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水平与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5-12-22胡朝晖张革伕何啸峰
胡朝晖 张革伕 何啸峰
摘要:用实验对比研究了高职院和一本类院校中的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大学入学成绩相差大概1倍的情况下,两类学生的平均合格率只有4%的差别。在相同教学模式下,问答题的合格率本科生高于专科生4%,计算题的合格率专科生高于本科生5%;实施交互教学模式的本科生的合格率要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专科生约19%。研究结论:文化基础水平与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不存在正相关性。研究意义:与其责怪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差,不如调整教学模式。
关键词:文化水平;应用型专业;交互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48-02
2014年6月23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官员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做出表态,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985”、“211”类高校符合转型条件,愿意转型的,也将进行转型[1]。在中国国内,学生的未来与学校的名气正相关,似乎成了一条铁律。大学对学生的选拔这种单向活动的功效被放大到最大,所有的人感觉是:“有办法、有前景的最低也有个本科,实在没办法了就去高职院校”。但是,《2014年教育蓝皮书》[2]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为78.1%,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的75.5%;工资方面,高职学生平均起薪3291元,高于“211”高校的3157元。我国高校对学生的挑选与西方国家不同,例如德国,德国是一种平行的横向挑选[3],而我国是一种层级式的纵向挑选。两种模式所产生的结果大相径庭,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也饱受质疑[4]。在我国招进去的那些高文化、高素质水平的学生,经过国内高校的培养所达到的水平,结果并不比那些当时相对低水平的经过国外培养后的学生高。本文的研究要说明:就所对比的本科与专科而言,文化基础水平的高低与应用型专业课教学的质量几乎没有关系,至少无法证明存在正相关。这个结论也许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选拔模式提出了一种质疑,但最有益的莫过于向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表明:关注教学本身比挑选学生对学生成才影响更大,不管是在重点高校还是在高职高专院校。
一、实验背景与方法
2014年,笔者在担任自己所在学校两门专业课的同时,受聘于一个民办职业学院担任物流管理专业的《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授课工作,当时这个学院在大搞专升本的评估准备。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湖南省属于一类本科,兼职学校为高职高专,两个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差异可想而知。在自己学校,笔者教某个年级一个物流工程专业班的两门课:《交通运输学》和《物流信息系统》,原来有一门《货物运输与组织》被合并到《交通运输学》。因此,《交通运输学》在授课时,有部分课时会用来讲授运输的实际问题,与专科的《国际物流实务》内容有些交叉。
(1)教学方法:广义交互教学模式[5],传统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铁路运输模式、船舶租赁运输业务、航空货物运输运费计算。
(3)评价方法:课后10分钟小测验,课前10分钟小测验,分计算题和问答题二种。
(4)实验方法:不记名问卷调查+无通知随机学习测评。
(5)教学班级:1个本科班,1个专科班。
(6)课程教师:1个副教授、1个讲师(该讲师为已经参加工作两年的物流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专科学校用传统模式上“船舶租赁运输业务”)。
(7)课程教材:本科生的教材为胡思继主编的《交通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专科生的教材为程颖慧主编的《国际货运实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8)上课时间:2013年第二学期第8~13周。
所谓广义交互教学模式是笔者一直在摸索的一种交互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开始即进行所谓的头脑风暴训练,之后有三个让师生来讨论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使用管理系统来管理课堂上的每个学生的状态,也就是师生的交互会受到信息系统的指引;而所谓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指那种依赖PPT,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师生交流。当前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课堂几乎都采用的是后一种教学模式。
二、实验数据
专科随机进行了3次测验:运费计算、实务操作和问答题,且每次参与的人数不等,上课班级号称人数90人,平时上课实际为60人左右。本科进行了两次测验:问答题和运费计算,参与人数基本确定,只有个别同学请假。所算比例,以所有参加了当次测验的学生人数为基准。两种层次的学生测验情况如下:(1)专科:60分以上119人,占全部人数的80.4%,即测验合格率为80.4%。(2)本科:60分以上55人,占全部人数的84.6%,即测验合格率为84.6%。
在不同教师授课情况下,测验的合格率有所不同,结果如下:(1)传统模式上课后,测验的合格率为68.3%。(2)采用交互教学模式上课后,测验的合格率为87.3%。
不同的题目类型,测验的合格率有所不同,问答题的合格率要高于计算题,结果如下:(1)在问答题中,本科生的合格率为100%(≥60分),优良率为71.8%;而专科生的合格率为81.1%(≥60分),优良率为64.4%。(2)计算题中,专科的合格率为75%,而本科生的合格率为69.7%。
针对上述结果要特别说明的是,航空运费计算测验专科和本科生的题目是一样的,都不能在教材上直接找到答案,都是先讲思想和范例,第二次上课前无任何提示的随机测验。
上述是有关的测验数据,下面是有关的问卷调查数据。
对于第一项:比较而言,您觉得上本门课程以后有了哪些收获?
本科生中:选择A或B“有点收获或颇有收获”的占86.8%;选择C“感觉不多”的占13.2%;选择D“没有什么收获”的占0%;选择E“一点收获都没有”的占0%。
专科生中:选择A或B“有点收货或颇有收获”的占64.3%;选择C“感觉不多”的占23.2%;选择D“没有什么收获”的占10.8%;选择E“一点收获都没有”的占0%(约1.7%的学生未做任何选择)。
三、实验分析
以上实验数据试图解答三个问题:对于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应用类专业,专科生与本科生在学习应用型课程时,对于同类问题的解答,是否表现出与文化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性?对于同样的问题解答,专科生是不是一定会比本科生差?教学模式对本科生、专科生的学习影响,是否也会通过文化水平高低反映出来呢?我们首先做出一个设定:当前一本类学校的文化水平为1,高职高专为0.5,依据是2014年笔者所在学校的录取分数平均为该高职院校的2倍。
采用交互教学模式的课后测验,合格率要高于传统课堂,约高出19%。这种效果可以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得到印证。这应该能说明,广义交互教学模式确实能影响到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说明本科生比专科生学得好,因为没有反向证明:本科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专科生使用交互教学模式下,本科生的合格率还是高于专科生的。
在相同教学模式下,就同类问题,例如实验给出的问答题、实操题,本科生的题目与专科生的题目基本同类、同水平。平均来看,二者课后的测验合格率基本接近,本科生只比专科生高4%,从各自的文化水平来看,这个数据无法显著说明过去(入校时)的文化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明显(成倍或者成比例)。
从实验来看,同样的问题似乎更加不利于传统的观点。笔者所出的两道有关航空货运的资费计算题测验,本科生的合格率不但不比专科生的高,反而低了约5%。这个内容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都是一次课,为什么本科的效果要比专科的差呢?哪些问答题类的合格率、优良率要优于专科生呢?在与其高中阶段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能力相比后确实要优于专科生。但是,这种应用题的学习,几乎与过去的文化基础无关,一切从头再来,加上本科生似乎不太注意这些实务类的知识技能学习,本科生的优越性无从体现。因此,这组数据至少可以证明:对于应用型知识技能的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未呈现正相关性。
四、实验启发
实验结论很有意思: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影响,虽然没有文化水平的倍数关系,但是也有近20%;在教学模式相同情况下,文化水平与学习效果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说文化水平对学习效果存在影响,至少在目前来看,也只是在那些依赖过去文化基础的地方,在新的应用知识领域不明显。
实验结论所表达出的意义可能会让一些现实的做法受到挑战、一些想法受到质疑,但最有意义的莫过于与其责怪学生的素质差,不如调整一下课堂教学模式;即使文化水平不高,高职院校一样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即使是文化水平高的大学,如果不关注教学,学生也只能吃老本,谈不上培养。
参考文献:
[1]葛倩.“211”“985”名校也可能转为职教[N].南方都市报,2014-06-27.
[2]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15-27.
[3]孙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2,(12):23-26.
[4]夏雨.关于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2,(5):29-30.
[5]张革伕,周晓东,胡朝晖.广义交互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