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
2015-12-26
在美国哈佛大学率先穿上学校礼服,接着各大学相继使用,但样式样与欧洲在使用的礼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别。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开会,建立了统一的服装样式,1903年,产生了美国大学礼服的统—标准体系,后来,又在1936年和1960年两次进行了修订。因此,美国今日各大学流行的礼服规格一样,只是在诸如颜色等一些细部略有差别而已。
明朝时,学位服传入我国,当时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传教士来中国兴办教会学校,并附带了学士服。鸦片战争后,更多的传教士来华,以及清朝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加深了人们对学士服的认识,更多学士服及其照片被带入中国。
学位帽
学位帽来源于古罗马,为头盖骨加一块四方板。四角帽子,表书本和知识。不论学位级别,师生一律使用黑色。
学位袍
12世纪正在形成大学,学者日常服饰要求与牧师的相同。在英格兰亨利八世时代,牛津和剑桥首先开始规范学位服饰。
要追寻西方学位服的来历,就要循着欧洲大陆大学教育发展的轨迹,回溯到中世纪的西欧。西欧大学教育的发展,是中世纪生活影响的结果。在中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灭亡了,希腊和罗马灿烂的古典文化被摧残,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华的城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各种教育机构荡然无存,罗马基督教会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继者和传播者。到了12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神职人员帮助主教管理他们的教区。于是陆续出现了修道院,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大主教区学校设在大主教区内,教区学校设在神职人员所在的村落。教会利用这些场所,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他们采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学习课程。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意大利被称为博士(Doctor,来源于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师),而在巴黎则把教师称为硕士(Master,来源于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师,师傅)。
那个时候,手工业兴盛起来,并逐步与农业分离,商业也随之发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了各种手工业的同业公会和商业行会,这些行会有严密的组织和规章制度,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管理权。随着学校的发展,被称之为硕士或博士的教师数量日益增加,各个地方的教师们仿效手工业和商业的同业公会,组织起了教师的同业公会,学生则组织成同乡会,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他们都把自己的行会叫做大学(University,来源于拉丁语Univesitals,意为共同体),因而大学这个词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称谓。也就是说,最初的大学机构就是这些教师的行会和学生的行会组织。而同一行会里的相同专业的教师又组成特殊的专业行会,称为系或教授会(faculty,来源于拉丁语facultas.意为才能,即教授某种学科的能力,)后来又把系这个名词的含义扩展为教授某部门知识的大学分部(学院)。在意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亚地区,建起了中世纪最早的两所大学——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尔诺大学,随后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学校像雨后春笋般相继产生。
这些早期大学的学生,要编成班级进入教室听课,但学校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只有那些决定今后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学生,学校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考试过程的第一步,是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不公开的和公开的预试。考试合格的应试者,要穿上僧侣的长袍(gown),同学士们(Bachelor,来源于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学士)坐在一起。接着要举行由顺利通过了考试的应试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这就是学生毕业典礼仪式的雏形。但是,要成为一个硕士或博士(当时,博士和硕士并无区别,都是教师,师傅的意思),还要经过二至三年的学习,通过了严格的最后的考试才行。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镇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长袍,寒冷的大厅和透风的建筑使得人们不得不披上长及地板并连着头巾(hood兜帽。又叫坎肩)的长袍。这些长袍和头巾制作的原料和颜色,由各人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决定。既然在早期大学中的学者都是传教士:他们的穿着应与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长袍,用头巾保护他们的头。于是,这种僧侣的黑色长袍和头巾演变成了今天大学流行的礼服,不但学校毕业典礼的仪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庆典也要穿。后来,长袍和头巾开始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不同学位的礼服也逐渐变得有些不同。学士、硕士、博士的礼服样式的差别,主要出现在头巾上。过了一段时间,头巾不再与长袍相连,单独成了一件物品,人们把它戴在头上。到了15世纪,帽子开始流行,头巾几乎成了饰物,人们穿它时,把它从头顶顺着脖子往下套,披挂在肩上,向后背垂下来。于是,学校礼帽应运而生。最初的学校礼帽的形状起源于硕士学位的符号,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中央有一簇装饰物。今天的流苏(tassel)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更精致罢了。牛津大学最先采用平低方形礼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民间则建议学校礼帽应做成学者的一本书那洋的形状,这样更能表现它的学术含义,更有书卷气。
礼服由长袍、方帽和头巾三个部分组成。博士和硕士的长袍士是黑色的,准学士的长袍为灰色。学士的长袍,尖袖,前面不敞开;硕士的长袍,方袖,袖口呈弧形;博士的长袍,喇叭抽,胸前扣子两旁各一道宽5英寸的天鹅绒贴边,袖子上也横着缝有三道平行的天鹅绒贴边,颜色属黑或别的颜色,它是学科类别的标志。帽子是方形“牛津帽”,各种学位的人都可以戴。帽子左边垂下漂亮的流苏,流苏的颜色表示授予学位所属院系。最能体现学位等级的是头巾,其尺寸大小、形状,随学位的不同而不同,学位越高,尺寸就越大,做工就越精致。头巾的外层与长袍的黑色材料相匹配,衬里折叠向外翻出的部分,使用大学代表颜色。天鹅绒贴边的颜色表示学科类别。
流苏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学生学士帽的右前侧中部。移到左前侧中部时,象征着完成学位。
兜帽
兜帽上缝有天鹅绒贴边,不论学位高低,贴边的颜色表示学科类别。兜帽的衬里是绸制的,其颜色为学校的代表色。
哈佛大学
当毕业生从大学堂西侧经过哈佛铜像时,都要摘下学位帽向创始人约翰·哈佛致敬,然后进入大草坪入座。它的毕业典礼从学位授予仪式开始便全程采用拉丁语进行,这样的庄严和隆重让人肃然起敬。连毕业生所获的证书上印制的也是传统拉丁文字,古朴字母的存在让这些证书的历史厚重感倍增。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仪式有学院和全校典礼之分。全校毕业仪式再次让学生和家长感念至深。典礼伊始,在升国旗并演唱美国国歌之后,校长致辞提议全体毕业生起立,面向家长席鞠躬,对双亲和家人表示感谢。毕业典礼本身意味着毕业生学有所成,而哥大校长却在此时让学生铭记恩情,学会感恩。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四年中一定会远远地避开校园中心纳苏楼前的费兹兰道夫门。每年的新生都列队走入这扇门,加入普林斯顿,而毕业生们都会列队走出大门,象征着他们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但据说在就读期间,任何走过这扇门的学生都会毕不了业。大多数普林斯顿学生还是“宁可信其有”,在四年中不迈过费兹兰道夫大门一步。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的“毕业班日”有一项特别的传统“戴怪帽”。也许是某一届学生觉得戴着方顶学士帽太枯燥而想出了这个新奇把戏,延续至今。离毕业典礼还有几个星期,耶鲁的毕业生们就忙着挖空心思,买也好,借也好,现做也好,就为了在千奇百怪的“戴怪帽”大会上一展风采。
京都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以变装毕业传统而闻名。1933年的京大事件使得学校非常注重推崇自由的学风,而每年的毕业典礼,学生们都会Cosplay很多造光怪陆离的造型上台领证书。确实是一场严肃的、有深度的Cosplay毕业大殿,连礼堂外都铺着红地毯。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一特色是允许毕业生进场时穿着8奇装异服,被称为“WackyWalk”。全体同学都穿着象征有斯坦福特色的戏服涌人体育场跳舞庆祝毕业。几乎没有毕业生是完整地穿着一身的学士礼服入场的,学术帽和垂布在这里都成了陪衬,搞怪风趣的装扮和极具想像力的道具才是这场毕业典礼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