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12-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免疫病生物制剂风湿

张 葳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营口 115003)

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 葳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营口 115003)

目的探析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生物制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生物制剂;风湿免疫病;疗效

风湿免疫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比较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1]。该类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疼痛、肌无力、皮肤溃疡、腰背痛以及关节痛等症状,患者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导致系统损害,如肾脏损害、肝功能损害、心脏炎等,增大治疗难度。近年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谓生物制剂,主要指的是利用人类、微生物、动物以及寄生虫等的组织或者血液,经现代工艺或者化学方式加工而成的一种药品[2]。随着我国生物制剂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在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14例为强直性脊柱炎,21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为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11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为(39.65± 5.42)岁;而在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12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为(40.23±5.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包括非甾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帕夫林以及云克等,所有药物剂量均满足相关要求。而观察组则给予生物制剂治疗,即运用生物类似物益赛普25 mg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前,先将药液融入1 mL注射用水中,摇匀后,再注射,2次/周,1个疗程为1个月,连续治疗3个疗程。同时,再运用英夫利昔单抗3 mg/kg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通常控制在2 h内。用药后2、6周再给予患者同剂量药物治疗,随后8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疼痛次数较治疗前减少>75%;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75%;③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1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 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指的是侵犯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以及韧带等部位的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由于风湿免疫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治愈难度大,所以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已经逐渐成为临床的研究重点。临床上在治疗风湿免疫病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治疗效果也各有千秋。其中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有易塞普、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依那西普、强克以及英夫利昔单抗等,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没有太大区别,单独运用与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临床上将生物制剂与甲氨蝶呤联合运用,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充分发挥保护重要脏器及关节的作用[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1]魏伟,何培根,陈佳.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18(7):119-110.

[2]魏伟.生物制剂与风湿免疫病治疗[G].合理用药及新药评价专题研讨会.北京:中国药理学会,2012:198-199.

[3]赵建青.生物制剂治疗40例风湿免疫病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4(17):67-68.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Immune Biologics to Treat Rheumatism

ZHANG Wei
(Department of Division of Rheumatology, Yingkou Central Hospital, Yingkou 115003,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biological agents for treatment of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MethodsFrom March 2012 to April 2013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40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hich give control group routi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use of biological agents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of 10 cases of pay off, 8 cases effective, 2 cases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0%,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5 cases markedly, 10 cases effective , 5 cases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0%,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difference to be marked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use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 treatment, not only, high safety, less adverse effect to a certain ext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Biological agents; Rheumatoid autoimmune disease; Efficacy

R593.2

B

1671-8194(2015)07-0028-02

猜你喜欢

免疫病生物制剂风湿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
肝上的病,有些来自风湿免疫
有关自身免疫病的疑问解答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