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走向2025
2015-12-22丁伟
丁伟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企业组织和产品模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被重新认知,美、德、英、法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中国于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从企业内部看,生产成本上升、研发投入不足、生产组织方式较为传统都是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从外部环境看,消费者具有更大的主导权,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交化、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将颠覆旧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变革与转型的十字路口。
有别于“工业4.0”聚焦在制造业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中国制造2025”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同时重视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两者在以下三方面大为不同:
发展基础。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在工业2.0阶段,因此需要推进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并行发展。德国已普遍处于从工业3.0向工业4.0过渡阶段,拥有强大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在自动化工程领域已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
战略任务。“中国制造2025”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而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推进智能制造。
主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除了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之外,还在全球化、创新、质量品牌建设、绿色制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工业4.0的重点是建立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将发生巨大变化:
1.生产方式趋向智能化、网络化。智能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将由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组成,“无人工厂”的数量将不断增加;二是工业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促进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集成组装等全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精准协同;三是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等智能分析工具将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决策。网络化指的是企业将更多地通过网络将产品价值链分解到不同国家的配套协作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由全球范围内多个企业高效、快捷地合作完成。
2.企业组织走向扁平化、虚拟化。扁平化是指供应链集成创新、网络营销等新型业态使得每个企业都演化成信息物理系统的一个端点,不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机器运行、产品生产、渠道销售都由网络化系统统一调度和分派,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日益实时化。同时,随着协同制造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只有运营总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虚拟企业开始出现。
3.产品模式转向定制化、服务化。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工序和工艺,灵活地生产出各种产品。用户下单后,订单送达互联工厂,工厂即开始向模块商下单定制所需模块,通过模块化的拼装,可以实现用户对不同功能的侧重,并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制造时间。企业还将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编辑:王文正 wwz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