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男性中轻度智力残疾人职业体能训练的实验研究
2015-12-23骆意王之春
骆意+王之春
摘 要:为了解智力残疾人职业体能的可控幅度以及可塑性程度,通过实验法对成年男性智力残疾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运动干预,结果表明:(1) 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身体形态可塑性较小;(2) 对身体机能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肺活量的明显提高,而血压、心率和睁眼单脚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3) 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如握力、背力、斜体俯卧撑以及坐位体前屈指标通过训练干预得到显著性提高。
关键词:智力残疾人;不同工种:体能;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5-0015-08
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约1200万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客观障碍,残疾人社会就业压力大。目前残疾人依靠家庭或亲戚供养占残疾人总数的67.08%,依靠个人劳动收入的占30.27%。残疾人的工作和就业仍然是当前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残疾人就业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残疾人自身的原因,身体残疾使其可选择的就业范围狭窄;二是社会环境和其他原因。
智力残疾人很少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健康状况较差,因此难以胜任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残疾人通过参与健身活动,合理、科学地运用体育手段,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矫治缺陷和促进身心康复,还能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技能和效率,尽可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残疾人就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压力。培养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是残疾人教育的重要目标,智力残疾人通过的教育干预和康复治疗,可以从事一定的职业劳动,各种培智学校、残疾人技能培训中心和按比例分配就业的政策就是对智力残疾人后天环境成功干预的认可,因此职业训练和安置已经成为特殊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适当的训练可以提高残疾人工作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对于中轻度智力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的时候,在增加一般体能的同时增强其职业体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实验法,对成年男性智力残疾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运动干预,进而了解智力残疾人职业体能的可控幅度以及可塑性程度,为更加有效地训练智力残疾人的职业体能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展能中心80名男性中轻度智力残疾人(IQ=40-75)及所从事的工种为研究对象,年龄17~34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国内外相关残疾人体能、残疾人体育训练理论,以及智力残疾人认知思维特征的资料,结合普通人职业体能的理论,为中轻度智力残疾人职业体能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1.2.2 专家访谈法 访谈特教学校的教师、领导及特教领域的专家,对智力残疾人的认知特征、体能特点和工作对职业体能的需求进行了解和探讨。
1.2.3 实地调查法 对展能中心进行3个月的实地调查,中轻度智力残疾人工作时的劳动特点进行观察,结合训练学特点,整理出各工种的劳动图谱,了解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认知特征,劳动时特点,工间放松方式以及工间采用的训练手段,了解锻炼效果。
1.2.4 数理统计法 实验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相关样本工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水平取P <0.05,高度显著性差异水平取P<0.01。
1.2.5 实验法 实验主要采用自编操练习,并结合体育课身体练习进行体能的拓展,根据不同劳动工种的工作姿势和对人体的身体素质需求特点,结合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感知觉特征与认知特点,以及一般体能训练的方法和理论,自编A、B两套工间操。试验持续3个月,实验由本人实施,测试前对测试者进行集中培训,前后两次测试相同项目由同一组测试人完成。
(1) 测试指标。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皮褶厚度;克托莱指数、BMI指数和腰臀比;身体机能:安静心率、血压、肺活量、睁眼单脚立;脉压差、肺活量/体重;身体素质: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斜体俯卧撑。
(2) 实验的分组。采用展能中心对智力残疾人工种组别的分类,即清洁组、手工制作组、礼品制作组和印刷后工序组4组。
(3) 实验组织安排。采用自编操练习的形式进行体能的拓展,根据不同劳动工种的工作姿势和对人体的身体素质需求特点自编A、B套工间操,每套6节,每节8乘8拍。分别涉及:四肢的伸展、颈部的扭转、腰背部的牵拉和拧转、胸肌的拉伸、下肢的蹲伸练习以及平衡能力的培养等。手工制作组包括广绣与十字绣、广彩(陶瓷艺术)和缝纫组三个小组,工作姿势都是坐姿,且劳动特点相似,属于小肌肉群的精细操作能力,用A套操,是为A组。清洁组、印刷后工序组和礼品制作组工作姿势是大多为站姿,工种要求的精细程度较低,用B套操,是为B组。
每组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工间操,每次20min,由教师或学生领做。一周进行4天的练习,周五休息除外。并且每周每组外加一次体育课,45 min,体育课中安排受试者进行四项练习:① 慢跑3~5min。② 篮球的拍球、传球及投篮练习,发展受试者的手指力量和前臂肌群的力量。③ 羽毛球接发球练习,发展受试者手眼步的协调性。④ 身体素质练习,力量性:男子斜体俯卧撑2组×5次。柔韧性:弓步压腿4组×8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职业体能特征
中轻度智力残疾者的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技能,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的与人交往。
体能指的是身体活动的基本能力,或运动或劳动时所需要的身体能力。按体能在生活中所起作用,将智力残疾人的体能分为一般体能和职业体能。王艳红(2008),胡振浩(2007),武斌(2010)从体能要素本身来定义职业体能,并没有对工作的人群特点、工作环境和工作专项技术能力进行思考。将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基本活动能力(如攀爬、搬运、负重、平衡、悬垂、支撑等)的不同要求称为职业体能。翁惠根对职业体能的定义相对较为完善,他认为职业体能是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过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所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以及人体对于湿热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能力。针对残疾人的类别,职业体能的特殊训练方法以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等特点,将残疾人职业体能定义为:残疾人从事职业劳动时所特别需要的一种身体能力,适应工作要求的,有明显的类别特征和性别差异,通过适应性的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门的身体训练来提高和维持,包括重复性操作,维持工作姿势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能力。
智力残疾人的劳动图谱主要是描述特定劳动工种下完成劳动任务时的身体要求。智力残疾人从事的4类典型工种:手工工艺、保洁、礼品制作和印刷后工序。
由表1可知,根据国家标准GB3869-83对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划分,并结合劳动时间、间歇时间以及供能特点的训练学因素分析,上述5个工种都属于低强度劳动。坐姿工种要求手臂具有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因此,要求肩部相对的固定,手眼高度协调配合,并保持注意力集中,这在手工工艺组要求更为严格,以致神经系统疲劳加快和眼部疲劳加重。由于中轻度智力残疾人体质较差,劳动时动作单调机械,以及不良环境等因素影响,容易造成颈部、肩带、腰背、手掌、眼部等局部的疲劳,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会导致神经系统的疲劳程度加深。因此,在恢复时,不仅要注重眼部和神经系统的主动性放松,还要进行特别素质训练,如握力、手臂力量、肩带力量、腰背力量。
站姿工种的动作要求肩部相对固定,对双手的精细工作能力要求降低,但是对手臂力量的要求比坐姿工种更高,因此要求一定的肩带力量、手臂力量和握力。手臂肌肉收缩形式多样,有向心、离心和等张收缩。对手眼步的协调性要求较高,并多下肢的屈伸蹲起动作,因此对下肢力量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特别训练的身体素质主要有握力、手臂力量、肩带力量、腰背力量、下肢力量、躯体柔韧性,及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
智力残疾人认知特征和社会行为特征又往往使其不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及时地停止工作,并进行相关的放松活动,尤其是坐姿为主的劳动,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对肩部、颈部和背部造成疲劳,工作年限的延长往往会产生形态上的变化,造成慢性损伤。
2.2 实验前后智力残疾人身体形态差异分析
2.2.1 各工种实验前后差异分析 由表2可知,各T种实验前后形态指标水平没有呈现显著性的差异。由于该年龄段不属于快速生长期,所以身高指标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变,而体重、三围和皮褶厚度指标与能量的收支平衡密切相关。在试验阶段智力残疾人每天都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因此脂肪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程度的堆积。也说明了本实验采用的训练理论、手段和控制方法对手T制作组、保洁组、礼品制作组和印刷后T序组的形态指标的实验效果不明显,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2.2.2 B组内工种的组间差异分析 由表2可知,男性B组内三个T种保洁组、礼品制作组和印刷后工序组的组间比较时,除了身高和体重指标的各工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胸围、腰围、臀围和皮褶厚度指标在实验前后组间都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且差异程度在实验后保持一致。
2.2.3 不同组别差异分析 表2可知A组和B组的形态指标在实验前和实验后比较时都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A、B两个组在实验前处于同一水平,且两套操对形态指标的影响效果一致性较高。
2.3 实验前后智力残疾人身体机能差异分析
参考国民体质监测标准中的相关指标,以及查阅了测量学方面的书籍,并结合智力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反映健康体能的机能指标。由于脑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衡能力的发展,因此普通人采纳的反应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立并不适合于智力残疾人,故改用睁眼单脚立指标替代。实验前后智力残疾人身体机能差异如表3。
2.3.1 各工种实验前后差异分析 由表3可知,身体机能的肺活量指标实验前后发生了高度显著性的变化(P<0.01。而体育手段的实验没有对血压、心率和单脚立指标显著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训练的强度没有达到,或者是因为实验的持续时间较短,不能引起指标前后的差异。
2.3.2 B组内工种的组间差异分析 由表3可知,B组内各T种间比较时,只有肺活量指标存在组间差异,F=4.547,P=0.014,Scheffe:Y>b。实验后依然存在组间差异。由于肺活量指标属于主动配合性指标,也可能由于受试者的积极主动对测试结果带来了影响。血压、心率和单脚立指标组间差异实验前后比较都无差异。
2.3.3 不同组别差异分析 实验前A组和B组的男性智力残疾人的身体机能没有显著性差异(表3),实验后两组比较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由于血压受血管壁弹性、心肌力量和心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心率受神经系统的影响。因此,在短时间内血压和心率是不会改变的。
2.4 实验前后智力残疾人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2.4.1 各工种实验前后差异分析根据劳动图谱的分析,手工制作组特别需要的身体素质有:手臂力量、腰背力量和握力。手工制作组对手臂的支撑控制力量要求较高。工作时采用的劳动姿势是伏案坐姿,因此对腰腹肌力量和背肌的静态承载力要求很高,才能维持长时间的身体姿势稳定。对手指握力的要求,主要是和眼睛的协调配合。精细程度要求比其他工种高。
保洁组特别需要的身体素质有:手臂力量、腰背力量、握力和躯体柔韧。保洁人员在擦拭时需要经常变化身体姿势,因此对躯体的柔韧性、腰腹力量和背肌有一定的要求,才不至于动作过于生硬。在擦窗、拖地和擦桌时,不仅要求较强的手臂力量和手指握力,而且需要肌肉较长时间持续T作的能力。
礼品制作组是站姿工作,从劳动时的工作特点分析,工作时特别需要的身体素质是:手臂力量、手指握力、腰腹肌力、背力以及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力。长时间工作时易疲劳的肌肉和部位主要有腰背肌群、上臂肌群、前臂肌群、手掌肌群和下肢肌群。因此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就至关重要。
印刷后工序组的劳动内容相对其他工种要多,因此对体能的要求也较全面。工作姿势站姿和坐姿均有。在个别劳动内容中身体所承当的负荷较大,如齐纸和装封。对手臂力量和手指的握力要求比其他工种高。特别需要的身体素质:手臂力量、握力、腰腹肌力、背力、躯体柔韧和对燥热环境的耐受力。
由表4可知,各工种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握力、背力、斜体俯卧撑和坐位体前屈水平发生了高度显著性的变化(P<0.01)。肌力和柔韧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延迟疲劳,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对主要肌群的锻炼可以预防职业损伤,降低职业疾病的发生概率。说明本实验的设计和实验因素的控制对提高身体素质是有效的。
2.4.2 B组内工种的组间差异分析各T种男性身体素质的组间差异比较(表4),只有背力指标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发生了改变,实验前背力F=14. 666,P<0.01. Scheffe:y>b,y>l。而实验后F=15.563,P<0.01.Scheffe:y>b,y>l,l>b。斜体俯卧撑在实验前组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差异程度不变,Scheffe比较时,y>b,y>1。而握力和坐位体前屈实验前后组间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由于职业体能是在T作中通过劳动手段而获得,并在工作中得到维持和提高。可见,由于劳动T种的不同而形成了T种间身体素质的差异,这种非一致性的差异在实验后依然存在。
2.4.3 不同组别差异分析 表4可知,A组和B组的男性智力残疾人的身体素质指标在实验前后都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男性A组、B组之间获得训练效果是同样的。
由于每个T种对身体要求不同,因此在设计A、B两套操时,针对的侧重点也不同,A组主要针对腰背部的伸展牵拉和腿部力量的提高;而B套操主要针对腰背部的伸展扭转。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通过对职业体验的训练干预,发现男性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身体形态可塑性较小。
(2 )对身体机能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肺活量的明显提高,而血压、心率和睁眼单脚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3) 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如握力、背力、斜体俯卧撑以及坐位体前屈指标通过训练干预得到显著性提高。
3.2 建议
(1) 改变观念,将残疾人从室内解放出来。残疾人体质较差,很大程度上与其久居室内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有关。残疾人家长及亲属应积极改变对残疾人的观念,让残疾人积极参加室外活动,融人社区,融人社会。
(2) 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体育课程,加大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鼓励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3) 定期开展体质测量,监控体质发展状况,并进行适时的监督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