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策略
2015-12-24张坚豪
张坚豪
(厦门理工学院 教务处,福建 厦门 361024)
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策略
张坚豪
(厦门理工学院 教务处,福建 厦门 361024)
为配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改革,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升级,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发展目标的改革探索已进行一段时间。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是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建立良性的校企政三方协同运作机制、建构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效的软硬件资源、健全完善的人文素质环境等策略来实现。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将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行业、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双元制;人才培养
近年教育部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对德国、瑞士等五个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开展研究,旨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模式的优秀经验,推动适合我国实际的高等教育分类改革,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不仅仅需要研究高深学问的专门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性的、应用性的、职业性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1](P16)以新建本科高校为主体的地方本科高校选择向应用技术大学方向发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此过程中,认真研究国外“双元制”模式的实践经验,兼收并蓄且加以创新应用,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与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在德国教育中应用广泛,其核心是“双元”,“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注重应用能力提高,注重应用人才培养。在校生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元”身份。人才培养在学校侧重专业理论知识和课内实践,在企业侧重情境体验和现场实务。在企业学习实践的时间占总学时比例的50%~60%甚至更高。基于“双元制”模式的几个重要环节,可以用一个概要模型来说明。(见图1)
图1 “双元制”模式概要模型
“双元制”模式换一个说法,就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其关键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形成一个有良性循环动力的有机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关联。其重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中的任何两个角色都找到共同的诉求和利益,并提前协商计划,达成共识,按照约定内容实施联合培养人才。
“双元制”模式的应用已扩展至本科教育领域,成为应用本科教育的重要核心驱动力。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 (简称应用技术大学)等单位发起成立”[2](P6)。应用本科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地方本科高校,其前身多为高职院校。因此,应用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方面,应用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具有相通性,现代“双元制”是高职到应用本科的升华。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发布至今,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已经在学校定位、特色办学、适应经济、服务社会等方面探索出新路,致力于构建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专注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应用本科教育同样重视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同样对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实践环节,同样强调实习实训基地的设立和实际应用,同样要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同样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
另一方面,应用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具有差别性,现代“双元制”是应用本科对高职的创新。“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生产生活实践,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教育的职责是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3](P182)应用本科与高职属于同一类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但毕竟是由其发展而来,是对其有选择地保留并进行创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性强、操作水平娴熟,一般人才规格在就业后经过短期的一线实操训练就可以成为生产一线的熟练技师;而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更加宽阔扎实的理论知识、设计管理水平更好、具备现场实践经验,就业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操练,更能胜任工程师或更高管理层级的岗位。简言之,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强调实用性,还更能胜任系统化的工作。
二、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意识强烈,但发力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这些高校经过合并或升格之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都渴望找到合适的办学定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渐延伸到本科层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4](P5)一部分先行先试的院校成功吸收了“双元制”的理念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使得其他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意愿变得十分强烈。“然而,现实中不少高等院校,对什么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举措等基本问题模糊不清。”[4](P7)虽然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对于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规格方向、谋求校企合作互相促进的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仍然不够深刻、发力不足。学校与企业之间“形合而神不合”,双方礼节性地签订了合作协议,探讨了专业培养方案的部分内容,制作了校企合作的牌匾,召开了中高层的交流会,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流程上看似完整,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即便是横向课题的实施与攻关,主要参与者也只是学校的少数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学生的参与度仍然非常低。
(二)企业意愿良好,但双赢较难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必须的,但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培养周期。因此,企业更关心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通过高校获得智力支持以改进生产方式、控制管理成本、改造生产设备,如何与高校联合申报项目以获取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或资金资助。对于高校而言,或希望获得企业的投资与赞助,或希望企业为教师提供实地考察体验和实践锻炼的机会,或希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训)和就业的机会。然而,企业本身承担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商业的逐利性使企业不可能与从事公益教育事业的高校保持目标完全一致,虽然可以找到共同的互惠互利契合点,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愿,但双方的节奏往往一快一慢、一紧一松,高校的效率很难完全跟上企业的调整。“在学校和业界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求业界为自己服务、支持自己的多,而学校为业界提供服务的少”[5](P67),也正因为此,即使企业一开始有与学校合作的意向和热情,但磨合期过后,难免会放弃或调整初衷,降低投入度去选择比较温和的合作模式或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存的合作项目上,这样的校企合作难以实现双赢。
(三)政府投入增加,但效果一般
随着“产教融合”的热议,地方政府愿意在政策、财力和物资上向地方高校增加投入,使得地方高校的教学条件相较以往都有明显提高。首先,地方高校是门面,可以体现地方文化底蕴和学术水平,可以提高政府形象和地位;其次,地方高校是血液,能够培养和输送人才,可以解决地方的用人需求,可以协助地方进行人才继续教育;再次,地方高校是智库,可以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资源,可以为企业的技改或管理提供参考意见。但是,投入的有效利用率仍比较低,一方面,受实验室建设进度影响,经费预算没有及时执行,容易使计划不能及时执行到位;另一方面,受场地面积制约,已采购的仪器设备短时没有办法及时安装使用;另外,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未能有效革新,还是简单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仅仅单纯增加仪器设备台套数,并未发挥教学投入应有的作用和效率。
(四)专业课程动态调整,但应对较慢
人才培养有赖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需要校企“双元”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以形成共识。首先,专业设置关注社会需求但略显被动。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相较综合性大学而言更为单一,在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又担心“校小面窄”使得政策、经费支持力度不足。因此,背着“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的负担在转型改革中自缚手脚,无法迅速对接地方经济有所作为。与此同时,专业设置“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情况还存在,正因为人才培养需要周期,所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念必定滞后于社会需求,如果专业设置的速度一直无法适当超前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那么人才培养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其次,课程安排注重实践环节但仍有不当。地方本科高校大多经历不同程度的合并扩张、引进人才、快速成长和模仿发展过程,课程设计与安排仍留有综合性大学的影子,二级学院既要顾及政策红线,又要考虑自身地位,还要掂量教师饭碗,因此课程安排难免只做“加法”,不做或少做“减法”。公共基础课号称不可动摇,专业基础课认为基础重要,专业课强调知识结构完整,于是实践环节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在总学分(学时)基本稳定上限的前提下,无法有效进行实践环节的扩容和强化,看似面面俱到的课程体系,最终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无暇思考如何有效进行知识点采撷和应用能力的训练。此外,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根深蒂固使得专业课程布局调整缺乏灵活度。在现有体制下,行业(企业)需要的课程无法设置或不好变通,多数高校教师缺乏企业锻炼经验,能够胜任教授或指导角色的应用型课程(或实践环节)非常有限,地方本科高校也就无从谈及校企“双元制”联合培养人才。
(五)资源基础逐步改善,但依然较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投入的增加,教育资源基础得到了普遍的进步和稳固,但是对于希望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与训练的地方本科高校而言,资源基础依然不够扎实。第一,应用型师资基础薄弱。早期观念中“双师型”是高职教育特有的“标签”,而地方本科高校随着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也开始强调配备一定比例的“双师型”师资。除了学校后来引进的少量“双师型”教师以外,原先已经在校的一部分教师也需要通过培训和锻炼实现 “双师型”的转变,但理论课时太多、科研压力太大、外出锻炼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着本校师资从“非双师”向“双师”转变。事实上,不少新升格或升本时间不长的地方本科高校都忙于应付协调急剧扩大的学生规模、调配紧张的教学资源和缺位缺编的教师资源之间的矛盾,无暇专心应对教师素质的升级和转变。第二,应用实践基础薄弱。以应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注重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训环节的强化,但是校外实践环节的设立、沟通和管控有时还不够扎实,有些形同虚设,有些就近就熟,有些疏于管理。多数高校都联合企业设立了实践基地,找到了对口的行业(企业)或岗位,但还是不同程度存在临时顶岗、对接不畅、缺少计划、缺乏跟踪、疏于指导、忽略反馈、没有改善的情况,比如:学校教师无暇跟进学生的校外实践,企业导师没有用心观察和指导学生,校企双方没有就具体日程、内容、目标和成果详细协商,学生搞不清在企业要利用现场资源掌握什么技能,等等。
三、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融合的对策
(一)建立良性的运作机制
理顺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就具体目标和内容达成共识,形成三方协同合作、互动互促的机制。就学校而言,应该增强管理的灵活度,企业本身是“敏感”的生命体,随着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而不断调整运维策略,因此学校有关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与贯彻必须具有时效性,确定实施方案就要及时解读、明确细节、全力投入,把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当作项目,分解环节,逐一落实,并且还要结合企业的战略调整,对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保证政策制定的初衷和目的得以有效实现。就企业而言,应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协商,及时将业界动态、战略调整、技术难题、人才需求等信息传递给学校,提供适宜的见习和实践机会给教师和学生,派出企业骨干深度参与学校教学的讨论和授课。就政府而言,应该放低姿态协调校企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以家长的身份提供政策、资金、场地和项目支持,更需要让业务管理单位走进学校和企业去了解实际情况,参与人才培养以及促进就业、创业等具体问题的协调。
(二)建构实用的教学体系
与“双元制”的融合实际上就是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首先,专业设置应该具有前瞻性。被动培养人才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主动做好学校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合理构建应用创新型教育模式和学科专业体系,才能有前瞻性地培养地方(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让人才在恰好为行业(企业)所用的过程中,在人格和素质两方面得以持续发展。其次,课程安排应该具有科学性。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都开始重视多方征求意见和研讨论证程序,即设置面向国内(外)其他高校和行业(企业)征求意见或建议的环节;但是,“取来的经不能照念”,其他高校具备特有的背景和优势,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思路也不能完全直接应用于课程体系构建,生搬硬套反而会陷入“邯郸学步”的窘境。因此,汲取经验和吸收融合都是必须的。企业提出的实际生产管理技能需求,有可能只是某一个狭小的方向,也可能没有现成教材或教程可循,还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的技术需求。因此,高校必须用相对更高视角去思考企业所需,把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需求整合成一门(或一类)具有正实时、可更新、能发展内容的课程(群)。
(三)建设有效的资源基础
人才培养离不开软、硬件资源的保障,尤其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众多资源中,师资、实践和设备利用率是三个非常关键的基础,其有效性对人才培养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提高师资结构的合理性。地方本科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生师比指标,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引进师资,随着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不断理顺明晰,应用型师资不足的问题逐渐突显。因此,学校应该先暂缓进人,尽快明确学校定位和专业规划,然后设计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再去考虑解决如何引进师资、引进何种师资以及怎样做好现有师资分类与培训等一系列问题。第二,提高实践环节的实用性。无论是校内工程训练中心,还是合作企业或校外实践基地,各环节都要有计划、有培训、有指导、有要求、有监管、有保障。实践开展前,要有详尽合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课程(项目)设计;实践过程中,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要充分沟通、共同指导、监测协调,让学生明确并达成实践目标;实践结束后,校企双方都要及时总结,校方为学生未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就业打下基础,企方则为下一批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体验、吸引潜在优秀人才。第三,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有些学校购置的仪器设备闲置不用,对此,必须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首要考虑,还应该紧贴实践课程设置,呼应学生能力养成,把经费有所侧重地使用在仪器设备的购买、维护或更新上。经费充足的,可以更多考虑新型设备的采购和更新;经费缺乏的,可以更多地考虑对原有设备进行维护和改造。但是,这两类学校都必须不遗余力地让学生接触、熟悉和使用仪器设备,既不能为了满足教学经费投入和设备台套数盲目采购,也不能为了怕弄坏设备而购之不用。
(四)健全完善的素质环境
人才培养是终极目标,在校学习或在企业实践时身份是学生(学徒),就业后身份是职员,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对人的思想、学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塑造,因此完善人才的素质养成环境不容忽视。应该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结合学生的专业导论介绍和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掌握在就业领域必须熟知和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体验,让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性和规整的条理性;应该重视学生的执行习惯培养,对部分过度追求不合理个性发展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尽量避免低情商、低逆商和随意跳槽的情况发生,让学生具有合适的职业忠诚度;应该重视学生的信用意识培养,强调“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实践安排、实习协议和企业规章。作为“双元制”的两大主体,学校和企业在专业知识教授与实践指导过程中,都责无旁贷地承担健全完善人文素质环境的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完成从学习到就业的过渡和转变,对校企融合发挥积极作用。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服务地方社会和行业企业的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可以通过建立良性的校、企、政三方协同运作机制加以巩固,可以通过建构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加以充实,可以通过建设有效的软、硬件资源基础加以保障,可以通过健全完善人文素质环境加以维护。地方本科高校与“双元制”模式的融合实践,必将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行业(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1]潘懋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
[2]夏建国.生态位视角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
[3]袁显峰.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7).
[4]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
[5]余国江,蔡敬民.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
(责任编辑:林 泓)
The Fusion Strategy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Dual System"Mode
ZHANG Jian-hao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
With the reform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for the goal to being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transformation to fuse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dual system"mode,which might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benign coopera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about three party of university-enterprise-government,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sources,the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nvironment,etc..The fus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dual system"model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transport a large number of senior applied talents for enterprise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ual system;talents cultivation
G648.4
A
1673-4343(2015)03-0006-05
10.14098/j.cn35-1288/z.2015.03.002
2015-03-16
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GL201402)
张坚豪,男,福建屏南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