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6个金针菇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2015-12-23张利菁刘绍雄罗孝坤尚陆娥徐丕曦郭永红

中国食用菌 2015年2期
关键词:菌柄金针菇出菇

张利菁,刘绍雄,罗孝坤,尚陆娥,徐丕曦,郭永红,**

(1.云南省供销社科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3;2.云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

26个金针菇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张利菁1,刘绍雄1,罗孝坤1,尚陆娥2,徐丕曦2,郭永红1,2**

(1.云南省供销社科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3;2.云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

为了筛选出适合云南本地栽培的优良金针菇栽培品种,对26个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出菇特性、商品性状和生物转化率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3株黄色金针菇品种中G-23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浅黄色,商品性状较好;13株白色金针菇品种中G-08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因此,G-23和G-08可作为优良金针菇品种进行本地推广栽培。

金针菇;栽培品种;品种比较

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Fr.)Sing.],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又称毛柄小火菇、朴菇、冬菇、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属于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金钱菌属(Flammulina)[1-3]。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市场上广受喜爱的天然保健食品之一[4]。金针菇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云南食用菌栽培主要品种之一,也是菇农普遍认同的周期短、效益好的菇类。随着市场对金针菇产量需求的逐年增加以及消费者对其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金针菇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研究极为重要。

目前,国内对金针菇品种的选育研究有报道,如熊鹰等[5]对适合四川本地栽培的优良菌种进行筛选研究,郑群等[6]对适合石河子本地栽培的优良菌种进行品比试验,陈文良等[7]品比研究了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优良菌种,张美玲[8]对内蒙古不同白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了比较研究等。但不同食用菌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9],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地域特点,同时具备了冬暖夏凉的气候优势,因此,其他省、市地区筛选出的优良菌种不一定适合云南本地栽培,而针对云南高原特色的金针菇品种选育研究报道较少,仅有高经典、罗孝坤等[10]于1991年到1993年对金针菇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筛选适合昆明本地栽培的优良菌种,然而该研究时间较早,品比品种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随着云南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市场既存在一些老的当家品种,又引进一些新选育的优良品种,因此,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金针菇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6个金针菇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菌种,为云南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菌种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26个菌株,其中黄色金针菇品种和白色金针菇品种各13个,菌株金19(G-19)和金8(G-20) 为本地主栽培黄色金针菇品种,金F-21(G-22)为本地主栽白色金针菇品种,作为本次试验的对照菌株(CK),供试菌株编号、名称及来源地见表1。

1.2培养基配方

表1 供试菌株Tab.1 The tested strains

一级种培养基配方(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7 g~20 g、麦麸20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0.5 g、磷酸氢二钾0.5 g、硫酸镁0.5 g,水1 000 mL;二级种培养料配方:棉籽壳20%、玉米芯30%、木屑30%、麦麸15%、石灰2%、石膏粉1%、普钙1%、白糖1%,调整含水量在55%~60%之间;栽培种培养料配方:玉米芯50%、木屑30%、麦麸15%、石灰2%、石膏1%、白糖1%、普钙1%,每袋干料净重0.3 kg,含水量65%。

1.3实验过程与方法

1.3.1 一级种的培养

每个品种接10支试管,放入25℃的恒温箱中培养,观察记录各个品种的生长情况、满管时间、菌丝形态。

1.3.2 二级种的培养

在一级种培养的基础上,每个品种接30瓶二级种,放在25℃恒温培养室培养,观察记录各个品种长满菌种瓶的时间及菌丝形态。

1.3.3 栽培种的制作

将菌丝生长满瓶后的二级种接入出菇袋中,每瓶20袋。接种后避光发菌,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每隔10 d左右翻堆1次,使发菌一致,培养中要记录各个品种长满菌袋的时间。

1.3.4 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菌袋后,将出菇菌袋搬到出菇室出菇,子实体生长时应控制菇房温度在5℃~8℃,空气相对湿度85%~90%,完全黑暗或极弱光。当金针菇菌盖开始展开,即菌盖边缘开始离开菌柄,菌柄伸长显著减慢为采收适期。采收鲜菇时要记录各个菌株的产量及菇型。

2 结果与分析

2.1菌株一级种菌丝生长特性

不同菌株一级种菌丝生长特性见表2。

表2 不同菌株一级种菌丝生长特性Tab.2 The myceli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stock culture

由表2可知,13个黄色金针菇菌株一级种的菌丝满管时间为8 d~12 d,其中G-05、G-06、G-07、G-20、G-23五株菌的菌丝满管时间最短,为8 d,菌丝颜色为白色,菌丝长势较好,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速度为0.351 cm·d-1,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极显著;13个白色金针菇菌株中,一级种的菌丝满管时间为10 d~12 d,其中G-08、G-12、G-13、G-14、G-15五株菌的菌丝满管时间最短,为10 d,菌丝长势中等,日均生长速度为0.302 cm·d-1,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极显著。

2.2菌株二级种菌丝生长特性

不同菌株二级种菌丝生长特性见表3。

表3 不同菌株二级种菌丝生长特性Tab.3 The mycelial growth co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pre-culture spawn

由表3可知,13个黄色菌株中,二级种菌丝颜色均为浅黄白色,菌株G-24、G-25的二级种满瓶时间最长,为41 d,其余11株菌株的满瓶时间为36 d~37 d,菌丝长势较好,菌株G-05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速度为0.419 cm·d-1,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极显著;13个白色菌株中,二级种菌丝颜色为白色,菌丝长势中等,菌株G-18的二级种满瓶时间最长,为42 d,其余12株菌株的满瓶时间为38 d~40 d,菌株G-02、G-08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日均生长速度为0.334 cm·d-1,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极显著,菌株G-18的菌丝生长速度最慢,日均生长速度为0.226 cm·d-1。

2.3各菌株栽培袋出菇产量统计

不同菌株出菇产量统计情况见表4。

表4 不同菌株出菇产量统计Tab.4 The fruiting yield of different strains

由表4可以看出,26株金针菇菌株中,黄色品种的平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比白色品种高,其中13株黄色品种中,有9株菌的生物转化率大于70%,G-23菌株的生物转化率最高为97.33%,平均产量也最高,为0.292 kg,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其次是对照菌株G-20,生物转化率为88.15%,平均产量为0.264 kg,平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低的是菌株G-24,分别为0.156 kg、51.83%;13株白色金针菇品种中,平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的是G-12,平均产量为0.222 kg,生物转化率为74.02%,其次是G-08菌株,平均产量为0.219 kg,生物转化率为72.97%,与对照菌株G-22相比差异显著,其余菌株的生物转化率与对照菌株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中最低的是菌株G-18,平均产量仅为0.106 kg,生物转化率仅为35.37%。

2.4各菌株栽培袋出菇质量统计

不同菌株出菇质量情况见表5。

由表5可知,13株黄色金针菇品种中,10株为浅黄色,3株为黄色;菌株G-04、G-05、G-09、G-20、G-23和G-27菇型较好,其余菌株菇型一般;从菌柄性状来看,菌株G-20、G-23菌柄较长,菌柄直径较粗;从菌盖性状来看,菌株G-03、G-06、G-07、G-20、G-24和G-25菌盖大,易开伞。13株白色金针菇品种中,菌株G-02、G-08、G-10、G-11、G-12、G-14、G-15和G-28菇型较好,其余菌株菇型一般;从菌柄性状来看,菌株G-08、G-12、G-28菌柄较长,菌柄直径较粗;从菌盖性状来看,菌株G-10、G-11、G-12、G-14、G-18和G-22菌盖大,易开伞,其余菌株菌盖小,不易开伞。

表5 不同菌株出菇出菇质量情况Tab.5 The fruiting quality of different strains

3 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品比试验表明,13株黄色金针菇品种中G-23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与本地主栽培品种G-19和G-20相比差异显著,子实体浅黄色,菇型较好,菌柄较长、粗壮,菌盖小且不易开伞,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13株白色金针菇品种中G-12和G-08菌株的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也最高,与本地主栽培品种G-22相比有差异显著,子实体菇型较好,菌柄较长、粗壮,菌株G-12菌盖大且易开伞,子实体商品性状略差于菌株G-08。因此,G-23和G-08两个菌株可作为本地优良金针菇品种进行推广栽培。

3.2讨论

一级种、二级种菌丝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黄色金针菇品种的菌丝满管时间为8 d~9 d,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度也较快,而白色金针菇品种的满管时间为10 d~12 d,长势一般;黄色金针菇品种二级种菌丝满瓶时间多数为38 d~39 d,白色品种为39 d~41 d,黄色品种菌丝长势较好,生长速度较快,说明了黄色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较白色品种好;从菌株生物转化率来看,黄色金针菇品种的生物转化率较高。因此,说明菌丝的生长特性与金针菇的产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一结果与熊鹰等[5]的研究结果相符,但是产量最高的菌种G-23的菌丝生长特性并不是最好的,其菌丝的生长速度低于G-05、G-19和G-20,也说明了不能仅以菌丝生长速度的快慢来衡量金针菇的产量,这一结果与陈文良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

[1]于荣利,秦旭升,宋凤菊.金针菇研究概况 [J].食用菌学报,2004,11(4):63-68.

[2]黄毅.食用菌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毕志树,郑国扬,李泰辉.广东大型真菌志[M].广东:广东科教出版社,1994.

[4]伍明,郑林用,许晓燕,等.金针菇活性物质及其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11,30(3):6-8.

[5]熊鹰,贾英,姜邻,等.26个金针菇品种的品比试验及栽培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9,12(2):73-77.

[6]郑群,蔡益泽,陈玉华.金针菇品种的比较试验 [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4):209-302.

[7]陈文良,耿小丽.十二个金针菇品种对比试验[J].食用菌,1994,3(8):7-8.

[8]张美玲.白金针菇不同栽培菌株比较试验 [J].食用菌,2012(2):21-22.

[9]赵根楠,崇耕,卯晓岚.中国菇类栽培手册[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356-357.

[10]高经典,罗孝坤,杨红.金针菇品种品比试验 [J].中国食用菌,1994,13(6):13-15.

Variety Test of 26 Cultivated Strains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ZHANG Li-jing1,LIU Shao-xiong1,LUO Xiao-kun1,SHANG Lu-e2,XU Pi-xi2,GUO Yong-hong1,2
(1.Acadamic Insitute of Yunnan Fed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orative,Kunming 650223,China; 2.Yunnan Edible Fungi Bio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Kunming 650223,China)

The myceli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characteristics of pruducing mushroom,commodity characters,and biological efficiency of 26 Flammaline velutipes species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select good Flammulina velutipes varieties for Yunnan local cul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23 from 13 strains of yellow Flammaline velutipes species and G-08 from 13 strains of white Flammaline velutipes species were superiority strains with good growth vigour,growing faster,better fruiting body commer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biological efficiency.Biological efficiency had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f G-23 and G-08 compared with the landlord cultivars G-19,G-20 and G-22.The color of their vigour was white.Therefore,G-23 and G-08 varieties could be used as Flammlina vilutipes fine varieties to promote local cultivation.

Flammulina velutipes;cultivated strains;species comparision

S646.1

A

1003-8310(2015)02-0039-06

10.13629/j.cnki.53-1054.2015.02.011

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2012CF009)。

张利菁(1965-),女,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方面研究。E-mail:2522674479@qq.com

**通信作者:郭永红(1964-),女,本科,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保鲜加工方面研究。E-mail:guoyonghong64@126.com

2015-01-22

猜你喜欢

菌柄金针菇出菇
金针菇含甲醛?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灵芝新品种南GL11
豫西山区野生平菇菌株DUS 评价研究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香菇不同品种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
“蓝瘦香菇”原来真的存在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n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Brazilian Mushroom(Agaricus blazei)in Funan,Anhu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