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舞蹈课应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

2015-12-22林美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4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幼师能力培养

林美英

摘要:幼儿师范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师范生的摇篮。我们在教会学生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教育能力,也就是舞蹈教学法的实际能力。笔者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材的选择、学生学习方法的选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途径等方面来探讨提高幼师舞蹈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211-02

幼师舞蹈教学目的的是使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以及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教育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是指舞蹈教学法的实际能力,也就是说通过舞蹈课程使幼儿师范生具备能够胜任初级舞蹈教育的能力。

目前来说,在基础职业学校中,对舞蹈课程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学生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越深,技能技巧越难,表明学生学习的水平越高。这使得幼儿师范舞蹈教学陷入了一个误区,只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成绩不错的“好”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却非常苦恼,她不会用或用不好自身学到的知识技能,不得不感叹空有一身本领却发挥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学习深度、广度确实在某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水平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能够表演一些较大难度的舞蹈作品时,作为一名未来的舞蹈教师,自己的实际能力是否也应当得到相应的提高呢?因此,在幼师舞蹈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材的选择

从教学目标定位说,幼师的舞蹈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舞蹈内容和音乐及表现形式应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实际,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幼师学生的舞蹈素养和精神文明程度,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在教学法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要明确这一目标,我们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不是演员。明确了这一根本目的,就不会盲目要求学生跳到几级的舞蹈作品,理论知识要死记哪些内容;就会放下对专业知识求高、求精、求尖的不切实际的追逐,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舞蹈的审美力、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向更宽、更广、更泛的舞蹈教育者转换,使之科学合理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学会牢记不是目的,学活才是目标。

从学情分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学生大部分从未接触过舞蹈,没有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还需得到提高以适应后期各种舞蹈学习。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实际,与所学专业贴近,按学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舞蹈基础知识教起,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稳定性、柔软性及各种技巧。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舞蹈常识和舞蹈能力,也就具备了学习民族民间舞的能力。因而在教材的选择上就必须选择民族民间舞的组合训练以及幼儿舞蹈的考级教材,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样道理,让学生“学会”,不如教学生“会学”。舞蹈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教师只是学习的一部份,更多的时间是要靠学生自己来完成。所以,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呢?首先,应该发挥集体课的优势,注重教学相长。教师应努力创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1)游戏法教学:利用集体课人多的优势,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法教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舞蹈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在幼师的舞蹈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明白,今后教孩子们舞蹈的时候要让他们享受快乐而不是枯燥的为学习而做动作。(2)合作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可以锻炼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也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这种合作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教与学的能力。(3)分步教学:拿出具体的舞蹈作品,通过分步骤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教与学的能力。第一步:看。让学生观看舞蹈作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兴趣,注意选择舞蹈作品时要难易适当,注意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第二步:议。结合舞蹈作品,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自己找出来表演的重、难点。第三步:练。给学生一些时间,通过练习实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处理作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渗透到舞蹈表演中。第四步:评。通过集体课,让一位学生表演,众人观看,看后师生一同评。好处是首先锻炼了在众人面前表演的心理素质,有利克服初为人师时慌张羞怯的心理。其次,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他们的角色不仅仅是学生,一定程度上也是老师。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也练习了教;又通过讲评找出自身的弱点,反过来也促进自己的学习。通过“看”、“议”、“练”、“评”的分步教学,不但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技能技巧能力,而且通过具体的听、评,来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会牢记不是目的,学活才是目标。同时,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但这种鼓励是有针对性的,强调主体,强调具体而不是泛泛的表扬。其次可邀请已毕业且小有成就的学生回校演讲或表演,让同学们知道由于她的舞蹈特长而受到同事的青睐和领导的赏识。让同学们提前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以此增强学习舞蹈的动力。在这种兴趣和动力的推动下,学生就比较能够自主的学习。这时教师再教会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舞蹈的方法、自主监控学习过程并对自主学习舞蹈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教师参考学习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新一轮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比较容易把舞蹈这门学科的各部分内容真正的理解透彻。《学记》中提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也就点明了“会学”的重要性。

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我们现在所培养的未来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在工作上能够独挡一面,在社会文化活动中也要成为中坚力量,既会教学,又能参加和组织文艺演出,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所以,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机会,通过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如何通过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能力呢?作为舞蹈教师必须十分清楚艺术实践的重要环节。

1.设置排练课:把排练课设置为必修课。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排练课要注重实际,以排练舞台节目为主,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通过排练课让学生了解掌握舞蹈创作的技巧,节目排练的方法和过程。

2.安排舞台演出:这是对排练课内容的实践检验。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或地方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比赛、讲座、兴趣小组来进行。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舞台表演机会,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专业技能汇报演出。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文艺演出活动和各类舞蹈大赛,受到各界人士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几年来,我指导的学生在中职学校举行的舞蹈技能大赛中均名列前茅。实践证明,通过舞台演出和比赛,既展示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并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3.深入基层:到各地了解地方风情。也就是让学生到各地观看民间舞,从中吸取养分,收集舞蹈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进行舞蹈创编,同时把这些创编出来的舞蹈作品再带到群众中演出。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创作的艰辛,又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专多能也要被多专多能的要求取代。许多教师面临着补充和更新知识的任务,幼师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到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在要求幼教大专化,许多学校甚至停止招收中专幼师。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职业中专学校,在舞蹈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舞蹈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重视知识的互相联系,使舞蹈这门学科的各部分内容互相渗透,真正理解吃透而不是死学、死记,或是仅仅会跳几个舞蹈作品。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这几年也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我们职业幼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他们能力的大小将会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所以,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师,应该勇挑重任,努力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拥有真本事。因此,培育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师学生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冬梅.试论幼师的舞蹈教学[J].舞蹈,1999,(2).

[2]吴君.浅谈艺术实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2,(22).

[3]王国宾.舞蹈教育展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幼师能力培养
幼师之歌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