婚检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将性行为健康与生育健康、孕期保健等工作结合起来,倡导广大妇女建立健康性道德观念,避免危险性行为,合理、安全使用避孕套,注意性生活卫生,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性病的发生和蔓延,从而降低先天性性病患儿的出生,实现优生优育。

3.2.4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本研究发现,双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阳性夫妇130对,追踪检查基因诊断有13对夫妇为同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对夫妇产前诊断胎儿为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选择终止妊娠,3对夫妇发现水肿胎而引产。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珠蛋白缺陷使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不能正常合成引起的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病率最高和危害最大的遗传病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约占20.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主要分为α、β 2种类型,其携带者常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但当夫妇双方均为同类型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时其后代有1/4可患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能在宫内死亡或出生半小时内死亡,有的要靠输血维持生命,多于未成年就夭折。因目前对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对该病进行早期产前诊断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以防止重症患儿的出生,是国际上公认的首选办法,具有重要的优生意义。本研究中3对因胎儿水肿而引产的夫妇,婚检时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阳性,婚检医生告知其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相关知识后均不以为然,不同意进一步检查,在孕中、晚期产检进行B超检查发现胎儿水肿,再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发现,夫妇为同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iseberg等[7]认为,早孕绒毛组织检查宜在妊娠10~13周进行,羊水穿刺宜在妊娠15~18周进行。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对公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教育,对可能生育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的高危夫妇进行遗传咨询,争取在孕早、中期进行胎儿产前诊断,避免在孕后期出现水肿胎、死胎及生育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

3.2.5 严重遗传病及精神病本研究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检发现,严重遗传病14例及精神病7例。对严重遗传病及精神病者针对病因、临床表现、遗传方式、再发风险等提出适当婚育医学意见,如不宜生育者对其提出可以结婚、不宜生育的医学建议;可生育者予以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等建议。

3.2.6 其他本次婚检中还检出一些内、外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肾炎、结核等,均给予治疗或建议专科诊治,保证夫妇身体健康后方怀孕,以利于优生优育。

综上所述,从以上婚检结果可见,19 833例婚检者中检出疾病3 739人次,检出率为18.9%,高于全国婚检疾病检出率(10.0%)。婚检疾病检出率高提示人们在婚前对健康状况疏于防范,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下降缓慢,有学者用1998~2007年全国婚检率与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关性,说明婚检率的高低对出生缺陷发生率有影响[8]。因此,婚前保健技术服务是一道屏障,为即将结婚的对象提供了一次医学检查的机会,从而发现可能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婚检医生提出医学指导意见,作出对夫妇双方和下一代健康有利的建议和决定,通过咨询指导,提高夫妇对优生优育的认知水平,达到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优生优育的目的。在婚检工作中应多方面、多角度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婚检的重要性、必要性,适时参加婚检。

[1]李梅,王琦.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临床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5):4682-4683.

[2]王晶,吴楠,张文晶,等.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调查分析(附410例调查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4):263-265.

[3]吴智良,李裕华.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妊娠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371-372.

[4]殷华.80例高龄初产妇妊娠并发症与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5):186.

[5]李会云,蒋佩茹.围生期感染的现代观专题讨论:围生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9):641-643.

[6]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2.

[7]Eisenberg B,Wapner RJ.Clinical proceduress in prenatal diagnosis[J].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02,16(5):611-627.

[8]于青,张静,苏宝利,等.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婚检率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4):404-405.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4.034

:B

:1009-5519(2015)04-0569-03

2014-08-24)

陈晓伶(1980-),女,广西北海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E-mail:chenxiaolingzhu@163.com。

猜你喜欢

珠蛋白障碍性母婴
3 151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微小RNA对β-地中海贫血中γ-珠蛋白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及基因型分析*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早发冠心病触珠蛋白水平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