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以人为本
2015-12-22吴清伟
吴清伟
摘要:前几天,看过一个对以前现在学校课程的评价,是这样说的:当孩子们需要学习道德判断的时候,他们却在原始社会里爬行;当孩子们需要认识社会关系的时候,他们却在资本论里跋涉——这深刻地反映出原来课程教材的抽象性和非现实性。这些年的课程改革,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更加以人为本,更具有现实性,更贴近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育实践 以人为本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59
课程的改革对教师实现新课程追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教育与体验
道德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校也都经常搞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而过分注重“形式”的道德教育往往又是枯燥而无力的,因为这本身就会给学生无形的压力,把学生放在道德弱势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在实践中,我觉得更有益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通过实践去体验道德与情感,就像在感恩父母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中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喝自己对父母的爱,体验到付出也是一种幸福,这种自主的体验要比“形式”的教育更有力、深刻、久远。
二、集体与个体
教育要面向全体,也要兼顾个体。课程学习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并遵守社会规范,这是面向全体的。但作为学生的个体却又是有独特个性的、与众不同的,这也是需要保护和支持的。也就是说,从人性的角度上说,只要不违背整体的社会规范,都是合理的。在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大多数学生都愿意主动融入集体,而有极少数学生的表现仍是喜欢独来独往,朋友较少,这种观点和做法好像不符合集体的要求,但却是符合生命的不同个性的,就像狼是群居的,善于合作,而老虎是独居的,却是百兽之王。我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到“孤独”未必寂寞,更不是无聊,只是一种个性特点或生活方式,同样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个人理想。
三、预设与生成
因为有统一的教材,加上思维定势的力量,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形成了每一问题都有固定答案的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往往不是这样的,因为问题的开放性,常常会产生不同于教材的多种结论,这种结论又是合理的,这就需要及时正确引导和把握,而不能利用教材观点“一刀切”,就像在学习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除了教材上的观点,有的学生还提出不同的做法,像看书、睡觉等等。我想这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方式可能是更合理有效的。
四、鼓励与评价
作为教师,我们鼓励与评价学生好像是必需的事。但实际上,要想真正实现现代教育的课程追求,鼓励和评价学生又是有很大技巧的,适当的鼓励与评价能激励学生,但不当的鼓励与评价却会阻碍学生的自我成长。就像有的学生做了一件事(好事),有的教师这样鼓励学生:“这件事是你做的,你真是一个好学生”,这种“鼓励”却让学生产生压力和错误的自我评价(只有这样做,才是好学生),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其成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样说学生感觉可能会更好一些“你做了这件事,我感到很高兴”,这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合理的鼓励与评价应该像心理学家艾里斯所说“尽量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一个人”。
新的课程学习主要不是要学生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还要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加深认识,在活动中培养情感。这种实践的意义是深远的,不只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刚刚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是为了学生通过道德实践,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和生活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想真正实现新的课程追求,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既适应社会变化又富有个性特点的人。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