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粘虫的防治措施

2015-12-24赵玉峰

吉林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粘虫防治措施玉米

(松原市宁江区新城农业站,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玉米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基础,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袭,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玉米病虫害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避免大规模的爆发,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夺高产促丰收。本文主要对玉米粘虫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希望对玉米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玉米;粘虫;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7.043

1粘虫的发生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很强的害虫,对于稻、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具有明显的侵害性。另外,严重爆发时也会为害豆类和蔬菜等作物,以食叶为主,同时具有很强的暴食性,一旦大规模暴发,所经之处短时间内作物叶片就会被食光殆尽,造成毁灭性危害。粘虫也被称为螳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2012年东北地区、华北地区曾大面积爆发粘虫为害,造成多省份玉米减产,有的地区甚至绝收,损失比较严重,所以对于粘虫的发生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1症状

粘虫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即成虫、卵、幼虫和蛹,以食叶为主的阶段为幼虫阶段,幼虫头红褐色,有暗色的纹状纹和黑色的八字形;体形变化很大,常有黑褐、红褐及白色的纵线。1~2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这时食量很小,多数情况是对叶肉进行残食,最后在叶片上形成半透明的小条斑。待长到5~6龄时,进入暴食阶段,在植物表面的叶片上裸露取食,对叶片或穗轴进行快速啃食。

1.2生活习性

粘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湿度较大、高温且无风的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粘虫灾害,因为这样的条件相对比较适宜粘虫的繁殖和生长。一般在15℃~30℃温度范围内,成虫非常容易产卵,高于30℃或低于15℃都不利于成虫产卵。另外有风的天气或风雨天气也不利于成虫迁飞,对粘虫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禾本科作物的连片种植也会给成虫迁移和幼虫群集移动提供条件。粘虫的繁殖没有滞育的现象,只要条件合适就会一代接一代的繁育,一年如果条件合适可以发生最多8~9代,成虫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晚上出来取食、交配、产卵,成虫取食各种植物的花蜜,也吸食蚜虫、介壳虫的蜜露、腐果汁液。对糖、酒、醋有趋向性。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幼虫有假死性,对农药的抵抗力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加。粘虫的天敌很多,比如寄生蝇、寄生蜂、线虫、蚂蚁、步行甲、红蜘蛛、花蜘蛛及一些菌类都是粘虫的克星。

2粘虫的防治措施

粘虫繁殖较快,而且在短时间内就会达到暴食峰值,1~2龄时食量还小,但到3龄时食量暴增,达到5~6龄时就会达最大食量阶段,而这时粘虫幼虫的抗药性也会大增,所以在防治策略上一定要尽可能在粘虫的3龄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要集中连片普治,同时要避免复发,隔离高密度区,控制粘虫向邻田转移。

2.1生物防治

粘虫的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趋化习性,对糖醋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利用这些特性进行生物防治,采用灯光、性剂及糖醋引诱,集中进行杀灭,有效减少成虫数量,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效果。

谷草把法:粘虫的成虫喜欢集中隐藏在枯草中,可以把谷草扎成直径5厘米的草把,亩插80把左右,每隔5~6天换一次,然后把换下来的草把集中烧掉,消灭隐藏在其中的成虫。

糖醋法:利用粘虫成虫喜食糖醋的特点,把糖、醋、酒、水和一定量的敌百虫杀虫药混合,制成糖醋引诱液,放在田间1米左右的高度,可以引诱粘虫成虫前来,食后毒杀。

性诱捕法:用干式诱捕器,内配粘虫性诱剂,每亩玉米田插一个,成虫会被性诱剂吸引前来,进行诱杀成虫。

杀虫灯法:成虫会被灯光吸引,在交配产卵期,在田间安置杀虫灯,间距100米一个,每天晚上开灯,利用灯光进行集中诱杀成虫。

2.2农业防治

加强轮作:这种方法主要是进行合理的玉米田管理,在玉米收获后对玉米田进行彻底清理,把田中的残叶败草都清理干净,然后集中焚毁。对于发生过粘虫危害的地块,要尽量避免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合理进行轮作。尽量避免玉米的连片种植,在一定的距离内种植一些其他作物进行隔离。

加强管理:选用抗虫品种,同时加强玉米生长期的田间管理,管好水肥,做好中耕,提高玉米的长势,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2.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通过喷洒化学药剂的方法达到防治目的,最适宜阶段是在成虫产卵之前、卵孵化之前以及幼虫的3龄之前。

早期防治:低龄幼虫可用卡死克乳油、灭幼脲系列,进行喷雾防治,这时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对天敌的危害也相对较小。

中期防治:对于3龄及3龄以上的幼虫,要用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有乐斯本乳油、灭幼脲、氯氰菊酯或甲氰菊酯等。

3注意事项

在粘虫发生后,为了避免粘虫的迁移,可以在其转移的路线上进行隔离,撒上药带,宽度为15厘米左右,也可以采取用辛硫磷乳油拌砂土的方式撒施进行隔离。粘虫发生后,采用药剂喷雾进行防治,要在每天的上午9点之前或下午5点之后进行,遇到雨天,应及时补施药剂,避免雨水冲淡药液而达不到药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喷洒药液时要全面、均匀,田间、地头甚至路边的杂草也要喷洒到。如果虫龄较大,要加大药量,避免因抗药性强而达不到消杀的目的,影响防治效果。

施药时要注意人员的防中毒工作,因为粘虫多发生在高温湿热的天气,喷药时如果防护不当很可能引起人体中毒,喷药时要穿好防护服,带上手套和口罩,最好是采用高杆自走式喷雾器,减少人员中毒的危险。

作者简介:赵玉峰,中专学历,松原市宁江区新城农业站,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粘虫防治措施玉米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玉米
分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煤矿井筒装备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施工
对某鸡场鸡白痢发病情况的调查及防治效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