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群又添新成员

2015-12-24蓝颖春

地球 2015年5期
关键词:城市群长江城镇化

本刊记者 蓝颖春

4月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的原则同意。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在批复中写道。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获批,只是一个开始。按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今年将“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据悉,我国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已进入编制阶段,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这20个城市群覆盖了全国除海南、西藏外的29个省区市。

“中三角”加入中国城市群大家庭

城市群是由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联合体。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城市群总面积占全国的25%,却集中了全国62%的总人口、80%的经济总量、70%的固定资产投资、7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和92%的移动电话用户、98%的外资和48%的粮食。

2015年1月14日,按照最新城市群编制方案,中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基础上增加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国务院在批复中给长江中游城市群设定的发展定位是: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三角”,是以武汉、南昌、长沙为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武汉距长沙300公里、距南昌260公里,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平坦的地势相比,中三角间山水相阻,地形复杂,面积却为世界之最,是长三角的3倍,珠三角的5倍。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武汉、长沙、南昌三城的合作发展,将使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与前途更明朗。

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接下来相关部门将重点推进六方面任务,包括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等。

中部崛起2.0版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中部崛起2.0版”。在这一规划中,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南昌都市圈联动发展、交相辉映,将成为中国的经济新增长极。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表示,我国最成熟的城市群还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长江中游等一些内陆地区城市群,目前还处于培育成长的关键阶段。通过编制实施规划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是在为中西部地区、东北等广大内陆地区培育发展较大的城市群,承担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责任。

首先,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来说,文化渊源深厚,交通条件比较优越,经济实力较强,城镇化基础良好,合作交流密切,并且科教人才及劳动力资源十分密集。

“这种比较优势,决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有希望的一个突破口。”于合军说。

其次,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仍然有望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成一条长龙的话,那么长江中游城市群就是中间这一段龙腰。如果这一段不活,龙头、龙尾必然联系不上。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可以尽快培育形成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全国甚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新的支撑带。

最后,长江中游城市群范围内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有像武汉、长沙这样的特大型城市,面临着人口稠密、交通堵塞、负载沉重的城市病。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尽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2%多一点。对此,于合军表示,在这个区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包括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明确各个城市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发展方向,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与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促进人口有效流动等。

他认为,城市群发展,不仅集中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同时又较好避免了单一城镇发展存在的弊端,比如,通过促进城市群间大中小城市的发展,为城镇棚户区建设、城中村改造提供了机遇。同时,通过更大区域实行社会保障跨区域无障碍转移、公积金异地存取自由、户籍制度改革,对整个区域实行转移接续无障碍推进,使农民有了更大范围选择,就近市民化更加便利。

“通过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使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快捷相连,为多点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发展带来机遇,也为农民工就地城镇化提供了便利。”于合军说。

未来将打造20个城市群

2015年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邹勇曾披露,目前,国家发改委首批牵头推进3个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其中就包括长三角城市群。可见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只是中国诸多引而待发的城市群规划中的一极。据悉,中国的城市群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制阶段,初步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

其中,重点建设5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稳步建设9大区域性城市群(国家二级城市群),包括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9大城市群。引导培育6大新的地区性城市群,包括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截至目前,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规划编制的地方层面前期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国家相关部委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这三个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有关“东部城市群、中西区城市群”的划分,东部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而要“加快培育”的中西部城市群则是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猜你喜欢

城市群长江城镇化
长江之头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家乡的城镇化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