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荒漠区麻黄资源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2015-12-23董志国

草食家畜 2015年3期
关键词:麻黄碱麻黄草地

干旱荒漠区麻黄资源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董志国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介绍了麻黄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以及麻黄的人工栽培和管理技术,分析了麻黄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指出人工种植麻黄是缓解药企麻黄药源不足,恢复麻黄草原生态以及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为干旱荒漠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麻黄;干旱荒漠区;人工栽培;效益

修回日期:2015-02-06

麻黄是医药工业提取麻黄碱的重要原料,由于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乱采滥挖现象严重[1]。自然状态下,麻黄被挖后难以再生,而且,每挖一株麻黄破坏5 m2的草地,在干旱少雨的荒漠区,植被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同时导致土壤盐渍化,加速草地、绿洲的荒漠化,危害严重[2]。实际上,麻黄不仅是中药材,还是重要的生态和饲用植物,对维护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因此,野生麻黄资源的无序利用,不仅造成麻黄品质下降,资源枯竭,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西部开发,生态为先”的原则,在麻黄分布区,一方面加大野生麻黄资源的保护力度,快速恢复麻黄草原的生态绿色屏障作用。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人工种植麻黄,缓解麻黄药企药源不足问题,为荒漠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目前,麻黄的人工栽培技术趋于成熟[4],为大面积人工种植麻黄提供了条件。

1 概 况

1.1 分布

麻黄是盐渍化草甸的主要灌木植物,生于流动、半流动及固定沙丘和石质戈壁或土质荒漠上,在我国新疆、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等地的旱地和荒漠草地中都有分布,在新疆尤以南疆的麻黄分布最多[4]。

1.2植物学特征

麻黄(Ephedra sinica)属裸子植物门麻黄科,是一种旱生、超旱生多年生草本状灌木。一般高5 cm~

2.5 m,茎直立或匍匐,分枝多,木枝对生或轮生,具节,枝灰绿色。叶退化成膜质,以绿色小枝进行光合作用。花为雌雄异株,少有同株,为风媒花,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生于枝顶或叶腋,种子1~3粒,胚乳丰富,呈肉质或粉质,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5]。

1.3生物学特性

麻黄4月上旬进入生长期,5月至7月进入速生期。5月中下旬开花,雌花比雄花晚开7 d左右,6月结果,8月脱果,10月至次年4月进入休眠期。麻黄为根蘖型植物,约80%的地下生物量分布于0~0.6 m的土壤中,在沙丘地垂向根入土可深达10 m,侧根70~80条,丛幅40×65 cm2至253×380 cm2,其庞大的根系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旱、耐盐碱和瘠薄性能,而且具有抗风蚀、耐沙埋特性,因而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6]。

1.4 种类

麻黄在我国有12种4变种,荒漠区有8种1变种[7]。在新疆代表种有: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膜果麻黄(E.distachy),蓝麻黄(E.glauca),木贼麻黄(E.equisetina),沙麻黄(E.lomatolepis)等,常与沙拐枣、柽柳等混生[1]。

2 经济价值

2.1 药用价值

麻黄多数种类含有生物碱,其中木贼麻黄、中麻黄含碱量较高[8],是医药工业提取麻黄碱的原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中麻黄(包括根)、草麻黄(包括根)、木贼麻黄(不包括根)的干燥草质茎均可入药,入药部分所含麻黄碱能平喘,解热,利尿,发汗,消肿;根可收敛、止汗[9]。

2.2 营养价值

麻黄营养物质丰富[1](见表1),因其含有麻黄碱,适口性较差,但在结实后以及冬季,羊和骆驼喜欢采食,在南疆的阿克苏地区,麻黄是家畜冬季越冬的主要饲草之一[10]。家畜采食后可以止咳平喘,预防感冒[9]。

表1 几种麻黄的营养成分与玉米的比较

3 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由于野生麻黄数量有限并受到保护,市场上麻黄药材日益紧俏,而麻黄碱工业原料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迫切要求人工种植麻黄,以解药业生产原料短缺之苦。据资料,麻黄适于在荒山、荒地上种植,人工种植麻黄,3~4年后即可采收,而且所需水、肥的费用少,管理简单[11]。一般平均亩产种子3~8 kg,产干草500~800 kg,亩效益3 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12]。

3.2社会效益

新疆幅员辽阔,但可耕地面积小,有1 633.27万hm2荒草地,473.31万hm2盐碱地以及大量撂荒地等未被利用[13],尤其南疆未利用土地占全疆未利用土地的75%,数目相当惊人。土地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为风蚀沙化埋下隐患。实际上,这些土地具有旱作种草的优越条件。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及时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土地、光、热资源,在绿洲外围种植麻黄、沙枣等抗旱、耐盐碱为优势种的人工防护林草体系,走生态效益型农业发展道路,发挥农业、畜牧业及生态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无疑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新的渠道,必将成为当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3.3生态效益

麻黄抗风蚀,耐沙埋,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1]。通过在荒漠区人工建植,使干旱、半干旱区土地的开发、药业和现代畜牧业有机结合,减少对野生资源的掠夺,既有助于天然草场实现低成本自然恢复,又可以提升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力,有效遏制草原退化,快速恢复草原生态,有效地改善了荒漠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牧民生产、生存环境。而且,利用荒漠区荒地人工种植麻黄是对草地生态进行植被重建,是增加草原碳汇,实现草地有效固碳的最佳方式,间接为低碳经济做出了贡献,其现实意义非常重大。

4 麻黄的栽培及其管理

4.1选地整地

麻黄耐旱,可沙埋,适应性强,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地要深耕翻,细整地,也可在荒坡荒地上栽种。栽种之前要浇水,施少量肥,每亩施基肥1 000 kg,尿素16 kg[15]。

4.2繁殖技术

4.2.1 种子繁殖

采集粒大饱满的野生麻黄种子,并测定种子生活力[12]。播种前用6 000倍“丰产素”浸泡12 h或拌种[15]。一般在雨季前进行播种,在4月下旬气温升到16℃以上,地温22℃以上时进行播种[15]。中麻黄、草麻黄、膜果麻黄三种麻黄播种深度以0.5~1 cm为宜。为保证出苗率,膜果麻黄亩播种量1.3 kg,中麻黄和草麻黄亩播种量为2 kg[15]。在荒山可穴播种植,行、穴距各30 cm,每穴放种子5~10粒[12]。对于大田直播,可播种后覆膜,提高麻黄的出苗率,幼苗长出后,为防止烧苗现象,要及时破膜,释放幼苗。

利用种子繁殖也可育苗移栽。冬季在温棚育苗,春季在室外苗圃进行,待秧苗长至3~5节时,移栽于大田,这样成活率比较高。栽植密度以株行距30 cm×50 cm或50 cm×70 cm为宜[15]。

由于野生麻黄采集种子困难,种子结实率和产量低,秕粒、虫蛀多,发芽率低[11],而且种子价格昂贵[15],因此,在种源上难以满足大面积播种需要,可采用根茎等操作简单、低成本的繁殖方式。

4.2.2 根孽繁殖

麻黄根茎萌发力强,因此,可用其根孽繁殖。选出无病虫害、健壮的植株,将其根状茎截成8~10 cm长的小段,按30 cm×50 cm或50 cm×70 cm的株行距栽植[16]。

4.2.3 枝条扦插

把健壮的麻黄植株剪成小段,长10~15 cm,用一定浓度ABT生根剂进行浸泡处理,待节间长芽,即可栽植,栽植时露出地表2~3节,保持苗床湿润,20 d左右即可抽出新梢,来年春季进行定植[16]。

4.3管理与收获

采收年限、施肥和灌溉对麻黄品质和产量影响大。以2年轮采,每年4次灌水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措施可获得高的产草量和麻黄碱含量高的麻黄[17]。

4.3.1施肥与灌溉

麻黄速生期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麻黄碱含量以6、9月份最高[19],因此,在4月至7月应注意水、肥的使用。可以亩施基肥2 000 kg,尿素20 kg,磷二铵10 kg,生长期内全年浇水3次[15]。

4.3.2 刈割

麻黄最适刈割期在10月中旬以后,采收部位应在根部5 cm以上(严禁连根砍挖),这样既不影响割草量,也不影响翌年萌蘖再生[18]。麻黄一般在第三年麻黄碱含量最高,以后则逐渐下降;再生中麻黄则应两年采收一次,此时麻黄碱含量最高,经济效益佳,药用价值也最高[19]。

4.3.3 种子收获

麻黄为雌雄异株,生长3年后开花结果,结实率低[15]。适当处理雌雄株比例,并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其结实率和饱满度[16]。采种应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集,脱粒时防止果实脱落,阴干并防止虫蛀[20]。

综上所述,人工大力种植麻黄是缓解麻黄市场短缺窘境,避免野生麻黄资源掠夺式采挖,实现草地生态低成本恢复的重要措施。但无论如何,保存现有麻黄种质资源是麻黄人工种植、选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大野生麻黄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力度,仍是当前乃至今后草业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也必将为荒漠区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鹏.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74~81.

[2]许鹏.新疆荒漠区草地与水盐植物系统及优化生态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1~3.

[3]唐华俊,等.西部农业如何开发[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3):3-5.

[4]高义.麻黄人工栽培[J].甘肃农业科技,1992(1):38-39.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2)第一版:486~489.

[6]姜海楼,等.麻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量研究[J].草业学报,1997,(3):18~22.

[7]沈冠冕.我国麻黄属分类问题[J].干旱区研究,1993,(1):39~54.

[8]张建生,等.十二种国产麻黄的品质评价[J].药学学报,1989,(11):865~871.

[9]王耀琳,等.甘肃河西麻黄资源及其利用问题[J].甘肃林业科技,1992,(2):48~50.

[10]农业部畜牧兽医司.中国草地资源[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119~120.

[11]东北农学院.家畜饲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年底月第一版::132~133 .

[12]白文杰,等.麻黄人工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3):3~34.

[13]自然资源丛书编委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新疆卷)[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2)第一版:51~69.

[14]李荣生.论资源节约型农业结构[J].资源科学,1999,(2):18~33.

[15]王成信,等.沙区麻黄人工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1,(1):31~38.

[16]高小原.麻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简报[J].宁夏农村科技,1995,(5):41~42.

[17]刘珊,等.麻黄人工栽培技术[J].中草药,1995,(8):430~431.

[18]刘俊,等.再生中麻黄优质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中[J].国中药杂志,1999,(10):20~21.

[19]周有寿,等.不同采收期中麻黄的麻黄碱含量变化[J].中国中药杂志,1998,(12):720~721.

[20]满多清,等.河西走廊的麻黄资源及其保护[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5,4(1):64~65.

The Resources of Ephedra Sinica Stapf in Arid and Desert Zone and Artificial Planting Technology

DONG Zhi-guo
(Grassland Institute, 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 Urumqi 830000, China)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value an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phedra a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The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Ephedra are analyzed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artificial planting of Ephedra is important channels to alleviate the insufficient of medicine source to the firms restore grassland ecology of Ephedra and promote the farmers' income, which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rid desert.

ephedra sinica stapf; arid and desert zone; artificial planting;benefits

S812.29

A

1003-6377(2015)03-0051-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新疆旱生牧草生物技术育种实验室建设”(PT1303)

董志国(1969-),硕士,副研究员,从事饲草饲料研究。

E-mail:dzg-xj@sina.com

2015-01-22,

猜你喜欢

麻黄碱麻黄草地
麻黄碱对PC12 细胞内BDNF、PSD95 和synapsin1 表达水平的影响
草地上的事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Laughing song
草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止嗽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含量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