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 DWI的表观扩散系数间的关联性分析
2015-12-26,,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 衡阳 421001)
·临床医学·
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 DWI的表观扩散系数间的关联性分析
陆从容,李青春,吴晓东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 衡阳 421001)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 DWI的ADC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12月内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93例女性患者,并对其在术前行乳腺磁共振(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Ⅰ级、Ⅱ级以及Ⅲ级三个组,测量肿块ADC值并制表分析三组数据。结果Ⅰ级组患者ADC值和Ⅱ级组对比,Ⅱ级组患者ADC值和Ⅲ级组对比,Ⅲ级组患者ADC值和Ⅰ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分级Ⅰ到Ⅲ级对应ADC平均值为1.093±0.121、0.593±0.061和0.203±0.059表明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 DWI的ADC值均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病理分级与ADC值具有相关性,可能为负相关性,DWI和MRI有利于在术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乳腺癌初步的治疗方案和乳腺癌预后进行无创的初步评估。
乳腺癌病理分级;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关联性
乳腺癌发病率几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情况不宜乐观。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1]。有相关报道表示[2],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是目前临床上影响乳腺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该级别越高表示早期治疗越容易失败。由于病理学检查必须令患者有创,所以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是医学检查一直追求的方式。对此,我院对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间的关联性做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12月内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93例女性患者,选取的患者此前均无放疗或化疗等其他治疗,年龄为33~79岁,平均年龄为45.9±5.7岁,排除有乳腺疾病史及近期服用过相关药物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行乳腺磁共振检查,其中Ⅰ级共有患者31例,Ⅱ级31例,Ⅲ级31例。以分级标准将所有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检查一周后再行手术。
1.2 主要设备
采用MRI扫描仪(GE Medical Systems),应用8CH CTL Array by GE线圈。
1.3 磁共振检查方法
令患者俯卧并用乳腺支架支撑患者双乳,对患者行MRI平扫、动态增强以及DWI。MRI扫描平面分为轴位T1WI(TR 640 ms,TE 8.9 ms)、FS T2WI(TR 4500 ms,TE 88.2 ms)以及矢状位FS T2WI(TR 3340 ms,TE 94 ms),DWI为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其扩散敏感系数b=800 s/mm2,动态增强为3D/FSPGR,对患者肘静脉团注Gd-DTPA 15毫升且在20秒后开始扫描(1、2、3、4、5、6、7 s连续扫描)。采用Body线圈扫描患者胸壁,将检测图像用软件测量肿块ADC值,即避免肿块的液化坏死区。
1.4乳腺癌分级标准[3]
(1)第一部分,1分:腺管形成大于75%;2分:腺管形成10%~75%;3分:腺管形成小于10%。(2)第二部分,1分:肿瘤细胞小并且与肿瘤周围正常细胞外形一致;2分:肿瘤细胞大小中等并且外形与肿瘤周围正常细胞外形比较有一定变异;3分:肿瘤细胞大并且外形与肿瘤周围正常细胞外形比较明显变异(3)第三部分,1分:核分裂像计数0~5个;2分:核分裂像计数6~10个;3分:核分裂像计数11个。将三项分数相加分级为以下三级:低度恶性(Ⅰ级):3~5分;中度恶行(Ⅱ级):6~7分;高度恶性(Ⅲ级):8~9分[4]。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χ2检验,计量数据比较以t检验,相关性分析选用Spearman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三组不同分级的乳腺癌患者ADC值组间对比
Ⅰ级组患者ADC值和Ⅱ级组对比,Ⅱ级组患者ADC值和Ⅲ级组对比,Ⅲ级组患者ADC值和Ⅰ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组别ADC值(×10-3mm2/s)组间比较t值P值乳腺癌Ⅰ级组(n=31)1.093±0.121*1VS220.5440.000乳腺癌Ⅱ级组(n=31)0.593±0.061*2VS325.5870.000乳腺癌Ⅲ级组(n=31)0.203±0.059*3VS136.8100.000
注:1.乳腺癌Ⅰ级组;2.乳腺癌Ⅱ级组;3.乳腺癌Ⅲ级组。三组不同分级的乳腺癌患者ADC值组间两两对比,*P<0.05
2.2乳腺癌病理分级与ADC值的相关性
93例病患中乳腺癌分级为Ⅰ到Ⅲ级,对应ADC平均值为1.093±0.121、0.593±0.061、0.203±0.059。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病理分级与ADC值均呈负相关(r=-0.965,P=0.000)。
图1 浸润性导管癌Ⅰ级灰色ADC图,ADC=1.04×10-3mm2/s,肿瘤为较低信号
图2 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灰色ADC图,ADC=0.705×10-3mm2/s,肿瘤为较低信号
图3 浸润性导管癌Ⅲ级ADC图,ADC=0.621×10-3mm2/s,肿瘤为高信号
3 讨 论
目前用于医学检查的主要是磁共振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临床上惟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方法,而DWI也是MRI的一种序列。利用DWI上组织信号强度变化检测到的不是真正的扩散系数,会受到其他形式水分子运动的影响,而检测到的扩散系数则称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5-7]。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可用于为临床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肿瘤对周围白质束的影响等。
通过对三组不同分级的乳腺癌患者ADC值组间两两对比发现,Ⅰ级组患者ADC值明显高于Ⅱ级组,Ⅱ级组患者ADC值明显高于Ⅲ级组,三组患者的ADC值依次大幅降低,三组患者的乳腺癌病理分级和ADC值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两者呈负相关,符合付肖琴等人的报道[8],这说明乳腺癌病理分级可能与MR DWI的ADC值有负相关性,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得出的结论可能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出入,要确定乳腺癌分级与ADC值的具体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生物膜结构的限制与水分子物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人体内水分子扩散是人体内分子扩散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9]。也就是说,细胞生长越活跃细胞的密度也就会越高,导致生物膜结构对水分扩散的限制会随之越来越明显,导致ADC值降低[10-11]。乳腺肿瘤的严重程度不同其ADC值也会有很大差异,所以ADC值能够作为区别肿瘤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因素。目前DWI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超早期脑缺血诊断的应用,急性脑缺血缺氧造成的主要是细胞毒性水肿,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与常规SE序列相比,能更早的发现梗塞区的信号异常。需要鉴别的是有的脑组织病变在DWI上呈现为高信号,如多发硬化的活动病灶、部分肿瘤、脓肿等。其他脏器也可行DWI检查,但目前在这些方面的经验还不多,需要进一步研究[12],在Stephen J等人的报道[13]中也有相似结论。国外有学者报道[14]指出,ADC值还和颅内胶质瘤病理分级存在相关性,和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 DWI的ADC值有负相关性的原理相似,患者脑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脑内细胞数目就会越多,导致体内水分子扩散受限,相应ADC值会降低,所以恶性程度高的脑肿瘤患者的ADC值会比恶性程度低的脑肿瘤患者的ADC值低[15]。此外,在张景忠等人的报道[16]中也能找到相同结论。
综上所述,乳腺癌病理分级与ADC值具有相关性,可能为负相关性,DWI和MRI有利于在术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乳腺癌初步的治疗方案和乳腺癌预后进行无创的初步评估。
[1] 邓丹琼,涂蓉,尤小光,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12):1428-1431.
[2] Sakurai Y,Kawai H,Iwano S,et al.Supplemental value of diffusion-weighted whole-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 (DWIBS) technique to 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etection of bone metastases from thyroid cancer[J].Med Imaging Radiat Oncol,2013,57(3):297-305.
[3] 吴斌,黄啸,彭卫军,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预测中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2):115-119.
[4] 詹容洲,郑唯强.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对估计乳腺肿瘤预后的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3,14(5):435-438.
[5] 唐业欢,潘晶晶,王海屹,等.不同年龄段健康成人肾脏表观扩散系数值的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3):1014-1016.
[6] 罗静洁.茶多酚含片预防骨科全麻术后患者口臭的临床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5(9):190-191.
[7] 董天明,马林,周震鸿,等.放射性肝损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2014,22(2):128-135.
[8] 付肖琴,叶枫,金晶,等.表观扩散系数预测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4,23(3):194-198.
[9] Jayakumar PN,Chandrashekar HS,Ellika S,et al.Imaging of parasitic 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Handb Clin Neurol,2013,12(114):37-64.
[10] 王永哲,杨本涛,鲜军舫,等.M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鉴别鼻腔鼻窦实性肿块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3):207-210.
[11] 何杰,张焱,程敬亮,等.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1):30-35.
[12] 郑辉,张国华,黄勇,等.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494-497.
[13] Matzat SJ,van Tiel J,Gold GE,et al.Quantitative MRI techniques of cartilage composition[J]Quantit Imaging Med Surg,2013,3(3):162-174.
[14] Erol C, Koplay M,Paksoy Y,et al.Case Series:Pericardial gossypibomas detected after cardiovascular surgery:Imaging findings[J]Indian J Radiol Imaging,2012,22(4):276-278.
[15] 李延军,陆建平.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4,14(1):52-55.
[16] 张景忠,齐英杰,陈宇,等.MR扩散加权成像优化b值对颈髓病变的检出率的初步探讨[J].医学信息,2014,13(3):44-45.
10.15972/j.cnki.43-1509/r.2015.03.015
2014-06-26;
2014-12-10
R737.9
A
(此文编辑:秦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