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西案:孩子失踪不报将受重罚

2015-12-22林海

检察风云 2015年24期
关键词:阿什顿凯莉控方

林海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凯西·安东尼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但陪审团最终因证据不足认定她无罪。判决激怒了许多美国人,也引发人们对美国家庭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为了不重蹈覆辙,美国已经有超过12个州通过酝酿立法,重罚那些孩子失踪却不及时报案的家长或者是监护人。

女儿失踪一月仍不报案

2008年6月16日,时年22岁的凯西·安东尼在与父母发生争执后带着两岁大的女儿凯莉离家出走。此后的一个月中,凯西的母亲辛迪曾多次打电话给女儿要求见外孙女,都被凯西以各种理由拒绝。2008年7月15日,已经一个月没有见过女儿和外孙女的辛迪突然接到拖车场打来的电话,让她取走凯西的汽车。凯西的白色庞蒂亚克轿车内乱作一团,令辛迪害怕的是,车内散发出一股非常可怕的气味——强烈的腐尸味。

察觉到事情不对的辛迪当天正式向当地警局报案。警察调查发现,凯西在女儿失踪约两周后丢弃了这部车子,时间上正好与后来尸检报告中凯莉的死亡时间吻合。侦查人员在车内发现了一缕头发,长度和颜色与凯莉的头发相符。在车的后备箱里,警方还发现了三氯甲烷的痕迹。这是一种具有麻醉作用的化学药剂,可致人昏迷。在其后的调查中,警方在凯西电脑里发现了她上网搜索三氯甲烷以及失踪儿童信息的记录。还有一个邻居指证,凯西曾向他借过一把铁锹。

2008年7月,凯西第一次接受警方讯问。从那时起,她就开始编造一系列的谎言。她先是向警方解释,自己在当地一家环球影城的主题公园工作,因而不得不拜托亲朋好友与保姆轮番照看自己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里,孩子是由一位名叫塞奈达·费尔南德斯·冈萨雷斯的保姆照料着——她说这是一名来自纽约州的年轻女人,年龄在25岁上下。一天早晨,凯西在上班前照例将凯莉送到塞奈达的住处,但是当她傍晚去接孩子時,发现二人已不知去向。凯西立刻试着给塞奈达打电话,却发现这个号码已经销号了。

令人生疑的是,孩子失踪的31天中,凯西并未向警方报案。警方介入后的调查资料显示,凯西对警方撒了谎,那位名叫塞奈达的女人根本就不存在。至于汽车里的味道,凯西最初坚持那只不过是来自一袋垃圾。但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刑事研究员作出的气味测试表明,车上的气味基本上可以肯定来源于一具尸体,而不是凯西证词中所说的垃圾。不仅如此,警方还发现这一个月内,凯西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地寻找女儿,反而表现得若无其事,还经常穿着性感的衣服出入酒吧和夜总会。有报道称,她在凯莉死后曾和朋友们连续聚会四天四夜。她甚至在胳膊上刺上“美好生活”的意大利文刺青。文身师鲍比·威廉姆斯作证:“在店里,她一边文身,一边很开心地聊着电话。”

此时,凯西的一位朋友也向警方出具了另一件证据,在孩子失踪之前,凯西曾经给她发过短信,称女儿是“整天流鼻涕的讨厌鬼”,很让人心烦。圣诞前夕,警方终于找到了凯莉的遗骸。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事实:杀害凯莉的最大嫌疑人,正是她的亲生母亲——凯西·安东尼,警方以一级谋杀罪逮捕了凯西。

陪审团对于案情一无所知

随着凯西被捕,此案渐渐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占据了美国主要媒体的头版头条。据调查,超过2/3的美国人认为杀害凯莉的凶手就是凯西,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与凯莉的死亡有直接关系。人们都以为庭审很快就会结束,凯西会被判处死刑,得到应有的惩罚。

然而,美国司法程序给予了辩方许多回旋的空间。正是因为公众对于凯西案的过分关注,使得辩方有理由申请异地审判——根据佛罗里达州法律,如果公众舆论对某桩案件在庭审前已经干预过多,甚至形成了压倒性意见,那么该案将不得不面对变更审判地点的抉择。用负责此案的检察官杰夫·阿什顿的话说:“由于审前的公众舆论对案件的干预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在案发地组织一场公平正义的审判的可能性极为渺茫。”最终,根据控辩审三方的协议,无论审判在哪举行,陪审团如何组成,在审判期间必须与公众彻底隔离。一旦被挑选为本案的陪审员,他们将被隔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镀金的牢笼”里,避免受到外界影响。

法庭竭尽全力,最终形成了陪审员名单。但是,经过控辩双方的多轮回避申请,许多已经熟知案情的陪审员都被排除。检察官阿什顿对此充满遗憾地说:“令我们感到难堪的是:第一,那些对本案非常关注的陪审员,那些迫切地希望为小凯莉讨还公道的陪审员,他们关于本案的所有信息均来源于媒体报道——他们被小凯莉的悲剧境遇深深打动,因而主动地四处探寻着媒体发出的声音。第二,那些善于凭借理性分析问题的陪审员,其获取的所有‘证据’也是得益于媒体新闻的披露,他们正是根据这些资料做出逻辑分析,继而得出‘独立’的结论。第三,那些对于法律充满了崇敬与信任之情的陪审员,总是非常坦率地承认自己对该案已经形成了固定看法——遗憾的是,根据法律规定,这些人都将被排除在正式陪审团成员之外。”

陪审团选定之后,审判很快开始了。凯西是幸运的,尽管她没有钱请律师,法庭却为她指定了一个堪称“梦之队”阵容的律师团队。其中包括当年因辛普森案而成名的美籍华人李昌钰博士。律师团队的领导者是贝斯律师,用检察官的话来说,“他是个混蛋”。但是他非常狡诈地抓住了“媒体过度报道”这一点,他将那些已经熟悉案情、“可能导致对凯西存在偏见”的陪审员都排除在外,迫使法庭选择了一个由“一无所知者”组成的陪审团。此举是导致凯西被判无罪的最重要一步。

此外,看似已经证据充分的“铁案”,仍然被辩方律师找到不少破绽。控方最依赖的证据,是在凯西的轿车上发现了凯莉尸体的痕迹。而凯西在凯莉失踪后的两周内将该车遗弃,这段时间内无法证明凯西与这辆车之间的关联。控方还缺乏最关键的证据,例如缠绕凯丽尸体的胶带上,并没有发现凯西的指纹,也没有目击证人见过凯西伤害凯莉。而她在女儿失踪后的种种异常行为,并不能够直接证明她有杀害凯莉的动机。

无罪审判引起全国震惊

2011年7月5日,陪审团做出了最终裁决。法官向陪审团主席——一位体育教练点头示意。阿什顿检察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佩里法官做了个很奇怪的手势:他将这页纸放下后,摇摇头,又将它拿起来快速浏览了一遍,接着重重地拍到那一沓裁决书上……佩里法官将裁决书交给法庭书记员……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可以通过书记员对裁决书的浏览方式对裁判结果推断个八九不离十:一般而言,如果书记员的目光停留在裁决书首部,被告有罪;如果停留在裁决书底部,则被告无罪。但是这次,天哪,她的目光一路下行,最后滑落到裁决书底部,情况不妙啊!”

果然,书记员宣布,针对凯西的三项罪名“一级谋杀罪”、“重度虐童罪”和“加重过失杀人罪”全都不成立。法庭里传来一片唏嘘声、惋惜声甚至抗议声。阿什顿和他的同事则静静地坐在公诉席上,犹如冰雕一般毫无表情。“我终于拿到了裁决书,但对其宣判过程的记忆却一片模糊。无论如何,我都无法相信那12位陪审员竟然能够在如此短暂的评议周期中驳回了全部重罪指控。”阿什頓回忆道:“庭审阶段,我们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向法庭提交了数十项证据,每一项证据均显示凯莉之死与被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居然连看都没看一眼就全部驳回了!这着实令人震惊。”

阿什顿检察官后来在《未完成的审判:震惊美国的凯西案》一书中写道:“依我事后分析,有两个因素对案件的最终裁判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一是控方提交的证据,其二是陪审团成员的组成……坦率地说,就控方证据本身而言,我们确实已经发现了两处硬伤。庭审之前,控方所掌握的事实中有两个疑点一直未能得到澄清:其一是被害者的死因与遇害时间。小凯莉被发现时已经成为一具高度腐化的尸骸,我们一直未能确切指出她的死因和遇害时间。其二是被告本人的品格证据。据其父母以及朋友们证实,被告凯西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这种形象与我们对其冷血杀手的指控大相径庭。”

审判结果令所有追踪了这一故事3年的美国人震惊和愤怒,就像17年前的“辛普森案”宣判时那样。20世纪90年代,涉嫌杀害前妻及其男友的橄榄球明星辛普森在面对诸多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时,被陪审团以证据不足为由认定无罪,也由此被媒体称为“美国司法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案件”。而凯西案宣判当天,在法院外聚集了数百人,抗议“蛇蝎心肠的婴儿杀手”被放走。网友纷纷登录社交网站表达自己对判决的不满,NBA著名球星麦克格雷迪也在推特上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他连续写道:“无法相信,他们竟然让这只猪走掉了!”“这个女人愚弄了司法体制!”

值得欣慰的是,终局裁决并不意味着本案的彻底结束。为了不重蹈覆辙,美国已经有超过12个州正酝酿立法,要重罚那些小孩失踪却不及时报案的家长或者是监护人。凯西案还引发美国各界对于陪审制度的反思。人们提出,左右陪审团判断的往往不是犯罪事实,而是一些和事实无关的因素。阿什顿检察官至今仍不能坦然接受判决结果:“既然法律赋予陪审团权利,他们做出了凯西无罪的裁判,我们就必须寻找特定的理由来接受它、消化它。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心中的愤怒化作其他积极的举措。”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阿什顿凯莉控方
帮助女儿独立行走
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主体研究
帮助女儿独立行走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非法证据排除也应适用于辩方
刑事庭审辩论阶段的转述声源研究
凯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