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和下西洋与妈祖文化

2015-12-25本刊

福建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妈祖郑和西洋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私人制造海船出海贸易,所以明代史料记载的妈祖神话,几乎都是与保护使节有着关联。郑和七下西洋期间,自始至终与妈祖文化关系密切,在历史上留下许多印迹。

七次下西洋,郑和面对的是千难万险。尽管他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大力支持,远航船只、生活物资、航海技术等准备充分,但是当时科技落后,自然环境恶劣,随行的将士们要用什么来激励,精神上要有何种寄托,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性问题。

在当时,妈祖文化已传播、发展,郑和选择了妈祖来作为水手们思想、精神的寄托,为七下西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妈祖文化,也因此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越走越远。

如今,600多年过去,妈祖文化不断演绎和发展,这些都与郑和七下西洋重视妈祖文化的决策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是妈祖?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得先弄清楚,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选择在福建开洋?

就物资来说,福建多山,森林资源丰富,为造船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当时,福建造船工业已十分发达,同时有众多天然良港。

当然了,物质条件再好,还得有人来驾驭。下西洋这件事虽然史无前例,但福建出过洋的人远比内地多,对外域情况也更了解。闽籍船员有高超的航海技术水平,许多福建人成为郑和的得力助手。除了郑和船队的二把手漳平人王景弘外,还有福清人李贵和、长乐人黄参等许多留下或没留下姓名的水手。而这些人,大都信奉妈祖。

妈祖原名林默,莆田人,是闽林望族的后裔。据《敕封天后志》《天妃显圣录》及林氏族谱记载:林默的远祖为闽林始祖林禄,她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相传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升天为神。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有浓厚“护国庇民”色彩的传说。特别是在救助海难的故事中,她英勇顽强,舍己救人,更是受世人的崇敬。世代以渔业为生的湄洲屿人民,经常在海上遇到风险,他们相信妈祖的神灵会在海上保护他们,每当遇到风险,只要高声呼唤她的名字,她就会赶来救援。

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承认和推行,是从北宋开始的。天圣年间,妈祖的故乡湄洲屿首先建祠敬奉她。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下诏赐“顺湾”庙额予湄洲妈祖庙。这是妈祖神迹第一次受到朝廷封赐。

将妈祖神位供奉在船上,也是从宋代开始的。宋开禧元年,朝廷从福建征调舟师北上,抵御金兵渡淮河。船工们为了祈保安全,把妈祖香火请到船上供奉,宋军获得全胜。随后,妈祖以“有护国大功,加封显卫妃”。

从宋代到清代,各朝帝王对之加封达近40次之多,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都在海船上设奉祀妈祖神像的神龛,把她奉为“海上保护神”。

郑和认定要借助妈祖的灵力,战胜困难,所以他在战略上选择了福建与妈祖。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南京出发,顺流而下,在江苏太仓出海,又选择在福建的长乐作为出洋的“候风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郑和虽为阿拉伯后裔,但在宗教信仰上是个多元信仰者,且善于利用宗教力量。在七下西洋期间,他多次把一些自然现象造成的巧合,人为地描绘为妈祖的灵助,以此激发将士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神也是人造出来的

为了充分利用妈祖所带来的精神力量,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朝后,就极力推波助澜,描绘一些妈祖显灵的情景,还奏请朝廷褒封修建妈祖庙。奏章得到明成祖朱棣的批复,下诏在南京龙江建天妃宫,并特加“护国庇民灵应弘仁普济天妃”封号。

这件事,在清乾隆年间出版、林清标编撰的《敕封天后志》中有所记载:“永乐七年,钦差太监郑和往西洋,水途造遇狂飚祷神求庇,遂得安全归,奏上奉旨,差官致祭……宝钞各五百贯。”

郑和为了使更多人信仰妈祖,把祭拜妈祖活动规格化。他奏请皇帝,由皇帝下旨来宣传妈祖的灵验和功劳,对妈祖进行褒封,然后由皇帝颁发诏书,再次褒封,赐宫名庙额,建造妈祖庙。

之后,郑和每次下西洋回朝,都奏请朝廷对妈祖进行褒封,到处修建妈祖庙,这一切都是在宣传妈祖的灵验,使将士们在多次下西洋的过程中有了持续性的精神依托。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舟师远达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永乐十四年(1416年)入贡国家有古里、爪哇、满刺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南渤利、不刺哇、阿丹、苏门答刺、麻林、刺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及琉球中山、山南、山北等20多国,妈祖信仰亦伴随郑和宝船出航的影响,传播范围愈来愈大,愈来愈深入人心。是年四月十六日,朱棣为龙江天妃宫写下闻名天下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

有了皇帝的敕建宫庙、钦定宫名及御制碑文之后,南京龙江天妃宫名声籍甚,其建筑规模之大、装饰之精美,堪称全国之最。宫内有大山门、二山门、正殿、两廊庑、穿堂、后殿、三清殿、玉皇阁、神馐馆、碑亭等。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曾于明万历年间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他有过这样的记录:“文皇帝即位,遣使者高品郑和等,遍海外国,欲有所闻。妃著神海上,天子亲记其事,歌呼之,礼龙江之上,置守者户羽人。而和等复以金银诸饰物为妃报焉。今上九年,卿陆公以和所献贮银三百两买高桥门外田亩百,岁入银一十八两,为祷祠时有所修治费。后五年,予率太帝官属视后堂,又见和留金银步摇花树匜合注之属艳焉。”

明永乐七年(1409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因“天妃屡显神功,庇佑航海”,朝廷八次派遣官员前往湄洲祖庙致祭,对天妃保佑“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大加宣扬。据《天后显圣灵》记载,仅郑和本人,就来了四次。

郑和除了对南京龙江天妃宫、湄洲祖庙特别关注外,对下西洋航线上的太仓、长乐、泉州等地天妃宫也尽力加以修建,不时致祭,弘扬天妃灵迹,增强官军战胜海上狂风恶浪的信心。

为了传播妈祖信仰和弘扬妈祖精神,郑和把妈祖庙宇和妈祖生平等事迹编入航海图和针簿中,使妈祖文化随着当年下西洋官军和以后水手们的航海活动传播到海外各地。

《郑和航海图》是我国最早的一幅珍贵的航海地图,是郑和下西洋活动留下的宝贵成果之一,真实反映了明初的航海技术水平。原图分“序图”“航行图”“过洋牵星图”三个部分,详尽记录了长江下游、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各国沿海的山川、港口、岛屿、礁石、沙滩、航行线路等内容,对保证船队沿着正常航线行驶起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航海图上还特别绘上了“南京龙江天妃宫”“江阴县天妃宫”“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及“湄洲岛上天妃宫”图案,充分显示了郑和对妈祖神助的敬意,也是妈祖文化在航海图上的反映。

郑和航海针簿,在下西洋活动停止后仍然在福建沿海舵手中广泛流传和使用,并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随中国册封琉球国中山王的封舟,传到了琉球。

《郑和航海图》(局部)。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幅航海地图,真实反映了明初的航海技术水平。

妈祖的“显灵”

明代,妈祖信仰随着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发展。

郑和在江苏太仓浏河镇刘家港所立的《通番事迹》碑,和在福建长乐南山港刻的《天妃灵应之记》碑,都记录了郑和历次下西洋的惊险经历和天妃娘娘护航的神迹。

罗懋登《西洋通俗演义》第二十二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和率舟师在大海中航行遇到风浪。狂风大作、浪滚涛翻之时,郑和与王尚书跪道:“信士郑某、王某,恭奉南赡部洲大明国朱皇帝钦差,前往西洋,抚夷取宝,不料海洋之上风狂浪大,宝船将危,望乞天神俯垂护信。回朝之日,永奉香灯。”祷告已毕,只见半空中“哗啦”一声响,响声里掉下个天神。天神手里拿着一笼红灯,喝道:“甚么人作风哩?”又喝道:“甚么人作浪哩?”那天神喝声风,风就不见了,喝声浪,浪就不见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突然风平浪静,郑和等人逃过一劫。

而在史料中,有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受到妈祖庇护而脱险的记载,其中有三次船队遭到海寇掠夺和受到锡兰山国王的陷害,另有一次是船队为苏门答腊国生擒敌王,还有三次是船队在海中遇险情,“一称神号感应如响,变险为夷”。为此,郑和下西洋船队每次出海前都要祭扫天妃,平安归来后更要酬谢天妃。

明成祖在位22年,为了“抚夷取宝”,从明永乐到宣德年间,除郑和下西洋“通番”外,他还多次遣其他太监往西洋从事外交活动,单单出使东南亚的就达26次。这些使者远涉重洋,都把航行平安的希望寄托于妈祖保佑,“使臣登舟必先迎请天妃”。

出航前,正副使必到天妃宫祈祷,恭奉妈祖神像上舟护航。所乘之船“舟后作黄屋二层,上安诏敕,尊君命也,中供天妃,顺民心也”。在航海途中,他们于船舶中随时临危祈祷,并配备专职“香公”朝夕祈祝祷告。到达目的地后,正副使即恭奉妈祖神龛,登岸安置于当地行宫中,供官民共同瞻拜。

郑和航海取得伟大成就,与借助妈祖信仰这一精神力量的支持分不开。正如郑和在太仓《通番事迹》碑所云:“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非仗神功,昌克康济。”而他恭奉拜谒妈祖,并促成朝廷的赐封,同样让妈祖信仰更加兴盛起来,还在世界范围内大大推动了妈祖文化的发展。

妈祖在海外

如今,妈祖已成为一种跨国籍、跨地区的民间信仰。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现有妈祖庙上万座,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众3亿多人。

作为“海上保护神”与“世界和平女神”,妈祖拥有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信众,遍布世界各地,近如日本、朝鲜、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远至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丹麦等,都建有妈祖庙。而他们所奉祀的妈祖神像,都是从湄洲祖庙分灵和再分灵的。

妈祖信仰是如何在国外普及的?它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是一个典型。

南宋是妈祖信仰外传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随着泉州等地妈祖庙的修建完工,妈祖信仰已经突破地域局限迅速发展,在闽南一带,出现了妈祖信仰的高潮。宋人王国珍《昭惠庙记》谓:“凡家无贫富贵贱,争像而祀之,惟恐其后。”

同时,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海外贸易繁荣,福建人下南洋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崇拜热潮使得妈祖文化随着闽商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地区。

其中有一些闽商,因某些原因留居于当地,得到掌权者的重用。据《桂海虞衡志》记载:“闽人附海舶往(占城)者,必厚遇之。因命以官,咨以决事……”社会地位的提高,对于妈祖信仰的传播无疑是个良好的契机。

明朝实行海禁,但是官方的诸多限制,不仅没有影响民间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反而在客观上使得许多海商因担心会被政府通缉,而不得不长期定居海外。随郑和出海的巩珍,就在《西洋番国志》中描述爪哇东部的杜坂时写道:“约千余家,中国广东及漳州人多逃居于此。”

由此可知,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最迟不会晚于南宋末年,东南亚地区已经存在妈祖信仰,而且这种信仰,随着元明两代闽粤籍华侨在当地的繁衍而不断传承着。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郑和之前,东南亚地区的妈祖信仰,其实有些“先天不足”。虽然它很早就随闽商传入,但只是零星地分布于华人聚集的村落。此外,一些华侨入乡随俗,改信当地宗教,这也是制约妈祖信仰发展的一大原因。传播者数量不多,传播范围狭窄,妈祖信仰一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并未普及。

明成祖派郑和出海的初衷,并不是要消除海禁,但郑和下西洋的举措,在客观上推动了福建人往海外迁徙的热潮。

马来半岛历来是郑和船队的必经之地。由于郑和帮助满刺加摆脱了暹罗的统治,并把它作为开展对外贸易的基地,扶植其商业发展,这里很快变成了一座繁盛的商业城市。

繁荣的满刺加吸引了许多外来商贾和移民,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福建人。之后,东南亚其他城市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福建人的身影。宋哲美在《马来西亚华人史》中写道:“既以马六甲为对南洋贸易的中心,故中国商船均云集港内,每年初春顺西北季风南来……其时,马六甲华侨大都来自闽省,男女顶结髻,习俗同中国……俨然为海外中国的城市。”

南洋地区福建籍华侨人数的增多,对于妈祖信仰的传播无疑是一个福音。它不仅仅解决了在传播人数过少的问题,而且增强了妈祖信众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上“官方”背景加持,“妈祖”这一外来信仰具备了充分的传播条件,并且有效地抵制了东南亚当地宗教长期以来在华侨信仰方面的磨合作用。

猜你喜欢

妈祖郑和西洋
妈祖祭典
清宫中的西洋医生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万国茶帮”拜妈祖
蟳埔妈祖安座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