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质量和效益视角看单位结算账户运营风险

2015-12-23中国工商银行江西分行课题组49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开户账户客户

中国工商银行江西分行课题组49

从质量和效益视角看单位结算账户运营风险

中国工商银行江西分行课题组49

单位结算账户作为存贷款、结算以及各项业务营销发展的纽带和载体,是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账户的发展质量和风险管控对我行经营管理意义重大。本文拟结合单位结算账户风险特征及演变趋势,从质量和效益视角对单位结算账户风险状况进行一次专题分析,为实施针对性和目标性管理提供参考。

一、单位结算账户质量分析

截至2015年6月末,工行江西分行单位结算账户共有13.4万户。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至2014年开户数量增长较快,从当年新开户情况看,2012年至2014年年均增幅8.1%,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尤其是2014年来新开户率高于全国工行整体趋势,单位账户扩户工程效果显现。但部分账户短周期、低贡献、少结算量、高风险问题突出。

一是部分账户生命周期较短,粘系度不高。工行江西分行2013年以来新开单位结算账户5.8万户,销户3.8万户,销开户比率65.52%。从存续时间看,1.14万个账户开户不到一年即销户,占同期销户账户数的30%,其中账龄在1个月以内的占比48.91%,账龄不足6个月的账户占比8.04%。

二是部分账户留存余额低,综合贡献度差。截至2015年6月,工行江西分行单位结算账户中,存款余额5万元以下账户占比高达78.69%,其中余额为零的账户数量达到4.08万户,占比30.99%,余额在5万-100万元账户占比16.85%,而存款余额超过 100万的高价值客户占比仅4.46%。单位结算账户从账户开户、尽职调查、交易办理、风险监控、银企对账、账户管理等需耗费一定的费用,增加经营成本。利用量本利保本模型测算情况来看,账户开户一年内若要实现盈亏平衡,日均存款余额至少为13000元。大量小额存款账户不仅对我行贡献较小,占用账户管理资源,若开销户、支付等环节管理不到位,还将引发资金、监管等风险。

三是部分账户结算量少,尤其是有贷户价值挖掘不充分。截至2015年6月,全省结算账户在工行江西分行办理各类结算业务976万笔,户均73笔。全省共有3.21万结算账户在我行无借贷交易,占全部账户总量的24%。值得关注的是,近3000个账户在分行有贷款业务,其中700个账户在分行存款余额为零,500余个账户未有任何结算。贷款户资金未在分行体系内流转,不利于贷款业务管理,也显示相关部门信息割裂,联动营销、综合拓展客户价值体制机制还未从根本上建立。

四是部分账户呈现高危特征,频繁资金异动。通过运营风险监控平台发现,部分账户呈现高危特征。一是部分结算账户关联信贷风险。2014年监控识别76笔对公贷款资金回流、贷款资金用途与使用明显不符等贷款资金流向异常情况,涉及资金1.18亿元。二是部分账户新开户后即发生大额可疑交易。2015年上半年监控发现89户账户开户后立即触发准风险事件,大额资金交易频繁,但日均留存余额极小,账户仅作过渡资金使用,开立用途存疑,潜在较大风险隐患。甚至个别账户新开户后资金很快转出,仅发生一笔交易,后续不继续使用。三是部分账户交易对手涉及敏感、高危行业。2014年以来,全省共发现20户单位结算账户与信贷客户,与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发生大额资金往来。

二、单位结算账户主要管理难点

(一)账户开立环节

1.开户资料合规性不足。按监管要求,银行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认真审核客户开户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利用银行争揽存款的心理,而对开户申请资料不熟悉,审查比较困难的弱点,通过伪造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开户申请资料欺骗银行开户。另一方面部分网点受客户及营销压力影响,对公账户开户不规范,迁就客户简化开户手续,缺失开户资料而开户;甚至个别网点在客户提供无效证明文件时篡改客户信息进行开户。结算账户开立作为账户资金交易的源头环节,源头性风险把控不严,如后续账户使用环节出现问题,极易导致客户将风险转嫁银行。

2.部分账户尽职调查流于形式。尽职调查是了解客户风险程度的过程,也是账户管理的源头和关健。部分网点对尽职调查不够重视,对经营场地、客户身份、经营范围等关键信息未深入核实,没有认识到一旦尽职调查“失真”,将制约后续监测核查、银企对账等功效的充分发挥。抽查2015年1-6月业务处理中心退回的2537笔单位结算账户开户业务中,有190笔为开户尽职调查手续不全、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等原因所致。主要表现为:无尽职调查书;尽职调查书未签开户调查意见、无尽职调查员签章、无客户名称;尽职调查账号与机内账号不符;尽职调查书单位名称错、单位公章错等。

(二)账户管理环节

2014年以来,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共展现单位结算账户管理准风险事件3万余笔,确认风险事件1400笔。风险主要集中于开销户、客户信息管理、对账管理、临时户管理等方面。

1.部分账户开销户环节存在瑕疵。结算账户开立作为账户资金交易的源头环节,若银行未严格审核开户资料,导致客户信息不完整、不正确,不合规账户开户成功,可能引发账户资金及监管等风险。一是客户信息不完整或不正确。客户信息的创建是基础性工作,客户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客户业务办理、金融产品推介和账户资金安全。2014年1月-2015年5月,企业客户信息维护业务生成准风险事件8702笔,确认风险事件153笔。二是部分网点放松审核,制度执行不严,开户手续存在他人代签、证明文件真实性存疑等问题。

典型风险事件:2015年1月30日,某酒店有限公司在分行某网点转账开立集体零存整取账户,金额350万元,10月9日提前支取销户转回原账户。由代理人办理集零账户开、销户业务仅提供了法人身份证复印件未提供原件。

2.基础信息录入及维护缺失。一是前台受理柜员对开户资料的审核不到位。部分柜员存在未严格按照账户管理制度和账户业务操作规程,对客户提交开户证明文件的完整性、合规性及真实性进行全面审查,以致关键性资料缺漏;二是在账户管理信息采集录入过程中,部分柜员未能完全掌握账户管理制度和核算制度规定,出现部分账户管理业务选择录入错误的情况。三是在客户管理信息采集方面,部分柜员不熟悉客户信息采集录入规则,在信息采集录入过程中,未能根据客户提供的开户申请资料完整采集业务信息,并准确录入系统,客户信息业务录入错、漏等情况相当普遍。四是单位地址频繁变迁,未及时到网点办理变更手续;部分网点不重视退信信息治理和采集工作,退信信息发送相关部门后敷衍应付;特别是部分客户留存虚假地址,账单无法及时送到客户手中,而外部风险冲击形势复杂,存在严重风险隐患,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账户核对环节

银企对账是保障银企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作为银企双方间的一种事后核对机制,及时有效的银企对账有利于及早发现案件隐患,是风险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账不成功,客户无法及时发现账户异常情况,存在资金被挪用盗用风险。2014年四季度全省邮寄对账单5.5万份,因地址错误、不详、缺失等原因退信1929份,占比3.5%。目前从工行江西分行三种对账渠道看,邮寄对账时效性严重滞后,一般当月末产生的账单平均回收期会达到1.5个月;面对面对账需要我行员工承担,在人力资源配置向前台及营销部门倾斜前提下,账户覆盖面较低;网银对账作为一种高效绿色对账方式,由客户发起,完全能转嫁对账风险,但目前分行开通网银对账功能的账户占网银账户之比只有50%多,远未达到全覆盖。究其原因,一是系统原因。客户前来分行注册网银,但不能同步开通网银对账功能,系统要求在注册企网一个小时后才能开通网银对账,此时客户早已离开分行网点,无法发挥网银阵地营销网银对账的作用。二是客户偏好问题。由于新开户有大量的小额账户,有的是缴税缴费账户,他们开通网银对账意愿不强。

目前分行对账为月末、季末对账,且基本为余额对账,部分单位财务人员利用余额对账的缺陷,在月中挪用单位款项,投资获利后将款项返回,一旦投资失利,本金无法收回,公转私套利行为将暴露,银行不可避免承接客户风险。需重点关注的是,公转私套利业务背后,往往出现网点负责人或客户经理身影,如要求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以完成销售任务,或配合客户办理商友卡减免费用、指导客户具体套利操作、未按规定设置或随意填写企网公转私限额,熟人文化在基层机构产品销售发生变异。

典型风险事件:某水务公司财务人员刘某某,将水费收入存入自已个人账户,分别在三个月连续三次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累计500万元。三个月后赎回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共计509万元,其中本金500万元支取后以现金方式存入单位账户,理财收益留在个人账户。

三、管理建议

单位结算账户是对公客户在分行进行各类结算、交易的载体,反映资金收付结算的起点和终点,是资金往来的基础。在“三期叠加”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链趋紧,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行为异常活跃,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为有效防范账户管理及客户资金风险,应密切关注高风险类型账户,严格尽职调查和开户管理,加强风险监控核查和银企对账,实施客户风险分类管理。

1.建立科学的账户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坚持账户数量考核与质量考核并重,动态测量存量账户管理成本,将低风险账户、高贡献账户、不动户激活数量等与账户扩容数量进行捆绑考核,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易会满行长在全行案件和风险事件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根据账户贡献度与风险属性细分存量账户,实行分类精细化管理,对一些无正常金融服务需求、贡献度极底、风险极高的少数账户要进行分类管理或清理。

2.加强账户开户源头风险管理。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客户的尽职调查工作标准和要求,建立完善的开户尽职调查流程实施客户风险分类管理。对高贡献账户占比较高的行业展开客户的大力挖掘,对低贡献账户占比较高的行业加强尽职调查,实行增强型尽职调查,重点调查单位客户身份证明文件、地址信息、真实意愿等,严格客户准入管理。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尽职调查质量管理的责任,将尽职调查工作贯彻于与客户合作关系的始终,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户”。将尽职调查情况信息完整率和准确率纳入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结算账户集中审批和监测分析。按照营销和开户分离、操作和审批分离的原则,加强账户审批管理。

3.加强高风险账户分析和监控。一是加强异地、敏感、异动、大额等重点账户的监测、核查、对账、监控,加强尽职调查、开户审批等关健环节管理。严格审核开户资料,确保客户开户真实意愿。二是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提高案件防控敏感性,确保业务操作合规性,避免银行操作瑕疵导致外部风险向银行内部转嫁。三是重点加强存款异常变动、新开账户、新注册网上银行账户、新更换预留印鉴账户、长期不动户等重点账户检查,有效防控实质性风险。四是强化银企对账管理,加大网银对账推广力度,争取2016年底企网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对账、监控、核查和网点间的信息共享,加强“三新一异动”等重点账户对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课题组长:邱建华(中国工商银行江西分行副行长)

课题组成员:涂福寿、胡灵涌、汪志勇

猜你喜欢

开户账户客户
伪造证件开户风险亟待关注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