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条件*

2015-12-23吴亚婷黄越

体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天水市天水资源

吴亚婷 黄越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条件*

吴亚婷1黄越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新型形式,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满足了人们对旅游和体育的共同需求。

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全球性的旅游活动蓬勃兴起。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需求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商业、体育、林业等部门的合作日益增多,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提高

[1]。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旅游和体育双重特性的新型产业。随着体育旅游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天水市作为甘肃的第二大城市,想要发展体育旅游业首先必须解决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而支持其开发的条件又有哪些呢?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撑条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天水市群众300人、相关管理部门100人以及专家20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内容

2.1 环境支持条件

2.1.1 自然条件

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63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天水自古就有麦积烟雨、净土松涛、天水盈池、诸葛军垒、南山古柏等秦州八景之称。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如图1所示,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与优越的旅游环境是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先决条件。

图1 甘肃省主要旅游点分布图

2.1.2 人文条件

1988年,时值龙年,天水市人民政府于农历五月十三举办伏羲祭祀典礼。从此,传统的正月十六祭典活动也随之恢复。2000年开始,天水市人民政府主持举办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2005年伏羲公祭大典由市级升格为省级,同年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会之一,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至今伏羲祭典活动已举办22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中华先祖祭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特别是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极具有天水地方特色,如旋鼓、夹板舞、蜡花舞、壳子棍、荷花舞等。其中武山旋鼓舞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州夹板舞于2008年6月13日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蜡花舞、壳子棍于2011年3月16号被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3]。如此赋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文化更为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实现天水市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近了一步。

2.2 经济支持条件

天水经济开发较早,上世纪初,雕漆、纺织、面粉等传统工业就开始萌芽。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一批企业相继搬迁天水后,天水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有工业企业749家,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烟草、塑料等行业竞相发展,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4]。天水市综合实力和产业结构见图2、图3。

图2 综合实力

图3 产业结构

表1 天水市旅游业经济效益状况

旅游业作为天水重要的第三产业,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占了很大比例。据统计,2009年“五一”假期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42.54万人次,综合收入共计1.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8%和78.0%。2012年上半年,全市接待过内外游客567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综合收入30.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和21.9%,分别占全年计划的56.7%和56.09%[4]。天水市旅游业发展状况见表1。

可见,天水市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经济总体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追求更好的精神文明生活。

2.3 交通支持条件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公路技术等级明显提高,已达到二级以上公路305.65km、三级公路1201.531km、四级公路81O.575km;晴雨通车里程大幅增加,由788km增加到2517.13km;公路通行能力明显提高,打开了东大门,畅开了西大门,实现了打开四面出口的夙愿。全市投入交通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初步形成以天水市区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道为脉络,沟通各县区,辐射广大农村,连接省内外的区域型公路网络[5]。

天水航空:在天水市郊约15km处有一座军民合用的机场,可适合起降70座以下的客机,机场每周二和四有飞往西安和兰州的民航班机,乘客可由西安或兰州转机后前往其它地方。在天水市内有多处机场代理点,可预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机票。

铁路:著名的欧亚大陆桥——陇海线在天水辖区的北部横穿而过,沿途在天水市辖区内有大小15座火车站,以天水站为最大,是由东至西沿铁路进入兰州的门户所在,也是陇东南的重要的火车站之一。天水火车站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原称北道区),与天水市委和市政府所在的秦州区(原称秦城区)相距约20km,二者之间有天北高速公路直通[5]。

为了彻底改变景区面貌,加强基础性建设,天水紧抓系部大开发及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发展机遇,先后建成宝天高速公路,天定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等形成了一个高速网络,交通的便捷为天水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群众、管理者支持条件

在对天水体育旅游资源大众调查中,共发放300份群众调查问卷,有效回收268份,群众基本信息概况见表2-5。

表2年龄阶段、文化程度状况

表3 在旅游过程中参加体育旅游的状况

表4 对体育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的态度

表5 在选择体育旅游目的地时首先考虑

综以上数据显示,有47%的人们参加过体育,在面对体育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有30.6%的人们认为非常感兴趣,想尝试;有43.3%的人们表示比较感兴趣,有机会愿意尝试。并且,在对于他们想选择去进行体育旅游的目的地时,有74.6%的人们选择本地景区。而在对近几年来天水市旅游的游客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五一”假期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42.54万人次,2012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67万人次[5]。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天水市近年接待游客人次情况 单位:万人次

不管是本地游客还是外地游客,每年人数都逐渐增长,使之成为天水市体育旅游的潜在观光者和参与者。

在对相关部门管理者调查研究中,有91.1%的人们比较认同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且对于这种资源开发表示支持(见表7)。

表7 对于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所持态度

在对专家问卷调查中,16位专家表示天水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开发前景比较好,值的重视。有4位表示开发背景和支持条件虽然比较坚实,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可能开发起来相对比较缓慢。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与优越的旅游环境是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先决条件;便捷的交通为天水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总体的发展将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

3.2 建议

天水在基于环境资源、经济资源、交通资源、群众资源等共同支持的大优势下,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和体育旅游大市场的需求,天水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势在必行。这也为天水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连桂红,刘建刚.论体育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2]刘玛莉.天水史话.[N].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3]刘雁翔.伏羲庙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4]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11/0828335 3127.shtml.

[5]http://www.tsjt.gov.cn/.

The Support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Tianshui city

WU Ya-ting, etal.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hiYan442000, HuBei, China)

as a new form of tourism, sports tourism has very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meets the people’s the com mon demand of tr avel and sports. Th is paper expounds the support conditions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 in Tianshui city.

sports tourism,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资助计划项目2013QDJRW08(湖医药发行[2013]58号)

吴亚婷(1987-),湖北十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条件成为其开发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天水市天水资源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小小书画廊
A home-grown ballet academy leaps into the spotlight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我给资源分分类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资源回收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天水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