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分析
2015-12-26王晓菊
王晓菊
(盘锦市中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分析
王晓菊
(盘锦市中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和泼尼松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Scr、BUN、U-NAG及β2-MG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蛋白尿消失时间、少尿期及多尿期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甲泼尼龙;急性间质性肾炎;疗效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又称急性药物性间质肾炎,病因多源于药物,发病时间短而突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间质水肿,并伴有肾小管损伤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1]。AIN发病急、进展快,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不当很可能造成永久肾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逆转疾病的关键[2]。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接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和泼尼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比较(n=18)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n=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3.7±10.9)岁。所有患者均无既往肾脏病史但近期均有服药史,检查确定为药物所致,其中抗生素服用患者19例,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患者7例,中药4例,质子泵抑制剂3例,混合用药2例,用药不明患者1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腰酸、恶心、呕吐、皮疹、血尿及蛋白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显示血清肌酐(Scr)含量160~950 μmol/L,尿素氮(BUN)4.7~52.7 mmol/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停用当前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并进行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治疗,及时纠正酸中毒,维持容量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和泼尼松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给予方式为皮下注射,用量为3000 U,每周3次,甲泼尼龙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先以500 mg/d大剂量冲击治疗3 d,后改用泼尼松0.5 mg/kg每天维持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其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Scr、BUN、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记录患者血尿、尿蛋白、多尿、少尿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痊愈即血尿、蛋白尿等所有临床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好转即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尿等症状有所减弱,无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减轻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后Scr降为(89.3± 23.7)μmol/L,BUN为(7.3±3.1)mmol/L,U-NAG为(10.6±5.9)U/g·Cr,β2-MG为(0.24±0.1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为(10.2±2.7)d,蛋白尿消失时间(10.7±3.2)d,少尿期消失时间(10.7±3.2)d,多尿期消失时间(4.7±2.6)d,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综合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随着临床药物的广泛应用,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急性间质性肾炎则是其中之一,致敏药物可与组织蛋白结合,发挥抗原抗体效应,从而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3]。肾活检是鉴别AIN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报道[4],在肾活检的随机病例检测中,有1%~2%的的诊断结果为AIN。其次,尿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尿、血尿、蛋白尿及皮疹、发热等临床症状也是AIN确诊的重要依据。AIN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但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易产生较多不良反应,而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甲泼尼龙作为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其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促红素可与红系干细胞表面的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结合,刺激红系干细胞,促进红系干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使红细胞数增多,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并能稳定红细胞膜,增强红细胞抗氧能力。二药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因炎症导致的红细胞减少及改善患者的肾上腺功能。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近3年接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和泼尼松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发现: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各项实验室指标Scr、BUN、U-NAG及β2-M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这与谢彩霞等报道的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效果一致。观察组患者血尿、蛋白尿、少尿期及多尿期的消失时间分别为(10.2±2.7)d、(10.7±3.2)d、(10.7±3.2)d、(4.7±2.6)d,这与观察的(12.3±2.4)d、(12.1± 2.9)d、(7.3±1.9)d、(9.4±2.9)d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这与吴恩亮[6]报道的治疗组患者的少尿期、多尿期、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结果相似。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轻微气闷症状,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轻微呕吐症状,两组患者均适当休息后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1]杨建兵,李翠平,杨玉凤.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5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C): 54-55.
[2]魏笑天.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27(27):111-112.
[3]刘锦标.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24-126.
[4]谢彩霞.联合用药治疗35例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1):21-23.
[5]吴虹,孙克冰.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5):347-348.
[6]吴恩亮,高芳,刘玉芳.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C):4131.
R692.3
B
1671-8194(2015)08-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