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经典
2015-12-24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6年1期
原文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
注释
仁,仁爱之心。义,指应当遵守的道义。礼,礼节。智,同“知”,指有才识。信,指诚实守信。常,常规。紊,混乱。
解释
古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五者称为五常,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故事
宋濂借书
宋濂是明朝的文学家,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他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屋子里非常冷,宋濂被冻得瑟瑟发抖。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天气又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就要还,这是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宋濂终于把那本书抄完了,他没顾得上休息,就急忙出门把书还给了借给他书的人。
宋濂一生阅读了不计其数的书籍,后来成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守信好学的品质深受后人敬仰。
[摘自《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