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首例高频交易操纵刑诉案宣判

2015-12-22王飞云

检察风云 2015年24期
关键词:交易者西亚交易

王飞云

11月3日,美国联邦法院判决交易员迈克·考西亚在期货交易中利用高频系统快速报撤单的行为,违反了《多德—弗兰克法》和《商品交易法》中的禁止性规定,构成“虚假报单操纵”罪及“欺诈”罪,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这是美国及全球有史以来,高频交易员被认定为操纵市场而追究刑事责任的首个案例,一经判决,即引起了华尔街的极大不安。(图/东方IC)

引华尔街人心惶惶

53岁的新泽西人考西亚是一名高频交易员,他在新泽西注册有一家名为豹能交易的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公司负责人。今年10月,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的检察官以六项期货交易欺诈罪和六项操纵市场罪对考西亚提起控诉,考西亚请求法官驳回控诉,但遭到拒绝。10月底,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由于此案是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通过以来以“虚假报单操纵”罪提起的首例刑事诉讼,具有极大的导向意义,庭审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数众多的金融交易机构和律师旁听了整个庭审过程。

根据检方指控,考西亚和豹能交易公司在2011年8月8日到10月18日从事期货交易期间,多次利用高频策略阻止了约150万美元规模的成交,引导价格操纵市场,牟取非法利益。其操作手法是:先通过CME Globex交易系统挂出少量卖单,随即挂出大量买单,买卖指令以少量卖单的数量撮合成交,制造了买方市场深度充分的假象,其他市场交易者误认为市场流动性非常好,跟风挂出买单。在交易指令被执行前,考西亚利用高频交易策略撤销全部未执行的买单,并几乎与此同时挂出卖单,与之前被引诱挂出买单的交易者成交,整个过程在几毫秒内瞬间完成。这个过程也可能以完全相反的方向操作,即先挂出少量买单,后挂出大量卖单并随即撤单。通过这种高频交易策略诱使市场价格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考西亚能够实现低买高卖,并从中获取了约140万美元的收益。检方认为,考西亚的行为违反了《多德—弗兰克法》关于禁止扰乱市场和禁止操纵市场条款的规定,是一种典型的欺诈和价格引导型操纵。庭审过程中,美国证监会和期监会的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出庭,指证考西亚撤销大单要比撤销小单操作频繁得多,以此证明考西亚挂出大单的意图在于迷惑其他交易者,缺乏真实的成交意图。

考西亚聘请了多名律师组成强大的辩护团队。律师团认为,考西亚的高频交易策略是在短暂的市场变化中捕捉交易机会,以获取合理价差收益,频繁报撤单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合理手段,并不存在欺诈和操纵市场价格的主观意图。考西亚本人也否认存在过错,坚称其交易过程中的每笔报单都有希望成交的意愿。

庭审进行了七天。律师团的辩护似乎未能打动陪审团,11月3日,陪审团最终一致认定,检方对考西亚提出的十二项指控全部成立。虽然法院的最终判决结果要到2016年3月份才能做出,但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每项欺诈罪最高可判处25年有期徒刑和25万美元罚金,每项操纵罪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和100万美元罚金,数罪并罚,考西亚的前景似乎不容乐观。律师团成员之一史蒂文·佩金表示对庭审结果很失望,“我们会穷尽一切法律手段捍卫权利”。

对考西亚的刑事诉讼虽然直到2015年才提起,但早在2013年7月,CFTC就对考西亚和豹能交易公司的操纵行为给予了行政处罚。根据CFTC公布的调查结果,豹能交易公司和考西亚于2011年8月8日到10月18日,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下属的四家期货交易所的18个期货品种进行了非法交易,涵盖农产品、能源、金属、利率、外汇、股指等基础资产产品,其中包括诸多合约品种。CFTC根据其执法规章,宣布没收豹能交易公司和考西亚约140万美元的非法所得,并处14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同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令其一年内不得在经CFTC注册的交易所、交易系统交易。CME Group依据其自律规则,也对豹能交易公司和考西亚进行了自律处罚,没收其约130万美元违法所得,并处80万美元罚款,禁止交易六个月。根据美国期货市场罚没款的分配规则,考西亞可以用CME Group没收的130万美元违法所得冲抵CFTC没收的140万美元违法所得。CME Group首先要用这笔款项弥补投资者保护方案产生的成本,如有剩余,则余下款项纳入CME的信托基金,该基金用于向财产受到损害的投资者提供援助,不得用于CME自身目的。与此相关联,英国金融管理局也于2013年对考西亚在欧洲洲际交易所扰乱市场交易的行为处以90万美元的罚款。

判决导向作用巨大

美国历史上,针对市场操纵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多有先例,但刑事诉讼考西亚案还是首例。其有罪判决一经作出,曾任美国联邦检察官、现为美国舒尔曼&罗杰斯法律服务公司合伙人的雅各伯·法兰克就预言未来会出现更多的类似案件,华尔街或许会因此陷入一场危机。确实,通过高频交易频繁报撤单攫取收益绝非个例,考西亚案的先例导向作用或使越来越多的高频交易员被送上刑事法庭。

今年3月10日,芝加哥一家名为HTC的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商,针对身份未知的被告向北伊利诺伊州地方法院提起“虚假报单操纵”诉讼。HTC公司通过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Globex交易平台长期从事美国国债期货交易,其在起诉书中称,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期间,被告采用非法交易策略成千上万次地重复“虚假报单—撤回报单—反向成交”的行为模式,扰乱和操纵美国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期货市场,造成HTC公司至少一百万美元的损失。由于Globex平台上的交易是匿名的,HTC公司并不知道被告的真实身份,为此它给被告起了一个名字叫John Doe(s),一旦查明被告真实身份,HTC将修改起诉书中被告的名字。

今年4月份,美国司法部指控36岁的英国高频交易员萨劳涉嫌操纵市场,是五年前美国股市“闪电崩盘”事件的始作俑者。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经历了罕见的暴跌和剧烈震荡,在短短五分钟的交易时间内,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等几大股指悉数暴跌,其中DJIA盘中下跌998点,跌幅达9.2%,创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单日盘中跌幅。部分股票成交价格严重偏离,成交价甚至低至一美分或高达十万美元,股市的价格发现功能荡然无存,这就是著名的“闪电崩盘”事件。闪电崩盘后的几个月,美国股市的现金不断从共同基金流出,大批投资者对市场感到失望,认为市场已经变得过于危险而不可信任,变成了精英掠夺利益的场所。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SEC、CFTC以及交易所迅速联手对暴跌原因展开调查,但电子化交易的匿名性、隐蔽性、瞬间性等特点,使调查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一时间“乌龙指”、黑客、恐怖主义、系统故障等导致此次暴跌的猜测此消彼长。事隔五年之久,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司法部和CFTC指控萨劳在暴跌当天采用“分层”和“虚假报单操纵”的非法交易策略,“造成了订单的极端失衡,并导致市场闪电崩盘”。2015年4月21日,英国警方拘捕了萨劳,美国政府要求引渡,萨劳本人则表示反对。目前引渡事宜还在磋商中。

高频交易的前世今生

在华尔街,高频交易历史已久。它以先进的技术系统和复杂的算法为基础,通过日内频繁、高速的买入卖出,在微小的价格变化中获取收益。发展至今,高频交易已被广泛应用于华尔街交易商、对冲基金等机构的主动交易策略中,将近70%的股票交易和90%的期货交易都是通过电子下单执行的。高频交易从诞生之初就饱受争议,支持者认为有利于提供市场流动性、发现市场价格,反对者则认为高频交易者利用技术优势损害了其他交易者的交易机会,有损公平,具有道德上的“原罪”。面对争议,高頻行业一向低调发展,直到“闪电崩盘”事件的发生让监管者和基金管理者异常愤怒,高频交易被放到聚光灯下。

“虚假报单操纵”正是高频交易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后,伴随而生的一种新型市场操纵类型。“虚假报单操纵”是交易者从事股票或期货交易时,以高频技术为基础,先在单边进行大量报单,继而在执行之前全部撤销之前的报单,然后在与撤单行为几乎同时进行反方向的报单,与期间被引诱跟随报单的其他交易者成交。为应对这种新型操作方式,《多德—弗兰克法》增加了关于扰乱市场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其中包括违反买卖报价规则、做尾盘和虚假报单。CFTC还制定《“禁止扰乱市场行为”解释指引和政策说明》专门对四种“虚假报单操纵”行为进行列举。

关于高频交易与操纵的关系,CFTC执行官David Meister认为,“使用高频交易当然合法,但如果利用电脑算法程序操纵市场就构成违法,这是不能容忍的。我们会依据《多德—弗兰克法》中禁止扰乱市场条款的规定,保护市场参与者,促进市场诚信,尤其是在电子交易平台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但合法高频交易行为与“虚假报单操纵”罪之间的界限似乎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例如在萨劳案中 ,就有不少意见认为萨劳的大额报撤单发生在闪电崩盘之后,其仅是顺应趋势的交易行为而已,萨劳是官方抓到的替罪羊而已。CFTC也曾承认萨劳的交易行为与“闪电崩盘”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脆弱。

法兰克认为,“市场闪崩、公司欺诈、伦敦鲸事件等,这些因素和事件共同使对高频交易提起刑事诉讼变得可能和可接受”。同时,他也指出,这类案件的调查一般会时间冗长,“案件取证难度很大,且复杂的高频策略对调查者的智力要求很高,必须进行毫秒级的切片,才能看到极短时间内的每一笔交易及同一时间内市场条件的变化”。

无论如何,考西亚案开启了高频交易操纵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大门,华尔街的高频交易员们需要更加谨慎地检验自身交易策略的合法性,以免惹火烧身。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猜你喜欢

交易者西亚交易
信息披露、有限关注与交易者期望收益
有限关注、内部交易与预期收益
全都知道的佐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
内部交易者行为及其基于Kyle模型扩展研究
内部交易者行为及其基于Kyle模型扩展研究
M个内部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分析
大宗交易榜中榜
苏雪林《屈赋论丛》中华文化源于西亚之商榷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