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

2015-12-25胡润泽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参与方建筑设计单位

贾 媛,胡润泽

(1.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2500031;2.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济南 250031)

浅析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

贾 媛1,胡润泽2

(1.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2500031;2.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济南 250031)

建筑设计不仅要完成建筑物多种使用功能的合理规划,还要使之与周边环境,外部条件相协调,因此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施工造价及其后期使用质量影响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工业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投资建设也进入鼎盛时期,如何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成为摆在建设单位面前不容小觑的问题。对建筑设计进行科学管理,即把控建筑工程的灵魂,是决定建筑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建筑设计;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0 引言

伴随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在工程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建筑设计对项目的投资目标,施工进度及质量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而建设单位是项目的组织、决策和发起者,因此建设单位对建筑设计管理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项目实施效果会产生决定性作用。在对项目设计进行管理时,建设单位应加强与设计单位的信息、技术等方面沟通交流[1],通力协作,积累经验,从而提升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设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1 建设单位加强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由多方参与完成的。规划局从区域、城市规划角度对项目选址、方案等进行管理;设计单位将建设单位的意图转化为图纸;施工方在施工阶段负责工程的具体建设实施,其共同点是他们都参与到项目某一阶段实施中[2]。而对建设单位来说,其对项目的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不同参与方对项目负责内容不同,因可能出现的事故对项目最终质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国内外对工程事故原因统计分析,由设计错误和设计缺陷引起的工程事故比例高达40%左右。而根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研究,大约80%的质量问题可以在设计阶段解除。

表1 质量事故原因统计表

建筑设计是项目实施的龙头,经过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进行布置规划,设计单位可以将建设单位的意愿转变成实体化的施工图纸,从而可以使其在投资回报、技术方案可行性、实施合理性等层面对项目建设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建设单位对项目进行管理过程中,对建筑的设计管理需要协调组织不同参与方,管理工作复杂多变,因此往往成为其首要任务。作为项目组织发起者,建设单位有效管理可以使各方的权利责任、项目目标、工程质量及管理绩效得到妥善落实。应用于设计方面,只有建设单位加强对工程制定设计目标,规划设计方案,协调设计方案交底实施等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有效利用投资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由于建设单位对项目的设计管理通常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会涉及到咨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众多项目参与方。项目不同阶段之间以及某一阶段不同参与方之间都可能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建设单位对项目进行设计管理时,必须实现对各参与方的有效协调控制,使他们在信息资源、技术方案等方面得到充分交流合作,解决现存以及可能遇到的矛盾冲突,使项目参与方可以被融合调整,最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

2 建设单位强化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

建设单位要发挥其对设计管理的最大功效,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不同参与方的责任和权力进行确认划分。在建设单位内各部门之间以及与设计单位各部门或不同专业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充分交流,尽量解决或者避免冲突,通过积极合理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信息交流,达到有效控制设计进展,推动项目建设稳步前进。

2.1 项目建设的优化设计

项目进行到设计阶段,建设单位的工作内容是提出设计任务书,并和设计单位交流沟通,使建设单位的需求清晰全面地传递到设计单位。由图1可以看出,项目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是项目投资决策以及设计阶段,实际工程75%以上的投资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会确定下来。因此要想对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就成为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因素。因为我国现行的是市场经济,设计单位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设计中便会以自己的定额、产值为导向,不会主动对设计方案实施优化[3]。

图1 设计对投资的影响

要做好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需要建设单位全程参与到设计中去,以节约投资、便于施工为准则,同设计单位充分沟通交流,表明自己的设计目标和诉求。建设单位具备较强设计能力时,可以直接管理建筑结构、景观和装饰等不同专业的设计,从而实现对建筑设计的较强控制能力。为了避免设计总包导致对设计控制能力的弱化,必要时建设单位可以将总体设计和各专项设计分给不同单位承担,使之相互监督与约束,最终确保建筑设计得到优化。

2.2 发挥主人翁意识

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进行管理的进程中,会以自身最终使用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对项目设计的目标以及范围作出界定,并在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经由合格的设计单位以控制设计进度及评价设计质量完成一系列的组织规划,从而以最优的方式实现设计目标。建设单位不仅是建筑工程的投资者,还是最终受益者,因此在进行设计管理工作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做到积极主动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于设计单位的以往成功设计成果作为借鉴,而是发挥主人翁意识,根据单位现状提出更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设计要求。

台湾建筑大师沈祖海先生提出,“有明确的建筑计划书,不见得一定有好的建筑成果,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建筑计划书,要想有好建筑就很难了。”[4]设计任务书对建设项目确定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设计招投标以及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因此在以国家有关规定和监管要求为指导的前提下,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行完成设计任务书的编写工作。

同时建设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应该分工明确,管理责任落实到位,要注意项目不同,管理职能划分可能不同。实际工作中受外界环境或专业分工影响,需要不同部门相互配合时,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之间沟通交流,避免相互推诿,努力实现项目标准化、制度化的组织流程。通过相互协作,在确保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对工程设定的工作进度和投资总额进行控制。

2.3 建设单位建筑管理的方向和目标

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参与主体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设计阶段,建设单位需要组织专家与项目各参与方对工程施工调度、组织协调进行优化,而且应该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满足其合理要求,并及时解决需要建设单位解决的问题。建设单位同设计单位积极的沟通,可以确保项目功能得到实现,设计方案及时优化,从而减少后期项目变更导致施工进度受阻。分析工程经济效益和物资采购计划等因素,给予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时间,鼓励设计单位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以达到设计质量高、施工进度快、造价低、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3 加强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建设项目的设计是工程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许多工程在实施全程中遇到的问题,至少有一半是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的。如项目地基处理方案、基坑支护方式、建筑材料以及结构形式的选定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投资、施工工期,如果在设计时出现问题未被发现,要想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弥补,不仅会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而且很难达到设计前的预期效果。

3.1 严格方案审批,保证设计质量

建设单位需对设计文件进行检查,包括工程设计说明文件、设计图纸、规范、概预算文件及设备清单等,确保施工方、其他参与者能够清晰理解设计成果。建设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重视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设计方案不能单方面以设计单位为主,应该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针对方案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并要求其改正。

例如设计单位为了安全,设计的堆场内的管道检查井虽然按建筑图集选定,符合规范要求,但是设计承载力远远超过日常使用要求,使得造价过高,产生浪费。这时就要求设计单位调查堆场实际荷载重新设计。也有项目对选材控制过于苛刻,市场上很难购买到,直接影响到了项目成本和施工进度,这时就需要拿出调查资料,要求设计单位以现实为依据进行改正。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项目,当建设单位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技能时,一般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达到对建筑设计质量的有效控制。

3.2 控制设计变更,加强管理控制范围

一个项目即使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和最合理的规划,考虑到外界环境及现场不可知因素的影响,起初的设计很难达到一成不变的要求,比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新的想法,这就出现了需要后期进行设计变更的情况。因此,建设单位制定一套规范合理的变更管理程序变得非常重要。

变更发生时,建设单位应该统筹考虑变更对各参与方利益可能造成的影响。例如,为了消除设计单位或者设计师因为变更工作对而导致负面情绪,做设计变更需要避免一遍遍的重复修改,适当时候可以通过与设计师沟通后提供合理的服务费。对发生的变更及时收集整理成资料,分析变更是谁提出来的,变更的理由,以及哪些变更是在当时是被接受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汲取教训。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设计变更对项目投资,施工进度和工程风险等影响的评估判断体系,从而为以后变更行为提供参考。

3.3 建立奖惩激励及后评价制度

建设单位要取得预期的项目设计方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督促设计单位提高其产品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省项目投资,缩短工程工期。如对设计的项目设定保险年限,美国密苏里州为10年,堪萨斯州是7年,如果保险期内未发生事故,则认定设计满足要求,通过此措施达到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目的。这些可以通过在拟定的设计合同中说明,明确设计责任及失误、违约处罚及奖励机制,从而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单位工作的积极性。

工程完结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对项目设计管理进行分析,设计管理中哪些属于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总结经验,形成指导性的设计管理和项目经营理念。可以通过对有过合作的设计单位的服务及技术水平打分,建立同设计单位经营业绩、服务水平等相关的信息管理平台或者资料库,通过对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从而为后续工程的设计单位选择和施工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4 结语

项目建设实施以设计作为龙头,是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设计工作对建筑工程的功能、结构、使用寿命以及投资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筑设计管理也对项目的质量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组织协调项目各参与方使之相互间加强配合,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同设计单位的沟通交流实现对建设方案的优化设计。建筑设计管理的最终目标还是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即加强质量控制。同时应该对已建工程进行经验总结,为后续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1]王智芳.DANNY DESIGN建筑设计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2]谭文元.市政工程代业主项目管理要点和发展对策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11).

[3]白波,倪国栋,方庆,等.提升代建单位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3(02).

[4]刘君君,周进良.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的准备[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3):39-42.

TU71

C

1673-1093(2015)01-0036-03

贾媛(1981),女,工程师,研究方向:工民建。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1.008

2014-11-19;

2014-12-27

猜你喜欢

参与方建筑设计单位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建筑设计的困惑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涉及多参与方的系统及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
基于IPD模式的项目参与方利益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