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5-12-26谌林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电凝息肉结肠

谌林杰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效果分析

谌林杰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目的观察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60例胃结肠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80例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作为研究组,80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切口大小、切除次数、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切口大小比对照组小,研究组的切除次数、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比对照组17.50%少,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并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胃结肠息肉;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效果

本研究为观察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60例胃结肠息肉患者分别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对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60例胃结肠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7∶43,其中40例患者息肉直径在0.4~1.2 cm,20例患者的其肉直径在1.2~1.9 cm,20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在1.8~3.1 cm,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4.5±2.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 ±1.3)年;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9∶41,其中42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在0.4~1.3 cm,23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在1.4~1.8 cm,15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在1.9~3.0 cm,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7.5±1.9)岁,病程1.5~9.5年,平均病程(5.4±1.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胃结肠息肉的相关标准,且经过胃肠镜、结肠镜等辅助检查被诊断为胃结肠息肉[1]。

1.3 方法:两组治疗前均进行了相关的常规检查,术后4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水溶液。研究组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具体方法:将胃肠镜插入息肉部位,对其进行充气并放在适当的部位,根据其息肉直径的大小采取不同的工具进行切除,若息肉直径<0.5 cm,则采取热活检钳进行摘除,其他均采取电凝套扎进行切除,不能一次性切除息肉,则应采取分片的形式进行切除。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发现息肉后,将息肉进行固定,采用纵行方式切开肠壁,通过挤压息肉增大手术切口,再将息肉挤出,然后采用结扎方式将息肉基底进行缝合,切除息肉后用4号线缝合切口[2]。

1.4 观察指标:观察和统计两组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切除次数,并分析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即出血、穿孔等症状。

1.5 统计学分析: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和χ2完成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和切除次数:应用不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的切口大小(9.2±1.5)mm明显小于对照组(17.5±1.4)mm,且研究组的切除次数(2.2±0.5)次、手术时间(30.0±1.2)min均少于对照组(7.5±.0.9)次、(90.1±1.1)min,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和切除次数比较()

表1 两组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和切除次数比较()

组别 例数(n) 切口大小(mm) 手术时间(min) 切除次数(次)研究组 80 9.2±1.5 30.0±1.2 2.2±0.5对照组 80 17.5±1.4 90.1±1.1 7.5±.0.9

2.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不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1例(1.25%),对照组14例(17.50%),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n(%)]

3 讨 论

胃结肠息肉是消化道上常见的临床疾病,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具有病情严重、治疗时间长以及病情反复等特点,我国有相当部分患者饱受该疾病的折磨。根据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传统开腹手术和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手术是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主要方法,目前,对于以上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仍有待证实[3]。本次研究通过分析随机选取的160例胃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切除次数,发现经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方法下患者的切口大小比传统开腹手术小手术时间,其手术时间和切除次数均少于传统开腹手术,表明传统开腹手术会给胃结肠息肉患者的身体带来较大的危害,容易让患者对手术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增加了患者在手术中的心理负担,甚至拒绝手术治疗。由此可知,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具有切口小、高效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的伤害,缓解患者在手术中的心理压力,并且可以使患者配合手术治疗,进而可以使患者早日脱离苦痛[4]。

同时,相关研究也提出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观点,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进一步证实[5-6]。本次研究在分析两种手术治疗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切除次数的基础上,也对其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组中仅有1例(1.25%)术后出现并发出血、穿孔,对照组中14例(17.50%),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由此表明,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手术治疗胃结肠息肉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但也无法完全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相关人员需继续观察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手术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分析经该手术方法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找出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手术的不足之处,并将其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曹远景,张文海,王君.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3):55-56.

[2]董梅.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7(13):155-156.

[3]周有际.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 26(13):144-145.

[4]武崇曾.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2012, 37(9):87-88.

[5]彭霞.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 31(22):116-117.

[6]张德勇,张远兰,凌波,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切在治疗胃肠息肉中的合理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231-232.

R735.2

B

1671-8194(2015)07-0184-02

猜你喜欢

电凝息肉结肠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