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发展公有云的五种模式
2015-12-24张振伦
运营商发展公有云的五种模式
每一家运营商都要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结合公有云的五种模式,甚至是将五种模式混搭,找到最最适合自己的公有云发展之旅,才能真正在公有云市场上自由地纵横驰骋。
VMware公司前大中华区技术总监
虚拟化和云计算专家
这两年公有云发展得如火如荼,运营商受到OTT的冲击,自然也不甘落后。虽然发展公有云的形式各异,但运营商发展公有云有五种常见模式。
1.自研模式
自研模式是所有开源组织最热衷的模式,既然云操作系统、云安全、SDN、NFV等都提供了开源选择,运营商作为“高大上”的用户,当然很多人想到就是自研。比如现今如日中天的OpenStack、Xen等都为运营商开发自己的云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Google、阿里云等都为运营商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并且也确实有运营商基于这种模式在运行,包括Verizon的Verizon Cloud等。但是此模式需要运营商具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否则从头玩基于开源的开发,这可是风险巨大,成功概率不高的模式,并且传统的运营商的决策模式都与此不匹配,所以选择该模式要慎重。
2.传统模式
传统模式就是IT厂商提供基础硬件及软件,包括云平台软件,运营商购买所有的基础硬件和软件,还可能购买一些第三方咨询服务,运营商自行运维整套公有云平台,并且运营商自己负责产品包装和销售。IT厂商最喜欢这种模式,但是对运营商而言是重资产,不仅仅自己需要提供机房、带宽等资源,还需要购买云平台软硬件,初期投资比较大,成本效益难以有效控制。当然,该模式运营商自主权很大,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运营,包括合作伙伴选择、GTM、产品和服务等都由运营商自己完全控制。
比如OBS的混合云Flexible Computing就是采取这种方式来运营的,国内的移动大云、电信的星云等也都属于这种模式,华为和新加坡StarHub以及印尼Sigma的合作也属于此。
3.云中介模式
何谓云中介模式?就是运营商自建云平台,筑巢引凤,软件厂商提供SaaS业务,多合作伙伴一起参与云服务的构建,运营商自己负责销售。此模式运营商扮演CBS(Cloud Service Broker)的角色,整合多家云服务并以统一的管理界面(入口、计费、统一账单等)将公有云服务交付给客户,并在此之上叠加一些诸如云安全等增值服务,形成一个类似App Marketplace来切入云服务市场。云中介模式多发生在SaaS领域,目前针对中小客户市场发展的特别迅猛。比如:Orange的“Le Cloud Pro Marketplace”和SingTel的MyBusiness SaaS。此类服务包装比较方便,为运营商提供了合适云服务,但与ISV如何合作成为关键,挑战运营商灵活的商务能力。
4.联合模式
联合模式就是联合运营商和IT厂商双方,以合资公司或长期战略联盟的方式运作,合作深度视双方能力来定,这种战略联盟通常发生在云服务能力不够强的运营商与IT服务提供商之间。这种合作模式蔓延开来,能让运营商找到最舒适的定位,发挥运营商的优势。但是因为云平台核心技术由IT厂商掌控,运营商有潜在的失控风险。目前VMware和中国电信合作的天翼云就属于此种类型,VMware也是借中国电信的数据中心牌照解决了VMware vCloud Air落地中国的限制。
5.Hosting模式
运营商以自己的品牌转售其他云服务提供商的某类服务,运营商提供网络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通常是L1层的数据中心,也可能包括L2(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层),同时进行市场、销售、计费及简单的售后服务,云服务提供商则提供包括IT设备、云平台软件及运维等一整套云服务。这种模式运营商技术风险比较小,所有云服务的构建和运维基本都有云服务提供商来确保。但是运营商的价值也被压到最低,仍然承担管道和基础设施的支撑,所有的增值服务都由云服务供应商来提供。这和传统运营商运营自己的IDC(Internet数据中心)无异,因为可以充分发挥运营商原生优势。
哪一种公有云发展模式是最佳实践呢?其实没有一种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每一家运营商都要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结合上面提到的五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