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探索

2015-12-24粟代强王天杰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1期
关键词:离校职业指导援助

粟代强 王天杰

目前,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社就业部门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十分重要。职业指导工作应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和开发角度,围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多元化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热情等全方位地展开。

高校毕业生增加,职业指导亟待跟上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以川西南某城区为例,高校毕业生到区人才交流中心报到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从2012 年的91 人到2013 年的119人,增长了30.77%,2014 年又增加至约140 人。报到的高校毕业生大多数未就业,且职业认知能力较低,在择业中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

由于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的时间不长,尚未摸索出完善的指导模式,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体系还需健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政策宣传不够。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业教育,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较弱,而且专业职业指导人员不足,专门的职业测评工具更少,造成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就业期望值较高。加上对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大,使得学生了解甚少,毕业后主动到就业服务部门登记和寻求帮助的不多。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础信息有效性差,导致服务难度大。由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个人信息不全或信息错误,在就业服务过程中,有的户口地址或常住地址信息不详,有的电话号码更换,无法及时取得联系,导致就业援助和指导服务难以开展。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效果不明显。根据调查,一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不满意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援助服务,一方面是提供的部分就业岗位所处地域较远,福利待遇相对偏低,不符合所学专业需求;另一方面就业服务机构事多人少,职业指导人员缺乏,高校毕业生获得专业指导和帮助的机会有限。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援助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的职业测评、职业指导等的就业服务未落实好,技能培训设置的专业性不强,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或不具体,就业援助服务效果有限。

面对就业新形势,采取服务新举措

转变观念,明确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方向。一是指导内容需与时俱进。不仅是进行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就业指导,还应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劳动保障与维权等多方面的综合指导。二是服务对象要扩大。从过去只面向应届毕业生扩大到所有有需求的在校学生和往届高校毕业生。三是职业指导部门职能须转变。根据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职业指导应朝着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摸清家底,确保高校毕业生信息真实性。应加强与有关高校的联系,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信息采集工作,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同时要加强与教育、公安等部门和生源地社区的合作,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掌握详尽资料,使服务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加强职业指导建设,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能力。人社就业部门、各类院校和人才服务机构应建立起专业的职业指导队伍,配置相应的职业测评设施,更加准确定位高校毕业生的特点、职业能力等,从而指导他们确定合理的求职方向。应加强职业模拟训练和职业培训,组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实力,增强求职能力。应结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并组织专家志愿团、创业园区等帮助和指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加强政策宣传,促进主动获得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拓宽宣传的渠道,不断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使高校毕业生知晓各项就业政策,运用政策为自己服务,主动到社区进行就业失业登记,主动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获得就业援助服务。

搭建就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府和人才服务机构要不断地开发、收集有效的就业岗位,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有效的岗位信息,组织高校毕业生招聘周、就业服务月、网络招聘等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一个面对面的平台。应开设统一的咨询热线、实名认证的微信及微博等,搭建网络求职平台,拓展就业援助服务方式。同时,要积极发挥网络网站和创业园区的功能,延伸公共就业服务到镇、社区及行政村,使之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用工和求职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离校职业指导援助
爱心援助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离校出走的女儿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