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CS模拟人在卓越医师临床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5-12-22钟慧漆辉洲沈元琼莫明树李熠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5期

钟慧 漆辉洲 沈元琼 莫明树 李熠

摘要:目的:分析ECS模拟人在卓越医师临床技能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和效果。方法:使用ECS模拟人对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师班26名学生进行教学训练,另取同班级26名进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为对照组,观察教学效果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学前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别,经ECS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其整体成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CS模拟人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关键词:ECS;卓越医师;临床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33-03

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启动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与医疗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卓越医师,他们能够解决疑难病症,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表现卓越,成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临床技能教学是以锻炼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学习、实验室教学及病房见习等,是医学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卓越医师职业技能的重要实践课程。由美国METI(Medical Education Technolies Inc)生产的高级综合模拟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是目前国际采用的先进医学模拟教学产品之一,它利用高科技的仿真设备来模拟真人,拥有真人比例的外形,柔软的仿真皮肤,能“眨眼”会“呼吸”,有“心跳”有“脉搏”,能与人“对话”,能进行多种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听诊心音、呼吸音等,且通过电脑软件,ECS还能设置各项生理指标的复杂变化,配合心电监护仪的显示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能真实模拟临床病情变化和再现不同医疗情境。本教研室于2009年引进了ECS,参考协和医学院、湘雅医学院、中山医学院的经验,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效果显著的ECS教学模式,成功将ECS运用于卓越医师班的临床技能教学。

一、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南华大学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卓越医师班一半学生共26人(男、女各13人)为实验组,同班级另一半学生共26人(男、女各13人)为对照组。在进行ECS教学前先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理论和实践的摸底考核,然后对实验组进行ECS模拟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课堂教学。教学结束后再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的理论和实践考核。ECS模拟教学的程序如下:学生自由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5~6人,由两名经过ECS培训的教师授课。教师通过计算机程序,运用模拟人设置一个临床常见病例作为教学病案,将教学病案的主诉及部分简单病史在课堂上发给学生,组内阅读病史并进行讨论,教学病案的讨论点包括患者的主要不适症状、进一步的病史采集(包括现病史及既往史)、查体时发现的阳性体征及相应的诊断治疗等,讨论之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对模拟人进行问诊(由教师控制ECS模型,通过语音系统模拟病人的声音)、详细的体格检查,再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床旁心电监护仪提供的信息等,对患者做出相应的诊断,并讨论治疗措施,然后每组由一个学生将组内讨论意见汇总并进行汇报,模拟早晨交班的病情汇报。最后教师分别对每组学生在各个诊治阶段的表现及最后的汇报进行点评,点评后各小组再次进行讨论与总结,总结各阶段的不足、失误与收获。课后对学生进行ECS模拟教学的满意度和必要性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操作、团队合作、爱伤意识及是否愿意进行ECS模拟人授课等方面的内容。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SPSS Inc,Chicago,USA)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男、女性别比没有差别,摸底考核显示两组学生对临床技能(包括理论考试及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的学生在进行了ECS教学后,无论在理论知识或临床实践操作较之以前都表现出明显的进步,其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本组学生之前的摸底考核成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未参加ECS教学的对照组学生在临床技能方面进步不明显。具体见表1。

2.阅卷调查显示,参加ECS教学后,绝大多数(80%以上)学生自我感觉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操作方面)有所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有所增强。在“爱伤意识”培养方面,有70%的学生认为ECS模拟人能促进其“爱伤意识”的培养,20%的学生则认为ECS模拟人教学不利于“爱伤意识”的培养,另有10%的学生表示不太确定。课后100%的学生都表示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且要求更多的开展ECS模拟人教学课程。

三、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民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加之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学生能直接在病人身上进行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人数增多、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医疗纠纷增多等问题越来越明显。随着大众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医学院校学生在临床技能的掌握方面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急需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医师队伍。

在临床技能教学中,模型是很重要的一项实验室教具,而现有的功能单一的模型如穿刺模型、心肺听诊模型、腹部触诊模型等已无法满足广大医学生对临床操作技能训练的需要,生理驱动模型系统如ECS模拟人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国际模拟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也引进了ECS模拟人并将其运用于卓越医师班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相较于单一功能的模型来说,ECS有很多优点:(1)可以自行编写软件程序从而模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各种病人,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对象,设计不同的疾病情景,模拟病人全身状态的改变,如血压、呼吸、脉搏、瞳孔大小等,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临床病症细心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疾病、对于病人形成整体的印象,将各学科如病理学、生理学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2)通过ECS内置的语音系统可让教师模拟病人与学生进行交流,如问诊等,使两者之间产生互动,且通过设置仿真的医疗情境,如模拟ICU、心电监护仪上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能逼真地展示临床环境中的诊疗过程及救治效果,为学生创造一种交互式情境教学和实践的机会。(3)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设置可使模拟人对不同的临床处理做出相应不同的反应,对于学生在诊疗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可以按照不同的分歧意见予以不同的诊疗处理。观察不同的诊疗措施在疾病的救治过程中的不同效果,从而选择出最为迅速、有效的诊疗措施。学生在进行了错误的处理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后,还能重新启动软件并进入该步处理前的疾病状态,使学生重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诊疗措施,可以避免以后面对真实的患者时不正确的操作对临床患者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此外由于软件的无限可重复性,能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保证了教学质量。(4)在整个的病案讨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诊疗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自己思考、讨论及动手操作,这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通过模拟病例的讨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病史采集时,学生需做到边问边想,发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体格检查及临床诊疗时,学生需体贴病人,积极思考,根据不同的表现调整诊断与治疗的措施。总而言之,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分工合作、积极沟通、互相学习,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被长时间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中,一改以往“各干各的”的学习训练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为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卓越医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将ECS运用于临床技能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ECS对操作者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指导教师需要掌握其计算机编写程序才能设置不同病例,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差的教师来说,进行ECS教学的难度较大。此外,结合教学过程及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教师也发现,模拟人虽能进行外形及生命体征的较好模拟,但毕竟不是真实的病人,很难像真实的病人那样在每一步临床操作与诊疗的过程中进行细致地反馈、配合与交流,并且即便是因为不当的操作导致严重的后果,如病人死亡等,计算机的程序仍可以重新启动,对于因医生“失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来说,学生难以体会到那种“内疚”、“难过”的心情,在操作过程中不利于学生“爱伤意识”的培养,且该模型价格昂贵,日常教学及训练对其损耗较为严重,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急需我国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模拟设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剑.医学模拟教育和医学教育革命[J].中华医院,2004,8(7):73-74.

[2]陈卫昌,周金懿,丁晓林,等.ECS模拟教学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66-167.

[3]王长远,秦俭,王晶,等.电脑模拟人在急诊青年医师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0,23(6):28-29,66.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news.qq.com/a/20100729002511.htm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12-228);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项目(2013CY007);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项目(2012xjg33)

作者简介:钟慧(1983-),女,湖南凤凰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研究;李熠(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