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15-12-24沈正艳
沈正艳
(河南省桐柏县中医院中医内科 桐柏474750)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西药治疗疗效欠佳,而中药治疗的效果则相对较为明显[1]。为了探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药物,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30例,男性50例,患者年龄为20~79岁,平均年龄(46.3±2.5)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宝丸(国药准字Z44021843)治疗,3次/d,每次5~10粒,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组方:五味子10 g、麦冬15 g、生地 20 g、桂枝12 g、炙黄芪 24 g、细辛9 g、制附子12 g、炙麻黄9 g等。1剂/d,水煎后分2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静息处理,并对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入院后7 d停用一切药物,并对其进行心脏X线片、血脂、肝功能、粪常规、尿常规以及血常规等检查,每天上午7点、下午4点让患者平卧0.5 h,然后对其行心电图检测。
1.3 疗效判断 显效:治疗后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平卧时的心率增加10次/min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平卧时的心率增加2~9次/min;无效:治疗后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基本未发生任何变化,平卧时的心率增加量低于 2次 /min。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 讨论
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窦房结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异常或窦房结激动异常,再加上激动的传导较为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传导障碍异常,从而导致患者的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出现异常[2]。心律失常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也可能因突然发作而猝死,同时还可以持续累及心脏,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脏衰竭。有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稳心颗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治疗有效率可达92%左右,不过该药物主要是针对老年急性心律失常,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尚无准确定论[3]。
中医认为慢性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气血两虚、阴寒内聚以及心肾阳衰所引起的,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是以驱逐寒阴之邪、温振心肾之阳为主要治疗方法[4]。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状态,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结性逸搏间距、室性逸搏间距和房性逸搏间距,同时患者的心脏功能、失常情况也会得到有效地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并普及使用。
[1]吕东.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8):4662
[2]王文昶.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体会[J].中医药学报,2010,38(3):64
[3]陈和,李爱杰,巫静娇.自拟温阳复脉汤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8):69-70
[4]董明兴,邢东和.参附注射液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