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污染报告

2015-12-23宋文静孙铝辉张家才张妮娅

养殖与饲料 2015年11期
关键词:赤霉副产品烯酮

齐 鸣 宋文静 孙铝辉 张家才 张妮娅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污染报告

齐 鸣 宋文静 孙铝辉 张家才 张妮娅*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

从市场采集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豆粕、棉籽粕和米糠共292个样品,同时测定其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5 296.3、3 566.2 μg/kg,猪配合饲料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率7.9%;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300、3 992.5 μg/kg,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分别为5.4%、8.5%、4.4%和33.3%;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1 686.3、1 378.9 μg/kg,猪配合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标率达5.1%;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存在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共同污染问题,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率分别达35.1%和42.9%。

饲料;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污染

霉菌毒素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极大危害性,了解其在饲料中的污染状况对指导饲料质量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猪禽配合饲料及常用饲料原料中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做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对饲料企业原料选择及产品质量控制有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饲料样品由市场随机获得,共292个样品,其中猪配合饲料115个,鸡鸭配合饲料42个,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67个,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33个,豆粕12个,棉籽粕15个,米糠8个。

1.2 方 法

呕吐毒素的测定:参考GB/T 23503-2009进行。

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按GB/T 17480-2008进行。

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按GB/T 19540-2004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污染状况

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不同的饲料原料均存在呕吐毒素污染,但污染水平有较大差异,其中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呕吐毒素污染水平较高,最高含量分别达5 296.3、3 566.2 μg/kg,生产中应注意对这些饲料原料的监测和选择。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GB 13078.3-2007)的规定,所测猪配合饲料样品中呕吐毒素超标率达7.9%。

表1 呕吐毒素的污染状况1)

2.2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状况

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状况比较普遍,根据现行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的规定,所测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分别达5.4%和8.5%。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水平较高,特别是棉籽粕,最高含量达3 992.5 μg/kg,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对棉籽粕的质量控制。相比之下,豆粕、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和米糠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水平较低。

表2 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状况

2.3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

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与呕吐毒素污染情况相似,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水平较高,最高含量分别达1 686.3、1 378.9 μg/kg。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 13078.2-2006)的规定,所测猪配合饲料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达5.1%。该国家标准中未对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和玉米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作限量规定,如参考其对玉米的规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超标率分别达11.0%和9.2%。而米糠、棉籽粕和豆粕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表3 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1)

2.4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共同污染情况

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3种霉菌毒素在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的共同污染情况见表4。由表4可见,除豆粕外,所测样品中均存在3种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问题,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产品中共同污染率分别达到35.1% 和 42.9%,棉籽粕的共同污染率更是达到了100%。

表4 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情况

3 讨论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不仅会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构成危害,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对此十分重视,组织制定了多项相关强制性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对控制饲料产品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憾,如,国标GB 13078.3-2007未对饲料原料中呕吐毒素做限量规定,GB 13078.2-2006仅规定了玉米和配合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但是没有对其他常见饲料原料如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做限量规定,GB 13078-2001对饲料原料的覆盖也不十分全面等,这给实际生产应用带来一些困难。这一方面说明现行国家标准还有修改完善的空间,另一方面,饲料生产企业也应时刻关注原料品质变化,加强监测把关,及时优化产品配方设计。

饲料原料从种植到收获、贮藏、应用,可能要经历比较长的过程,期间可能会受到多种霉菌感染,因此,可能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同样,饲料产品因使用原料的多样性也会存在多种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问题。霉菌毒素的共存对畜禽会产生联合毒性作用,且存在毒性增强的风险[1-2]。本试验结果显示,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3种霉菌毒素在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产品中共同污染率分别达到35.1%和42.9%,说明霉菌毒素共同污染问题客观存在,而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多种霉菌毒素共存时如何控制饲料产品安全及制定科学的卫生标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孙桂菊,王少康,王加生.伏马菌素与黄曲霉毒素对SD大鼠联合毒性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5):319-323.

[2]KUBENA L F,HARVEY R B,BUCKLEY S A,et al.Rottinghaus.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moniliformin present inculture material and aflatoxin in Broiler Chicks[J].Poultry Science,1997(76):265-270.

2015-09-02

华中农业大学自主基金“我国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现状及霉菌毒素脱毒”

*通讯作者

齐 鸣,男,1994年生,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赤霉副产品烯酮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赤霉酸处理对核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梅西耶天体
——彗星猎手的副产品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喹烯酮的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