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毛泽东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2015-12-25
论青年毛泽东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
梁茼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州510507;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青年毛泽东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救亡图存、强国新民,主张“三育并重、身心并完”,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以及“自动学习、自力研究”。青年毛泽东与众多爱国青年一道,以工读新村建设为契机,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探索作出重要的贡献。青年毛泽东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参与、激励和增能”三个特质对于理解“中国梦”的“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毛泽东思想;“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一、毛泽东教育思想与主体性教育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1]1。
“五四”运动前后,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种种新思潮涌入中国,中国社会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不少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纷纷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力图借助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旨在救亡图存、强国新民,以实现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中国梦”。
主体性教育,立足于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旨在提高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活动,从而使他们成为自主、能动、整体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2]。
由青年时代开始,毛泽东同志与众多爱国青年一道,以救亡图存、强国新民为目的,以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工读新村建设为契机,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探索做出重要的贡献。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参与、激励和增能”三个特质对于理解“中国梦”的“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其三个重要特质
“青年毛泽东”的字面含义指“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由于学界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期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明确起见,本文中的“青年毛泽东”,专指1918年6月至1920年6月的毛泽东同志。
作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旨在救亡图存、强国新民,主张“三育并重、身心并完”,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以及“自动学习、自力研究”。其主要理论来源是“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的“工读新村主义”思想、青年毛泽东教育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肇端于国家兴亡和民族危难之际,借助“工读互助、工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农村从事劳作,使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强调“三育(德育、智育和体育)并重、身心并完”,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以及“自动学习、自力研究”。在此基础上,青年毛泽东与众多爱国青年一道,实践“一边读书,一边工作”的“根本理想”,由筹备一所秉承适应社会发展办学理念的新式学校着手,以“新家庭、新学校及旁的新社会连成一块为根本理想”[4]449,借助教育来改造社会,最终实现救亡图存、强国新民的目标。
笔者认为,基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时代背景,青年毛泽东主体教育思想依托“参与、激励和增能”三个特质,对于教育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整体性进行必要的探索,客观上为“中国梦”的“凝聚中国力量”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参与”(engagement)特质——教育活动整体性的保障
“参与”一般指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而本文的“参与”,除了前述的含义外,还包含“从事、约定(承诺)和保证”之意,即身体力行、笃行不倦和矢志不渝地推进某项计划或某种活动。
1918年6月,青年毛泽东即将由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时,曾与蔡和森、张昆弟等人一道,寄居岳麓书院半学斋,自己挑水、拾柴、做饭,每天吃一顿蚕豆拌饭,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为的是在岳麓山附近建立一个人人半工半读、人人平等和睦的“新村”[3]101。青年毛泽东不仅过着(“从事”)半工半读的生活,还与同学一道(“约定”)致力于建设“新村”。青年毛泽东上述身体力行的活动,应被视为“参与”的表现。
青年毛泽东认为,旧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德、智、体被人为割裂,造成学生的畸形发展。学生一味读书,不重视体育锻炼,结果“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4]65,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体育课,但由于教育不得法,器材缺乏,学生被动地上课,效果差强人意。
因此,“新村”十分重视体育锻炼。青年毛泽东认为,健康体魄对于青年学生学习与参与社会革命实践非常重要,因而撰写《体育之研究》,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约定”)体育锻炼,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4]66-67。青年毛泽东将体育看作与德育、智育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体育成为“从事”德育、智育的重要前提,身体好坏对德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要实现“三育并重”,学生需要身体力行、笃行不倦和矢志不渝地“参与”。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才能体会教育活动的整体性。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德育、智育、体育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夫知识之事,认识世间之事物而判断其理也,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其目,思索则赖乎脑筋,耳目脑筋之谓体,体全而知识之事以全,故可谓间接从体育以得知识。”[4]71这不仅从侧面说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生理基础,还指出体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体育源于劳动,且“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4]72,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增长知识,还能陶冶情操,砥砺人的意志品质。在这个意义上,与劳动相关的体育“保证”德育、智育的顺利开展,也应被视为一种“参与”。
(二)“激励”(encouragement)特质——教育活动能动性的筋梁
“激励”一般用于管理学,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或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即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激励”往往与具体时限有关,如果完成某项任务没有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激励”就无从谈起。生产劳动在“新村”中非常重要,工读主义要求“工作四小时”,具体说来,“睡眠八小时、游戏四小时、自习四小时、教授四小时、工作四小时”[4]450。这些具体的小时数,可以看作实现“激励”特质的必要条件。
“新村”不仅有助于克服旧教育机械割裂学校与社会的弊端,还有助于学生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克服“毕业之后,多鹜都市而不乐田园”[4]451的弊端。学生回归大自然,既可以培养农事劳动的兴趣爱好(“激励”),又能令其读书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新生活”中提升其学习的能动性。如“养鸡鱼,亦生产之一项,学生所喜为者也”,“吸赏此新鲜之空气与优美之景色,则为新生活矣”[4]455-456。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无产阶级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消灭脑体差别,培育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青年毛泽东为此身体力行,工读不辍,为提升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做出重要的贡献。
在青年毛泽东看来,与锻炼身体同样重要的是增强意志力(strengthening will),它是一项更为基础和与个体有关的任务[5]67。因为“实际行动的关键首先在于改变人的内心”,故青年毛泽东特别强调“志”(will)的作用[6]7,指出“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4]72。
进一步说来,“身心并完”应该成为青年学生的人格理想,或者说是一种内在的“激励”。“弟始闻体魄、精神不能并完,且官骸肌络及时而定,不复再可改易,今乃知其不然。心身可以并完也,而官骸亦无时不可改易也。”[4]60他在《体育之研究》和《〈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深入阐发“身心并完”的人格理想对于人生的“自我实现”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外在的“激励”则是借助建设“新村”的构想,来寻求拯救国民的良方,即当时许多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的共同理想,即救亡图存,以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
(三)“增能”(empowerment)特质——教育活动自主性的枢要
“增能”由“empowerment”一词翻译过来,又可译作“充权”或“赋能”,意思是让人有更大、更多的责任感,有能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一般而言,增能指个人在与他人使用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7]193。
在本文中,“增能”特质与青年毛泽东的救亡图存、强国新民的“中国梦”有直接的关联。1919年12月,青年毛泽东在《学生之工作》中,开篇提及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计划,即兴办实行社会说、本位教育说的学校,从而将家庭、学校、社会整合为“新村”,以推进开启民智、更新民风的“中国梦”。
在国家存亡、民族兴衰之际,当时的青年学生的个体意识的觉醒与势不可挡的普适责任感紧密相连,即使传统的内容被消除,但个人的社会归属感依然存在[5]63。这客观上为“增能”的运用提供必要条件:一是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逐渐令民众产生无力感;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给民众的发展造成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后者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三是民众都不缺少能力,他们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互助)不断增加的;四是民众拥有潜在的能力与固有的价值,爱国的青年学生(如青年毛泽东)通过“新村”来唤醒他们的团结一心、救亡图存的意识,并与民众一道推进社会革命;五是爱国的青年学生与民众构成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总有一个内在的动力问题,即为什么而学习、学习以后做什么的问题。青年毛泽东“自动学习、自力研究”,为的是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借助农夫、工人、学生和女子等小联合,“由许多小的联合,进为一个大的联合”,“由许多大的联合,进为一个最大的联合”,最终实现“民众大联合”[4]373-378,为改造社会,振兴国家而奋斗。
教育活动的自主性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伟大的理想是激发斗志、凝聚人心的精神源泉,也是个人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毛泽东与其他爱国青年经常谈论的话题,既非“浪漫”的情爱之事,亦非“日常庶务”,而是“人的本质、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和宇宙”[8]108-109。这从侧面说明青年毛泽东“自动学习、自力研究”的动力来源。
要建设“新村”,必须依靠民众的团结与互助。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许多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汇细流成大川,集息壤为高山,同心协力,共同奋进。民众的团结与互助恰好体现了“增能”特质。“新村”作为实践的模式,主张冲破黑暗社会,开辟新天地,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互助友爱的理想的新社会,并以扩大影响的方法,由村而乡、由乡而县、由县而省、以至全国、全世界,用这新社会做模范,来改造不合人道的旧社会。
由于种种困难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青年毛泽东发现“新村”生活有“难以克服的弊端”。事实证明,“新村”计划虽然有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但缺乏在当时中国社会实现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共产党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有效的思想武器。青年毛泽东逐渐由民主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青年毛泽东看来,建设“新村”的计划与实践不仅有利于爱国的进步团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唤起广大青年学生乃至全体民众的觉醒,还有利于“激活”社会力量与个体力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此外,“增能”特质不仅与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美好设想殊途同归,还与“中国梦”的“凝聚中国力量”不谋而合。
图1 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中“参与、激励与增能”关系示意图
三、“参与、激励与增能”三特质对于“凝聚中国力量”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实现“中国梦”的其中一个关键路径,就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就是使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参与、激励与增能”三特质,“参与”是基本前提,“激励”是动力支持,“增能”是关键方法,它们构成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于理解“中国梦”的“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与”——中国力量是个体力量与整体力量的有机结合。个体力量虽然有限,但无数个体参与国家整体的建设,就会凝聚成无可限量的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个体在复兴过程中的自我实现之梦。“参与”既强调个体的参与,又包含着整体对于个体的承诺与保证。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发展了,强大了,人民才能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没有祖国的发展强大,就没有和平安定的环境,人民也就谈不上和谐幸福的生活。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激励”——中国力量源自每个人积极、能动向上的动力。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祖国的未来无限美好,青年的前途无限光明。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勇于探索、努力奋斗,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增能”——中国力量凝聚着无数人自主追求的共同理想。中国力量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共同力量。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都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凝聚中国力量”,必须把全体中国人的力量汇聚成整体,让每个人成长、成才的追梦、逐梦之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道路”完美融合。届时,每个中国人将在整体中激发难以估量的潜能和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参与、激励与增能”三特质有利于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力量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9]8这需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社会建设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需要一定的内在驱动力(“激励”),而未来生活的美好前景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增能”条件。任何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勤劳的双手和艰辛的劳动,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经年累月的实干。“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团结并依靠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努力奋斗。
“增能”有助于调动人作为最活跃生产力要素的积极作用(“激励”),营造有利于民众施展聪明才智、干事业、干大事、干成事的社会氛围(“参与”),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以劳动为手段,民众只有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确保与发展自身的主体性,充实自身主体力量,一步步将梦想变为现实。
(二)“参与、激励与增能”三特质有利于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的血肉联系
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0]1162共产党员不仅要团结广大群众(“参与”),还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党的群众工作才能做好,党才会在各项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共产党员应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重视和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励”),与他们一道“参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实现“中国梦”。这既是“激励”“增能”的要求,也是加强当前党的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既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
(三)“参与、激励与增能”三特质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增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整合社会力量,增进社会和谐。因为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必然会带来改革的受益者和利益的受损者,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在提升执政能力和巩固执政基础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整合社会力量,首要前提是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共同价值观。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广大人民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离不开对于“中国梦”的共同追求。“参与、激励和增能”并非一味地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或某些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综合地考虑内涵的建设与发展,使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获得一定的竞争力和较为公平的竞争机会,使其得以“增能”。这需要从国家的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着手,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并保证这一结构稳定、有活力。制度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层面去协调这些阶层利益。
举例来说,在基层社区建设上,要坚持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提升民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并切实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让党和群众在基层社区建设上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参与”不仅包含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还包含着社区对于居民的承诺与保证。在基层社区建设中,努力实现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社区部门利益和居民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发展的成果,这样,群众才会感受“激励”的作用,积极地参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建设,才能真正把社会的活力激发出来,实现人人“增能”的局面。
四、结论
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为“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实践借鉴。就工读新村建设而言,弘扬青年毛泽东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参与、激励与增能”三特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既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现实命题。因为这三个特质既有文化传统的背景(历史上的福利思想和民间慈善传统),又有现代实践的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治理和社区发展等事业的必然要求)。“凝聚中国力量”,既要重视传统的部分,也要关注现实的内容。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发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奋斗。
[参考文献]
[1]孟湘砥,孙海林.毛泽东早期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
[2]赵文波,曾超,傅慧俊.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4(5) : 6-9.
[3]汪澍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文化传统[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5]Brantly Womack.From Urban Radical to Rural Revolutionary: Mao from 1920s to 1937[G].Timothy Cheek.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Mao.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6]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田松年,杨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李沂靖.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8]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李方准,梁民,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G].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校:朱德东)
Analysis of Subjective Education Thought of Young Mao Zedong
Liang Tong1.2
(1.Guangdong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0507,China; 2.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As part of Mao Zedong’s education thoughts,aiming at national salvation,making the nation and people powerful,the subjective education thought of Young Mao Zedong advocates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and labour,and self-learning.With many patriotic youth,taking the chance of“New Village of Part-work and Partstudy”construction,young Mao Zedong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subjective education thought exploration.The thre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Mao Zedong’s subjective education thought,i.e.“engagement,encouragement and empowerment”,is meaning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to Rally Chinese Forces”of the“Chinese Dream”in practice.
Key words:young Mao Zedong; subjective education; Mao zedong Thought Chinese Dream; to Rally Chinese Forces
[作者简介]梁茼(1979—),男,广东湛江人;博士,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讲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KS09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文化回归研究”
*[收稿日期]2015-02-17
doi:12.3969/j.issn.1672-0598.2015.03.007
中图分类号:A841.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5) 03-00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