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2015-12-22张忠义
张忠义
摘要:物理是中学生要学的理科的一个主要学科,学生学起来总觉得知识枯燥、难理解。近些年,中考物理中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明显。解题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授课中,不断地融入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在中考物理考试中,题型不断创新,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生仅仅会做某一道题还不行,还要掌握解决此类题目的解题能力。在此,笔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解题能力
策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65
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再一味地按照教案来教学,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机器,这样不仅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让学生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影响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一、学生解题能力现状
经过对学生的做作业情况,平时的练习完成情况以及测试卷的分析,加上平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对物理试题进行作答时,在读题审题阶段,在做到考查到一些需要理解题目意思才能正确作答的题目时,答题的正确率会有所降低。那些做错了的学生在对题目进行分析时,不能有效地将文字叙述转化为符号表征。在对图像问题的解答中,也发现学生解析过程中的问题是不能从微观层面上来理解图像的本质,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内在实质等问题,在涉及列式、计算等方面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
二、培养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方法
(一)利用实验
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让学生学习各种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学环节中都会采取实验,尤其是中学阶段。
物理实验的形式更加活泼,学生更喜欢上实验课。而且,多进行实验教学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在哪些部分存在漏洞,可以及时查漏补缺。例如,在进行水结成冰的物理实验中,需要学生提前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水的体积存在什么变化。学生可能会存在不同意见,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联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可以刺激学生以后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这些物理现象,还能提高他们在做那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题目时的适应能力,从而顺利解决。
(二)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要想最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供一些技巧都需要建立在学生具有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因此,学生一定要先掌握初中物理体系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达到看到物理题目时,不求立即能有解题思路,先要知道考查的是哪部分理论知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借助函数图像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规律用图像法来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可以清楚地描述从开始到最后结束的完整信息,以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所显示的数据作为抓手,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关物理公式综合分析,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例题:小明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D:\123456\学周刊·上旬刊201602\飞腾\飞腾 接排 2 4-125\浅议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3.tif>[固定][A][B] [F/N][32][22][0][10 20 30 40 50 t/s]
甲 乙
(1)合金块A受到的重力为 N,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 N。
(2)合金块A的密度是 。
(3)在容器中用一条水平的实线画出放水40s时水面的大致位置。
(4)你能画出容器的底部所受压强p与放水时间t的关系图像吗?
解答:
(1)由乙图所示信息可知,32N为物体完全离开水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合金块A受到的重力为32N;22N为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32N-22N=10N。
(2)由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物体的体积为10-3m3,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3.2×103kg/m3
(3)随着A逐渐露出水面,A所受浮力逐渐减小,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增大,A在图中的位置应该稍有下降,所以当40s时A已经完全露出水面,此时A应该处于图中A位置稍下面一点的位置,如丁图所示。
(4)底部阀门打开后,水的流速是变化的,先快后慢,所以窗口底部所受压强的变化规律应该是:压强在减小,但是先减小比较快,后减小比较慢,如丙图所示。
[p/PA][O][t/s] <D:\123456\学周刊·上旬刊201602\飞腾\飞腾 接排 2 4-125\浅议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3.tif>[固定][A][B]
丙 丁
分析:在这道图像题中融合了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和第二两小问是定量计算,用到了三个公式,一个是用视差法求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第二个是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第三个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第三问是定性问题,学生的典型错误就是将这条线画在图中A的下边沿,认为A刚刚露出水面,而第四问的典型错误则是将图线画成一条直线,认为随着水的缓慢流出,窗口底部的压缩减小应该是均匀的。
近年来用函数图像来直观形象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已成为中考物理考查的热点,各地中考试题中常出现物理图像信息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识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经过以上对学生解题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希望能给初中生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减少他们在中考中的失分点,能够掌握中考物理解题的技巧,牢记初中物理知识和规律,在解题中可以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丁云吉.重视思维转化 另辟解题蹊
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物理,2015(2).
[2]周旭梅.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9).
[3]徐富勇.如何培养初中物理简答题解题能力[J].基础教育参考,2013(8).
[4]孙良付.浅议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3(10).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