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5-12-26顾力华陈奇刚石丽琼周建英
顾力华 陈奇刚 石丽琼 周建英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顾力华 陈奇刚 石丽琼 周建英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抗抑郁治疗,观察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片抗抑郁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在治疗前及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Fugl-Meyer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脑卒中;抑郁;康复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有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在1年内发生抑郁的患病率为30%~50%[1]。国内外研究表明[2-3]:脑卒中并发抑郁常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效果,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通过对PSD抗抑郁治疗,以观察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昆明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住院部,为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脑卒中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并经过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抑郁诊断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总分≥7分。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51~79岁,平均(63.4±5.1)岁,其中脑梗死15例,脑出血7例。对照组中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9~78岁,平均(64.2±6.2)岁,其中脑梗死9例,脑出血8例。排除认知功能严重下降、失语、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康复治疗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①治疗方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ROM训练、床上翻身、坐起、站立及行走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每天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抗抑郁治疗,口服帕罗西汀片,20 mg/d,连续用药4周。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及抗抑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②评定方法:神经功能的康复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抑郁状态的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Fug-l Meyer评分及HAMD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ug-l Meyer评分及HAMD评分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Fug-l Meyer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Fug-l Meyer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Fug-l Meyer评分 HAMD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2 28.1±7.9* 56.2±8.7△ 22.14±5.18* 13.29±4.51△对照组 27 27.5±8.1 35.9±9.2 21.33±4.52 16.95±4.67
3 讨 论
脑卒中后脑实质病灶损害了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体或其轴突,使得去脑组织内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合成不足和(或)释放减少,从而使患者产生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6]。抑郁使脑卒中患者丧失了对前途的信心,缺乏主动康复的愿望,无法很好地配合康复训练,康复的依从性下降,最终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7]。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8-9]:对PSD患者进行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帕罗西汀片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吸收,提高其在神经突触间隙内的浓度,达到抗抑郁、改善情感的作用[10]。本组资料显示,PSD患者经帕罗西汀片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Fug-l Meyer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对PSD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综上所述,对PSD患者及时进行抗抑郁治疗,可能有助于其神经功能的康复。
[1]Whyte EM,Mulsant BH,Vanderbilt J,et al.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J]. J Am Geriatr Soc,2004,52(5):774-778.
[2]Williams LS,Ghose SS,Swindle RW. 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increase mortality risk after ischemic stroke[J].Am J Psychiatry,2004,161(6):1090-1095.
[3]夏娣文,王玉龙,潘小华,等.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6,21(3):170-171.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5]安中平,王艳,王景华,等.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562-564.
[6]kimura M,kanetani K,Imai R,et al.Therapeutic effects of milnacipran,a serotoin and 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on poststroke depression[J].Int Clin Psychopharmacol,2002,17(3):121-125.
[7]史琦,刘学源,陈玉娟,等.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08,30(6):804-806.
[8]Simis S,Nitrini R.Cognitive improvement after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acute phase of stroke[J]. Arq Neurop siquiatr,2006,64(2B):412-417.
[9]廖玲.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6-18.
[10]施国文,李焰生,林岩,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70例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10,33(9):827-829.
R743.33
B
1671-8194(2015)07-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