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网球发展联盟的成立对我国少儿网球事业发展的影响

2015-12-23许瑞星

体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网球会员协会

许瑞星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少儿网球发展联盟的成立对我国少儿网球事业发展的影响

许瑞星9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大量整理文献的基础上,从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发展思路、训练模式等方面论述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的成立对我国青少年网球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影响。作者认为它的成立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少儿网球事业发展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充实网球后备人才队伍。

网球联盟;少儿网球;发展;影响

2015年2月10 日,中国网球协会为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青少年体育的指示精神,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在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尝试开创新的发展途径,成立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减少行政审批、行业自治的少儿网球发展组织——“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的目标是促进青少年网球发展的组织建设,扩大网球人户口,奠定人才基础,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联盟”以互联网式的思维,用发展注册会员、服务会员的理念;建立利用周末假期,遍及大江南北,降低参赛成本,减少学生请假,激发网球兴趣,适合社会需要,集短式网球、过渡网球、网球为一体的联盟积分排名赛事体系;利用社会化组织的优势,积极推进校园网球文化的传播、校园网球师资的培训、校园网球活动推广等工作;进一步整合国内青少年网球发展资源,拓宽优秀人才成长渠道,创造中国青少年网球发展大平台。这个组织的成立必将会为我国青少年网球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论述它的成立即将带来的影响。

1 对少儿网球发展联盟基本情况的概述

少儿网球发展联盟主要针对国内4到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联盟采取会员制形式,各级体育组织、协会、企业、学校、培训机构和个人都可自愿加入。成立之后,联盟拟推出积分赛,不仅联盟会员可以参加,国内现有的青少年相应赛事也可申请加入。积分赛体系由地区赛、精英赛和总决赛3个级别组成,设置短式网球、过渡网球和标准网球3个比赛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队员的积分不是根据赢多少场比赛确定,而是根据每一场比赛中赢得的局数或分数累积计算,这种积分方式可以引导孩子们抛弃功利主义的参赛思想。

联盟是由中国网球协会发起,旨在联合全国各界爱好网球的组织和人士,在青少年中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为广大青少年网球爱好者创造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使更多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为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发展奠定基础。联盟实行加盟会员制,并设立联盟秘书处。联盟秘书处设立在中国网球协会青少年发展部,负责处理联盟日常工作,制定和修改联盟工作和发展方案,组织召开联盟会议等事务。

联盟的主要职责在于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联盟会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对少儿网球教学、培训、会员管理、少儿网球竞赛体系建设、教练师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发挥和宣传少儿网球联盟,通过联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扩充少年网球人口数量,夯实网球运动发展基础,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构建与完善联盟竞赛管理体系。有效利用资源优势,完善各级球员入会办法与少年球员积分排名和级位管理体系;创造和增加团体会员间交流机会,提升联盟球员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加强优秀球员国际间交流,开阔视野;发挥联盟教育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德育和文化教育,在努力提付搞运动技能同时积极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对中国少儿网球培养模式的研究

我国少年儿童从事网球运动的培养模式有四种:(1)体工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一定选材标准将自身条件突出的少年儿童输送到各省市专业队进行训练。它的优势在于整合了物力财力全面的满足训练的需要,局限性在于锦标主义思想对少年儿童思想的束缚,没有以开放的胸襟培养球员。(2)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既有训练,又有文化教育,可为球员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劣势在于资金不足,无法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要。(3)家庭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欧美一些国家比较流行,如德约科维奇、威廉姆斯姐妹、莎拉波娃等。这样的训练更能因材施教,达到的效果也是无法比拟的,但是这种模式投入的资金大并带有一定的风险,没有合适的训练环境和好的竞争对手,会面领成才的风险[1](见表1)。

在当天的联盟成立仪式上,不仅有来自各省市体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有很多来自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大家从各自的角度交流了发展少儿网球运动的心得。即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又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提的最多的内容。可见联盟的成立并不仅仅是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比赛的机会,更是为他们搭建一个快乐成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平台。少儿网球发展联盟认可并支持这几种发展模式,在对少年儿童的培养模式上允许百花齐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员制度、建立层级的比赛体系、制定合理的比赛胜负标准。

表1 少儿网球培养模式的比较

3 对联盟管理制度的研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少儿网球发展联盟的成立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为其正常的发展保驾护航。冯加付、赵丰在《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改革发展之路》中指出:网球运动是一项商业化、市场化非常高的运动,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实施科学管理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其出谋划策。面对着网球职业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改革管理模式,制定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球发展战略与管理机制,是我国网球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2]。

上文已经说过联盟采取会员制,会员分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对应不同的会员群体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在联盟会员管理办法中这样规定团体会员的标准:治理于推广少儿网球事业的各省市、地市、县市网球主管部门或网球协会;开展或准备开展少儿网球培训的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业余体校和各级各类网球学校、网球俱乐部;经中国网球协会批准成立的短视网球培训中心、培训点等。符合条件的单位通过联盟官方网站向秘书处提出申请,以注册方式成为联盟团体会员,中国网球协会奖颁发统一制作的“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团体会员”标牌和证书。只要成为了联盟的会员会享有一定的会员权利,如参加联盟会员代表大会及各类活动;对联盟工作的知情权、批评建议权和表决权;享有联盟内部优惠政策等内容。联盟未成立之前的少年网球事业发展是一种无序的、松散的的状态,没有具有权威力量的机构起领头羊的作用,严重影响少儿网球事业的发展。在这个组织里,即规定了会员标准,又规定了会员的权利与义务,积极地整合了各方力量,是一个手掌变成了一个拳头,更加有力的促进少儿网球的普及程度,扩大网球人口基数。

4 对联盟发展思路的研究

法国社会学家佩鲁认为,发展是指社会整个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连接、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活动能力的提高。荣礴,韩湘平,晏金梅(2007)通过对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发现:社会参与度低、网球设施不足、缺乏人文理念等因素是制约我国网球运动普及的主要瓶颈。提出加强宣传力度、加大网球场馆建设投入,从三类人群普及入手,营造良好的网球文化氛围,并以竞赛为杠杆,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网球发展之路[3]。陶志翔等(2005)提出发展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应做好运动员培养工作;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以科技为先导,促进网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加强与体育院校合作,拓宽竞技水平发展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坚持举国体制,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网球产业化[4]。

由于联盟成立之后涉及的问题较多,社会化程度高,数据量大,工作头绪多等问题,仅依靠中国网球协会的管理体制很难承载联盟所有工作。经协会多次专题研讨和咨询,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中国网球协会与超达(北京)国际网球运动推广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服务中心”。用协议的方式,实现捆绑发展的全新合作模式,从而来完成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解决缺乏立项资金的问题。“服务中心”负责联盟的整体运营,保障联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相对独立的运营机构,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开发功能实用完备,安全可靠,框架易于扩展的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网络平台,为联盟的发展提供服务、管理和市场的开发。

联盟将根据情况制定校园网球发展计划,对于中、小学团体会员开展校园网球教学给予师资培训、经费和器材方面支持,研究制定除一般性团体会员外专门针对中小学团体会员的赛事活动办法。中国网球协会将根据少儿网球发展联盟开展情况,逐步建立、完善其团体会员综合评估机制,对优秀团体会员予以表彰奖励,促进团体会员不断发展。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是中国网球协会在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中的积极探索,是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东风,在社会上发掘市场,创造品牌,运用商务模式拓宽事业发展渠道的大胆尝试。

5 对联盟比赛模式的研究

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是未来竞技网球运动的生力军,只有重视后备人才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同时再由竞技运动逐渐向大众运动发展。世界网球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就是他们非常重视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就原来少年网球运动的开展来说,少年儿童在比赛中对各项技术的掌握不是很全面,战术单一,发球上网和主动上网战术应用较少。比赛过少,参加国际性比赛的机会可以说是没有,严重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制约着运动员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内自己组织的青少年比赛逐渐增多,这有利于青少年的培养,符合网球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要求。但是锦标主义盛行,虚报运动员年龄,以大打小的赛场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小球员的健康成长,造成后备人才大量流失[5]。

少儿网球发展联盟成立之后,联盟会根据实际需要推出积分赛,除了会员之外的练习网球的青少年也可以申请加入。积分赛的体系有地区赛、精英赛和总决赛3个层级组成,设置短式网球、过渡网球和标准网球3个比赛项目,使得比赛的门类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少年儿童的需要。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计分方式,为了避免功利主义,正确引导少年儿童参与网球运动,比赛计分不是根据赢多少比赛而定,是根据每一场比赛中赢得局数或分数累计计算,比赛时参赛选手就会认真对待每一局比赛,培养积极认真的态度。

6 结论

中国网球协会少儿网球发展联盟的成立是为了促进我国青少年网球的组织建设,扩大网球人口,奠定人才基础,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有力地聚集和整合社会资源为其所用,在组织制度建设、联盟发展思路、会员管理办法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地为少儿网球事业的发展进行宣传,改变原来不适合其发展的规章制度,为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发挥自身的优势。

[1]董取胜,李可可.我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1):60-61.

[2]冯加付,赵丰.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改革发展之路[J].山西体育科技,2009,29(3):71.

[3]荣礴,韩湘平,晏金梅.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3:66-68.

[4]陶志翔等.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830-833 .

[5]邱宏军,孙蔚,刘乘翔.影响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2):64.

The Influe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ldren's Tennis Development Leagu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Tennis in China

XU Rui-xing
(PE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a large number data of review,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raining mode, management system and d evelopment ideas, tr aining mode and so on, this p aper discuss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influence on th e development of junior tennis in China brought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children's association league. The author thinks its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s tennis,and attract more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tennis, to enrich the tennis reserve talented person troop.

tennis federation; children's tennis; development; influence

许瑞星( 1990-),河南开封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网球会员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会员专区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会员天地
会员天地
会员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