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忠孝难两全,英雄不好当
2015-12-25林梅琴
本刊记者 林梅琴
郑成功(1624—1662),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明隆武帝赐其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国姓爷”。
郑成功的一生,可以用悲壮二字来形容——被赐国姓,从此背负起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然而父亲郑芝龙的降清,让他在忠孝之间艰难抉择,无论哪条路,都注定了一片坎坷。
在对抗清廷的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大义灭亲;因为大战,他给海澄、漳州一带的百姓,留下了侵略者的印象;他和清廷之间也曾有过谈判,两年的拉锯,是求和还是争取时间,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他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却在壮志未酬时,突然死去。
都说他是英雄,但英雄这两个字,虽然光彩,却也沉重。
忠孝不能两全
1645年,崇祯帝自缢煤山不到一年,明朝灭亡,遗臣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建立弘光政权又迅速灭亡。手握重兵的郑芝龙和弟弟郑鸿逵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称帝,七月份,改元“隆武”。
这一年的某一天,郑芝龙带着21岁的儿子郑成功去见隆武帝,彼时的他没有想到,就是从这一次会面开始,郑成功的命运便脱离了他的掌控。许多年后,当他屡屡劝说儿子投降而不得的时候,不知道心里有没有闪过一丝悔意。
“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初次相见,隆武帝便对谈吐不俗的郑成功多加赏识。的确,自幼“风仪秀整,俶傥有大志”的郑成功是配得上这句话的,他和海盗出身的父亲郑芝龙,无论是在学识、修养上,还是在价值观、人生观上,都大不相同。
郑成功喜读《春秋》和《孙子兵法》,14岁便考中秀才,后成为南安县20位“廪膳生”之一。20岁时,他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师从名儒钱谦益。
“此人英物,非人所比。”钱谦益这样评价他,还给他起了“大木”作为表字。郑成功儿时名叫福松,后来改名为森,取深沉、茂盛之意。这一阶段的郑成功,是个标准的书生形象,接受着最传统的儒家教育,有着中国文人的正统思想观念。
隆武帝对当时的郑成功大为欣赏,不仅赐名“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赐尚方剑,仪同驸马,还将当朝最尊贵的“朱”姓赐给他。这便是“国姓爷”之称的由来。第二年,隆武帝封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
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厚爱,与郑芝龙有一定干系,因为当时南明的主要军事力量,是来源于郑芝龙麾下的郑家军。只可惜,从后来的事情上看,隆武帝的知遇之恩却让郑成功陷入了两难之地,忠孝伯的封号对他来说,倒像一个巨大的讽刺了。
就在被封忠孝伯的同一年(1646年),清军攻克两浙,直逼八闽,郑成功开始领军,进出闽、赣作战。另一边,郑芝龙却生了二心,在清军南下福建时,命令仙霞关守将撤退。
同年八月,隆武帝御驾亲征,在汀州被俘驾崩。之后桂王朱由榔继位,改元“永历”。而郑芝龙正被一个南安同乡诱惑着,反清复明的决心开始动摇。这个同乡名叫洪承畴,崇祯时曾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被清廷俘虏,后来投降当了大学士。这时候,他给郑芝龙开出了“给予三省王爵”的劝降条件。11月15日,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弟弟郑鸿逵的反对,带着其他几个儿子北上向清廷投降。
郑成功遁走金门。接到父亲要求他降清的来信后,他回信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
这对父子的分道扬镳,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自崇祯自缢煤山后,明朝名存实亡,清廷入主中原,有人选择剃发,有人则选择坚守到最后一刻。时代背景不同,用后人的标准去评判前人,并没有什么意义。只能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选择,无可厚非。
路是自己选的,也要自己承担后果——包括变故。
清军征闽主帅博洛在半道上背弃约定,将郑芝龙他们挟持到了北京,还出兵攻打了郑家的故乡南安。就是在这场战争中,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不幸遇难了。
关于田川氏的死,有许多种说法。有文献说她受辱自缢,也有文献说她持剑刺腹,或投水自尽。而按照黄宗羲的说法,田川氏受辱死后,郑成功火速赶回,他用“彝法”剖开了母亲的腹部,掏出内脏洗干净后,又放回体内安葬。
在民间,有许多关于郑成功的传说。其中一个说的是,郑成功安葬田川氏后,带着自己的儒巾、青衫来到南安的文庙焚烧,并在孔子雕像前拜了四拜说:“昔为孺子,今为孤臣,相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庶先师昭鉴!”从此,郑成功便弃文从武了。
在他焚青衫的地方,有一个凹入地面数尺的洼地,以前人们曾挖土填平,第二天又恢复原状。村民们觉得很奇怪,有人就说,这地方是龙虎之穴,填之不平,必出龙虎,还有人说,洼地不平,预示着郑成功此生的坎坷命运。
离文庙不远的地方,有座古石桥。相传郑成功焚青衫后,就在这桥上树旗设案,招兵买马,开始了16年反清复明的征战之路。
郑成功从郑联、郑彩手中夺回厦门的控制权后,在厦门一带设“仁、义、礼、智、信”海路五行,从事通洋贸易。在陆路方面,他在京师、苏杭、山东等处设“金、木、水、火、土”山路五行。二者统称“五商”,陆路五商负责采购苏杭细软及中药材,海路五商则负责将物资出口。
他以厦门为中心,把舶来洋货配发陆路五商销售内地,把陆路五商采购的细软交东洋船运往日本,台湾,菲律宾等地,西洋船航行安南、暹罗、印尼等国。又设“裕国库”和“利民库”,负责核算东西二洋的船本利息,以及“五商”各行出入的银两。
郑成功平均每年投入海外贸易的商船有四五十艘。他在1652年修书与日本通商,当年遣派59艘商船到达日本长崎。将日本及中国货物卖到其他海外地区,包括今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此外郑成功延续父亲的海上抽税制度,每船依照大小或所载货物,收取一定金额的税金,称之为“牌饷”。持有“石井郑府”牌记的船舶,不仅在本国具有通行效力,而且可以通往东西洋。
靠着海上贸易与“牌饷”所得,郑成功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费。
必要的时候,大义灭亲
别看郑成功早年一副儒生形象,但带起兵来,却颇有大将之风。1647年,年仅23岁的郑成功带着父亲旧部90多人,前往广东南澳招兵,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募集了数千兵力。
在起兵的前三四年,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在鼓浪屿上训练水师,造船练兵。为了抢地盘,他先后攻打福清、海澄、泉州,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第二年,郑成功终于打了胜仗,拿下了同安。
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要花的钱不是小数目。为了保证不断粮,不断壮大的郑家军只得四处搜刮粮食,这也是郑成功身后颇受诟病的一个地方。
1649年,因为闹饥荒,“斗米千钱”,如何补充军粮成了一个大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成功将炮火对准了潮州——这里由同样奉永历帝年号的郝尚久驻守。郝尚久曾经袭击过施琅、郑鸿逵的部队,还拒绝了郑成功“联军”的要求,在郑成功攻打新墟寨时又派兵为难,与郑成功素来不睦。难分难解之时,清军攻入广东,两面夹击下,郝尚久很快便倒向清廷了。于是,在清军的助攻下,郑家军迅速败下阵来。
郑成功要面对的,除了外患,还有内忧。郑家是一个大家族,内部不只有一股势力。郑芝龙降清后,原本隶属于他们家的厦门海上贸易以及洋船贸易,都被郑成功的族叔(一说族兄)郑联、郑彩控制。
这两人不是什么善茬,骄横暴虐,荒淫无道。一向以“成大事者,绝不能温情”为人生信条的叔叔郑芝鹏,向郑成功提议杀了他们。思量一番后,郑成功同意了这个建议。
1650年中秋,趁着郑彩出航,郑成功给郑联摆了一出“鸿门宴”,逼迫他交出兵权后便将他暗杀了,兼并了他的部下。郑联死后不久,郑彩带着“舟师百余艘,逃于广东南海之间”,很快也被郑成功收编。
就在这件事不久后的次年三月,郑成功带兵前往广东勤王。结果清军趁着这个机会,偷袭厦门。而负责防务的郑芝菀倒好,还没开打呢,就怕得把私人财物统统往船上搬,先跑没影了。清军如入无人之境,把郑家的财产洗劫一空。
郑成功这边事还没成,被这么一闹,上下将士士气大挫,哭声遍地,一个个都想着要回去。郑成功没办法,只好返回厦门。回来一看,光是黄金就被夺了90万两,更别提那些无辜惨死的部将了。
郑成功气得不行,拿出了那把隆武帝御赐的尚方宝剑,大义灭亲,将郑芝菀斩首示众了。他的这一举动,大大地正了军风。
两个月后,施琅手下的郑成功旧将曾德,因为施琅失势,找了关系,返回郑成功军营。暴怒的施琅不顾一切,带兵闯进郑成功家中,将躲藏在那里的曾德杀害。
此举大大惹怒了郑成功,他下令杀死施琅、施琅胞弟施显和他们的父亲施大宣。施琅侥幸逃过一劫,父亲、胞弟却都送了命。走投无路的施琅在郑成功所派刺客的追杀下,只好倒戈相向,投降清廷。
凡事都有两面性,郑成功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法,虽十分解气,却也埋下了祸根。
1663年,被康熙提拔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水师提督的施琅,上任后第一步就是攻打郑氏集团经营多年的厦门、金门二岛。彼时郑成功已经去世,施琅带着20多艘快艇突袭郑家军,造成200余人死伤,导致郑家军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投降。甚至最后郑氏残余势力的消灭,也是由施琅带兵完成。
泉州大坪山郑成功铜像。
真假难辨,是求和还是争取时间?
从1651年下半年开始,郑成功一连打了好几场胜仗,军中士气高涨。他们先后拿下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引得定西侯张名振等人前来投奔,为郑家军又新添了兵力。
第二年,郑成功又接受了清军海澄守将赫文兴的投降。不久后,他派兵前去攻打长泰,凭借对地形的把握,通过伏兵大败清军,又胜了一回。接下来,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围困漳州之战,整整七个月时间,漳州城死了70万人之多,生还者只有一二百人,最后因为清军进驻泉州,才解除了围困。
时间很快便到了1654年和1655年。这是对郑成功意义非同一般的两年,或者换个说法,对评价郑成功的意义非同一般。在这之前的郑成功,征战沙场,一心为国。然而这两年,他似是而非的举动,给人们留下了太多悬念。
一直以来,郑成功都是清廷的心头大患,特别是1653年,连续在他那里吃了几场败仗后,清廷决定转变策略——招抚议和,而他们手上还有张送上门来的王牌郑芝龙。
清廷先给郑芝龙封了个同安侯,又封郑成功为海澄公,撤回驻扎福建的大军,处置私自偷袭厦门的官员,还承诺将泉州府给他安顿兵将。
面对这样的诱惑,郑成功不为所动,他明显有更大的野心。在回复郑芝龙写来的劝降信时,他先把清廷骂了一通,继而就说自己兵强马壮,清廷应该给他三省之地,这样他才能为清廷守卫沿海,甚至还可以交点税上去。
这一阶段,郑成功的态度很是暧昧。当时张名振向郑成功请师,准备趁清军将兵力集中福建之际,率百艘战舰北上,谋取江南地区主权。然而张名振的兵马到达金山寺,眼看就要攻入南京时,却因为后援不济,无功而返了。
而另一边,清廷于1654年二月向郑成功承诺将兴化、漳州、泉州、潮州这四府都交给他,并保留原来兵马。即便是这样的条件,还是没能让郑成功满足——他要的是浙、闽、粤三省之地,并享有充分的主动权,驻于闽地,不受院部的控制。
谈判双方都各怀鬼胎。郑成功利用拉锯的时间,到清廷控制的地方取粮,而清廷方面,则想借郑成功拖住另一个眼中钉——南明主要大将、西宁王李定国,以扭转当时西南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1654年十一月,李定国向清廷发起全面进攻,先后九次致信郑成功,希望和他合力从东、西方向进攻广东,重整西南、东南两大抗清基地。郑成功却有自己的主意,他虽然派出了队伍,却因故延误了和李定国约定的时间,孤军奋战的李定国终于在广州全线败退。
郑成功真的想要议和?那倒也未必。他不仅利用谈判的时间筹备粮饷,还先后攻下了漳州、同安、南安、惠安、仙游等地。
在此之前,虽然清廷官员向顺治帝提醒郑成功恐怕别有用心,但顺治帝还是派出特使,南下招抚。无奈郑成功并不吃这套。
当时弟弟郑世恩哭着对郑成功说,要是再不受抚,困于北京的一家老小性命难保。
郑成功回答道:“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荣耀。”
他去信告诉郑芝龙,议和并不是他的本心,只是想不到清廷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答应他的要求,他也只好见招拆招。他有自己的考虑,清廷要真想招抚他,就不该吝惜土地,他要安顿兵马,没土地是不行的。“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之局耳。”
这以后,清廷终于失去了耐心。于是,郑芝龙被弹劾纵子叛国,削爵下狱,结局无非是被杀罢了。1655年九月,清朝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带着三万人马向福建进发,攻打厦门。
这一回,蓄力已久的郑家军终于给清军来了一记迎头痛击。在防御金门、厦门的同时,郑家军北上浙江、南下广东,两面夹击,虽然在南下攻取揭阳后,遭到清援军反击,但好歹掰回了一局。
成也水军,败也水军
战争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1658年,郑成功决定大举北伐,结果却出师不利。常年在水上生活的郑家军在羊山海域碰上了飓风,光溺水而死的就有8000多人。整整休养了一年后,郑成功才再次挥军北上。
安海郑成功雕像。
这次他带着17万大军,大小船只3000多艘,一路披荆斩棘,在海关战役、瓜州战役和镇江战役中连连告捷,向江宁(即今南京)进发。
从镇江到江宁这一路的江面比较狭窄,水流湍急,而郑家军的船又大又笨重,还是逆水。当时提督甘辉说:“瓜、镇为南北咽喉,但坐镇此,断瓜洲,则山东之师不下;据北固,则两浙之路不通,南都可不劳而定矣。”他建议应该趁着清兵援军未到,从陆路进发,先取江宁。郑成功却一意孤行,决定以舰队为核心,步步逼近。
谁料,原本两天就可以走到的路,他们竟然在水上走了整整十多天,清兵援军也紧随其后而来。结果郑成功还是按兵不动,反而于七月初十于仪凤登岸后,在狮子山一带安营扎寨,准备等清兵都来了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郑成功毫无动作,军中士气因此受了很大的影响,当时“前锋营余新轻敌无备,纵兵捕鱼,文恬武嬉,戒之如故”。
郑成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中了人家的缓兵之计了。当时清军提督管效忠写信给他,说自己也想弃暗投明,只是妻儿老小都在京中,按清廷军法规定,要是守城不超过30天,他们就都要被杀,希望郑成功给他30天的时间,到时候就开门投降。
潘庚钟当即就说:“孙子有云:‘辞卑者,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此乃缓兵之计,不可凭信,可速攻之!”甘辉也提醒郑成功,对方可能只是诈降。
郑成功不听他们的,坚持要等。他认为:“古者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今既来降,又准其约,若骤然攻之,彼心不服。俟其不如前约,然后急攻,莫谓城内人心悦服,且使天下皆知我行仁义之师。况太祖皇陵在此,亦不宜震动也。”
其实要是郑成功乘胜追击,攻下江宁,那么清廷在东南一带的势力就会不保,进而影响整个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掀起全面反清浪潮。
历史却不能假设。
郑成功认定江宁城被围,除了投降没有别的出路。确实,当时城里草木皆兵,家家门窗紧闭,老百姓就算饿死都不敢出门买吃的。
然而就在郑成功按兵不动之时,城里的清廷两江总督郎廷佐临危不乱,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一方面安定民心,维持正常秩序,一方面准备粮草、置办武器,修整船只,还在求救信中夸大郑家军的规模,称对方“海师二十余万、战船千余艘,俱全身是铁,箭射不透,刀斩不入”,以求清廷派来更快更有力的救援。
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
与此同时,苏松水师总兵梁化凤带着三千多人,轻轻松松就到了江宁,而江苏、浙江等地的驻防清军也相继赶到。当时,梁化凤到达已经向郑成功纳款投降的句容县,还一度怀疑会有埋伏,结果长驱直入,毫无阻拦。过了险处后,梁化凤对部下说:“贼何知,反使有数千人蔽林扼险,则吾能安行无恐哉!”
这些,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郑成功都不知道。
终于到了七月二十一日。这天夜里,在郑家军毫无防备的时候,清军挖开了神策门,梁化凤带着五百骑兵,发起全面进攻,打得郑家军措手不及。
第二天,甘辉、林胜、潘庚钟都劝郑成功先退到观音门,无奈郑成功不听建议,坚持要将兵力集中到观音山,半路上又被清军将了一军。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并不擅长陆战的郑家军,被兵分四路的清军逼得节节败退。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郑家军多处营地都被攻破。
当时郑成功指挥撤退,甘辉断后,到了江边,仅剩30多人。甘辉身中30多箭,却还击杀了百数十人,骑的马都累倒在了地上。最后他还是逃不过被俘的命运。
郑家军军纪严明,被俘的士兵很多就算投江也不肯投降。连梁化凤都感叹说:“当劲敌多矣,未有如郑家之难败者。”
这一战,史称南京之役,郑成功损失了至少2万人,最重要的是,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高级将领都牺牲了。
郑成功悔不当初,甚至想拔剑自刎,被部将劝了下来。这场大战,让郑家军元气大伤,粮草方面也出现了问题。也是这一次的滑铁卢,使郑成功做了个历史性的决定——向台湾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