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设计导师课程后思考
2015-12-22辛梦瑶,齐欣
2015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设计导师课程后思考
2015 Open-ended Design Teaching Reflections
庄惟敏:从2014年开始,我们请了十几位职业建筑师参与我们的“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去年的教学成果引起了专业内的广泛关注,也获得了好评。在参加今年这次开放教学评图之前,我是带着问题的,我更关心这一次的设计课程与我们2014年的开放式教学会有什么不同,能不能有改进,有哪些改进。
我认为今年的评图有3个特点:
一是国际性。我们的评图吸引了像让·努维尔这样的国际大师来参与。在设计导师齐欣邀请下来到评图现场的努维尔在评图过程中显现出很高的兴致,他对我们学生的设计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我们在三年级采用请职业建筑师担任指导教师的模式,正是希望职业建筑师能够广泛地参与到我们建筑设计的教学中来,能够把他们在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对于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看法融入到课程设计里,与我们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让学生们放开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同时对实际的建筑师生涯有所了解。这次国际大师的参与也是契合我们的教学目标的,也让我们看到了把这个课程办得更为开放、更为国际化的可能。
二是这次评图实现了多组立体交流。去年的评图受场地所限,把各个组安排在比较封闭的空间里,有一些指导老师和评图老师事后也提出建议,能不能让各组之间多些交流。我们今年在建筑学院新馆安排了评图区域,两层的空间,每层4个设计组,中庭通透、空间灵活,可以让同学们甚至评图老师在各组之间实现移动和交流,在互通有无中彼此学习,这是一个进步。实际上,许多率先结束评图的评图老师和学生也意犹未尽地去参加其他小组的评图。许多不是三年级的同学,我听说还有其他学校、其他设计单位的建筑师、专业媒体,对我们的评图也非常有兴趣,愿意来旁听,更扩展了评图在设计交流方面的作用。
三是评图本身产生了一种很好的仪式感。可以感到学生们对此次评图的重视,他们不再局限于普通的规定尺寸的图纸、模型表达。他们一方面创造性地完成了课程指导老师对最终表现的要求,一方面也突破了限制,有的学生做了很大图幅的展示,有的小组的同学为自己的设计做了一本很厚的书,有的写了故事、画了漫画来表达设计的主张。这不仅仅是完成一次设计作业而已,从中可以感到他们对于设计的认真和重视,对于设计成果的格外珍视。这让开放式教学有了特殊的意义。
最后,我做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和开放式设计教学的主持人,一直认为开放式教学要用同样开放的心态来研讨、评价。您在下面几页中将看到所有参与此次评图的评委对此次教学评图的点评。它们反映了评委个人的观点,即便有些激烈的言辞,我们亦决定原文刊登,供您——我们的读者参考、判断,因为无论如何它对我们建筑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提高都是有益的。
单军:开放式教学的第二年,换了7位设计导师,换了一拨学生,换了设计题目,甚至评图地点也换成到了新馆更大的空间里,但感觉没有变的是师生们教与学的极大热情。
我各组都听了听,为的是能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其中重点参加了朱锫和徐全胜两位导师指导的设计组评图。从两组学生的成果看,没有超量时间的投入是不可能完成诸如大比尺模型这样的巨量工作的,在热情驱使下,学生所爆发的能量惊人。我认为,对学生设计热情的激发与爱护,倡导独立思考与批判意识,既务实而注重设计逻辑与细节,又鼓励理想主义精神,都是开放式教学的积极意义所在。
在教学过程和评图中,也听到一些改进的建议,例如,如何保持这一教学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可以将开放式设计课程的时间适当从8周延长到10周左右,结合设计课题目设置侧重点的差异,形成每个学期有长有短、有张有弛的课程结构;以及教学目标是否可以更加清晰化等等。这些意见会结合后续充分的教学讨论,达成共识并逐步加以完善。
徐卫国:2014年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校长、人事处和教务处的支持下,一次性聘任15位业界优秀建筑师作为“校聘设计导师”,进行了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的尝试, 同年春季学期,有8位作为指导老师参与了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其余7位则参加了设计评图;2015年春季学期,同样有8位设计导师参与了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其余7位参加了设计评图。
之所以选择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前8周设计课作为开放式设计教学的试验,这与清华建筑教育自2000年起推行的“4+2本硕统筹六年制学制”的培养模式相关,这一模式由“2+2+2”3 个平台构成教学体系,第一个两年(1-2年级)作为基础平台,应该给学生奠定坚实的建筑设计基本知识基础;第二个两年(3-4年级)作为专业平台,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定位为,在学生已有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初步整合已学设计知识,指导学生深入探究设计的基本问题,如功能、形式、空间、材料、结构、光线、环境等,并引导学生关注更深刻的文化、社会、新技术问题乃至科学、哲学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通过课题的训练,学生可接触最新建筑思想,了解基于社会实际的建筑设计思维,初步掌握综合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建筑设计思维。而设计导师们参与的开放式建筑设计课程,正是试图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专业热情,鼓励他们形成个性,让他们接触来自实践的职业精神。
2015年设有8个设计专题供学生选择: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清华大学十三公寓改扩建 齐欣自然启发设计 朱培点子·手段·空间研究 王昀年轻人的微城市 王辉B公司园区设计梳理及办公楼设计 徐全胜空间单元:源自传统和 崔彤自然模件单元的启示后泡沫城市的再设计 李虎——社区中心的生成与植入社会住宅的社会性 马岩松
这8个专题分别涉及到4个方面的训练,鼓励学生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并获得建筑设计方案。第一,建筑设计方法的训练,如崔彤的题目要求学生研究模件单元、认识模块单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进行基于人脑与电脑“复合参数”的模件单元的重构,最终应用“空间单元”完成建筑设计;王昀的题目要求学生辨析“点子”和“手段”的关系问题,从而通过适宜的方法实现概念。第二,建筑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如朱培的题目着重关注光线、结构、材料问题,学生通过案例的研究得到启发,并在清华校园中心的清华学堂旁,设计一个以艺术-诗歌-声音为主题的博物馆;徐全胜的题目锁定“注重形式的建筑设计”,要求学生通过技术、经济、文化等等因素的综合研究找到作为结果的建筑形式。第三,关注住宅社会问题,如马岩松的题目要求学生对日本及北欧的社会住宅进行系统研究,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把自己对理想社区的细腻情感带入设计,以感性表达为最本源的出发点,同时严格按照指标及规范进行设计,把理性与感性紧密结合而产生方案;齐欣的题目则从清华的一幢楼(13公寓)着手,对其进行调研剖析,然后进行加扩建设计,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住宅的社会现实。第四,基于城市问题的设计,如王辉的题目以北京三环与四环之间的公交站场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站场潜在的土地价值,它们可以从单一的车场发展到可以容纳交通、年轻人创业和居住的复合空间形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微社区的设计;李虎的题目直面泡沫时代城市建设遗留问题,通过调研认识设计场地的特性,把设计项目作为催化剂,可以通过新建筑的设计建设给城市片区带来活力及新生。这些题目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仅仅作为载体从不同的建筑问题入手,实质上,这些设计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技巧、设计热情、职业精神,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包泡:感悟
直觉、感觉、感受的独立性是发现创造的开始。
感悟是生命历程瞬间的疯狂爆发,它突破了生命开始在社会上、课堂上所获得的一切理性和逻辑的羁绊。新的创造需要新的技术、方法和材料。当大家都掌握应用,又成了新的传统,又要去打破。
2014年马岩松班13位同学,有4位有鲜明的感性的设计。有的已突破了现代主义几何秩序的构成语言。2015年也有一组打破方格的城市规划。他们赋予建筑生命感:神经元、胎儿、猴子森林、柔软的沙堡、孢子旋转的木马等。
我们如何去发现、解读这些宝贵的感性因子,使他们长成大树,涓涓教育。
边兰春:建筑教育需要不断的探索,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引导学生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以创新思维激发创意设计,今年的开放式教学实验再次给出了令我们惊喜的答案!
热烈的评图讨论之外,我感受最深的是设计导师的精心选题使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视角和途径去体会建筑;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始终保持一种活跃而又不断深入的设计状态;而从每一个小组同学最后完成的大量图纸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思想火花,可以感受到当这些学生的激情被点燃之后,他们的创造力也是无限的!
程晓青:开放式教学的前身是始自2003年的教学改革项目“专题设计”,与之前的基础平台注重既有知识传授和基础技能训练不同,三年级作为专业平台阶段,更加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深入反思,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此作为舞台设置开放式教学工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看来也达到了相应的目标。由一线职业建筑师提出的设计命题似乎希望将深埋于他们内心的理想情怀与纯熟技巧合二为一传达给学生,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令作品熠熠生辉,仅此一点我认为就是意义深远的,毕竟理想情怀是通往成功建筑人的起点。
特伦斯·柯瑞:我听了几段点评。每次都是这样开始的:首先设计导师给学生们解释设计题目和学习目标;接着那些“著名建筑师”会对题目的设定和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一番事后诸葛式的批评。我不得不承认我能感受得到学生们的困惑,当这些自诩为“著名建筑师”的建筑师把他们看问题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时,就好像这是唯一的途径,而且还用这套新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学生们的方案。我真的很沮丧,因为我发现我再次陷入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邀请著名建筑师来评价学生作业的教育意义究竟何在?(辛梦瑶 译)
Terence Curry: I sat in on a few crits. Both crits that I sat in on started the same way: first the design instructor explained the problem and its learning objectives; then the "famous designer" proceeded second-guessing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tudents' approach to it. I must admit that I shared the students' bewilderment as these selfacclaimed "famous architects" imposed their way of seeing problem as if it was the only way, and then evaluated the student's solution based on this new set of parameters. It was disheartening. I found myself struck with an old question: what is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 of inviting famous architects to review student work?
董功:那天下午我主要参与了李虎组的讲评,我就以点概面,从这组来说说我对这次开放教学的感觉。
首先,李虎组的题目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主要体现在地段周边及内部条件的复杂性上。这本身代表了导师强烈的个人倾向。我想这也是开放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即每一位校外的建筑师都能把自己对建筑的关注点带入到教学中。这种复杂性一方面给学生的设计带来了很多具体需要面对的难题;同时也为激发学生个人能量提供了线索。
我对这一组学生作品有两个较为突出的印象:其一,是解决问题思路的多元。大部分学生最后都能从自身的背景和关注点中找到能和题目产生共鸣的属于自己的切入主题的方式。导师在教学中既能明确地输出价值取向,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并加以引导,这点很难得。其二,在短短8周的时间里,大多数学生不仅仅能关注到概念层面,同时在空间处理和功能组织等建筑本身的具体问题上都能做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程度。让学生在三年级就能够认识到建筑不仅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概念,最终还要落实到一个有品质、有意义的空间和形式里。
董灏:感谢清华大学给予我机会来参与评图,参加后谈到感想,想说的有二点吧。
第一是跟学校有关的。非常高兴清华大学能够向社会开放,邀请校外的资源来授课。流水不腐,向社会宣布了我们的大学是开放的,教育也是全社会的事。我也建议在学科界限更加模糊的今天,建筑系是否可以更开放地邀请一些其他专业的老师来参与教学,那样会更丰富多彩。
第二是对学生的感受。通过短短的评图,感受到了同学的积极性和能力,毕竟是重点大学高分系的素质。另外,辅以时代海量信息的特色,可以感受到同学们身上及脑海里装满了能量和想法。但有一点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更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这些能量和想法不断地去实践,甚至从失败中找到自己。因为只有当每个人真正地找到自我,其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被有意义地应用。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无论是人生还是设计,最终的形式和表现一定是尊从你自己的抉择。
未来世界里,人文社会和物理环境的天际线都在等待着你们去重新定义,祝好!
范路: 李虎组的命题——“后泡沫城市的再设计——社区中心的生成与植入”,极具思考深度和设计难度。该题超越表面现象,回归建筑本质,试图从城市复杂多元的生活出发,探讨城市建筑的可能性。被设计的建筑要面对城市意象、所串联的社区生活、周边空间要素、场地内部活动与建筑自身形态与空间特征的多重挑战。然而多维生活充满矛盾,设计者又需要用心去体会理解种种现实问题,构想出场地与周边生活的新秩序。最后也是最难的,学生仍要回到建筑本体语言层面,用简明的设计策略回应复杂多维的问题。以“有尽”之言,达“无穷”之意。此时,社区中心的生成过程,也就是它植入城市的过程。而这一设计过程,不仅针对当下的“后泡沫城市”,更指向了建筑创新的永恒之道——回归生活,“观察就是发现,就是创造”(勒·柯布西耶语)。
韩孟臻:我参加了齐欣老师组部分同学(约6位)的评图,有如下两点感受:植根建筑学本体与多样性。尽管各方案所获褒贬不一,但都表现出试图运用建筑学的方法来解决题目中旧行列式布局居住社区问题的基本态度,而非仅局限于绚丽的概念推演,我认为在三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这是应该坚持的一条。同时,方案之间的差异性也令人出乎预料,其中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利用镜面形成现实与镜像交叠的方案,从概念到完成度,几乎至于逸品。
胡戎叡:一场豪华的狂欢
开放式教学已举办两年,星光闪耀的导师团队、天马行空的设计课题、时尚豪华的成果展评都搅动了一池静水,这场“豪华的狂欢”给学院内外带来了令人癫狂的轰动。
说它豪华,一是导师阵容豪华令兄弟院校艳羡;二是砸入足量的真金白银,学院为其投入了常规课程无法比拟的高额经费。同时,部分导师还自掏腰包,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资助。
称其狂欢,是因为出于对明星导师的狂热追捧以及对非常规课题的好奇与认可,学生投入了空前的精力与热情,与常规课程设计的表现相比,其轰轰烈烈的气氛堪称一场狂欢。而最终的作业展评环节如广发英雄帖后群贤毕至的大聚会,赚足眼球。讲究仪表形象的导师们和受其影响的学生们给最终评图环节带来强烈的仪式感,以场面火爆的成果展评使这场狂欢达到了高潮。
狂欢之后,终须平复心情、盘点收获。没有热情固然如一潭死水,持续高烧也容易烧坏脑子而失去理性判断。主事者未提出课程知识点的要求,无所适从的导师们在出题时难免各凭喜好、难度不一,更遑论与前后课程的衔接和互补。学生最大的收获恐怕是重拾激情,至于具体得失则是冷暖自知。不可否认,明星导师对学生有着独特而强大的影响力。部分导师有意无意地掩饰或回避职业建筑师务实的本色与特长,由此产生的错觉使亢奋中的学生们明明是参加假面舞会却笃信自己已尽览真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既无法了解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状态,也容易对建筑产生片面的、甚至是排他性的理解。
课程的轰动效应已经实现,而内容的充实与完善仍需各方共同努力。把一件好事办实、办好不容易,但愿开放式教学越办越好,因为它本不该仅仅是一场狂欢!
黄蔚欣:崔彤老师针对建筑学3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模件单元”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这个设计,学习和掌握以基本单元构建出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设计方法。这种在教学上的探索使得学生在设计中采用了更为理性的手法,空间形态语汇也更为纯粹。当然,设计中仍须面对场地、结构、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于基本模件及其变化组合的设计提出了要求。我个人的兴趣在于,这种由基本单元组成多样化系统的设计途径与“自下而上”的生成式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为数字建筑研究带来启示。
黄文菁:2015年4月25日有幸应邀参加清华大师班终期集中评图,我参与的是李虎老师的社区中心小组。从这组作业看,学生们的基础实力普遍较强,虽然仅仅是三年级,但无论是从思考的敏锐程度,还是设计以及表达的能力,都呈现出强大的潜力。这组学生除了被要求做大量的城市研究之外,还需要用大尺度手工模型来研究和表达设计。学生们不仅做到了,而且突破了常见的激光切割木板模型的质地和效果,根据自己不同的设计及想法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制作方式。最后的成果,如他们的设计一样,个性十足并且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兴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选择三年级下学期第一个设计作业作为开放式教学试验,现在看来还是有些深思熟虑的意味:学生已初步迈入建筑学门槛,但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有机会依循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并接受一种职业性的、非学院式的、“自由”的、多样的教学训练,既可承上启下,也可将对既定教学体系可能的扰动和冲击“风险”降至最低。从已完成的两次教学过程和成果来看,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效果不错,学生、老师、学院都很尽兴,相信对所有的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是一份难忘的经历。特别是一生只有一次“本科三年级下”的学生们,这次经历或许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也是建筑教育的魅力和本质、责任和重要所在。
梁井宇:刚开始看到齐欣老师组的题目的时候,觉得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有些难。但最终评图结果却超过预期。看来即使是难题,只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加上适当的指导,清华的同学们还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几乎每个同学的方案多少都有值得赞扬的闪光点。如果说还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大家都还太想做好“设计”,以至于有些时候为了设计而设计,被设计束缚住了手脚。真正的“闪光点”反而不能突出,或者有时抓住一点点设计的小火花不放,没有办法解放思想,使设计更上一层楼。即使是这么说,三年级的学生们能在短短8周的时间完成这样的设计,总体水准是非常高的。
刘晨:“微城市”这个选题,可以说与王辉老师“都市实践”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说到“微”,我们通常会在“迷你”维度上展开联想;的确,相比于近年流行的微概念和微事物,微城市听起来是“微”大了。但恰恰是这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设计题目别具一格的意味。在城市尺度肆意蔓延的今天,看似逆行的“微”其实充满前瞻力。评图开始有一个长达30分钟的序曲,从评委到学生,就选题概念展开了激烈讨论,“微城市”的研究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如何处理它与“城市综合体”“城中村”等现象的关系,也是该设计对学生提出的挑战之一。透过学生们极富个性的答卷,能感到“微城市”正在可预见的未来向我们颔首微笑。
让·努维尔:受齐欣老师的邀请,我参加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三年级课程评图,题目要求在一组北京的不断重复且线性发展的板楼住宅区中从事加建、改建。我马上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切中要害的选题。城市沿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却常常被人所忽视。要想改善居民的生活和现存建筑的状况,就必须从建成区下手,进行修整,而非无休止地在远离市中心的区域做开发。我被一些方案的聪慧和优秀所震惊,它们在一个简陋的体系上建立起了变换、情趣、交叉和叠加,开拓出了新的场所,让人们能在全新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其中最好的方案通过新的形式规则诱导出了差异性,丰富了空间,并使之变幻莫测。这些方案着眼于人性化的城市变迁,让一个城区得以再生。我当然更喜欢按逻辑推演出的方案。而那些似乎随意的方案也同样在期许着某种居住的乐趣:有的充满诗意,有的在编写剧本,有的试图让人们去体验另一种生活情趣,将建筑一直延伸到校园的河岸和充满活力的干道前。(齐欣 译)
Jean Nouvel: A l'invitation du Professeur Qi Xin, je me suis rendu à la présentation des projets architecturaux de fin d'année des étudiants de 3ème année à l'université Tsinghua sur le thème de l'implantation d'un programme complémentaire dans un ensemble de logements sociaux de Pékin, logements caractérisés par la répétition et l'alignement d'immeuble-barres. J'ai immédiatement apprécié la pertinence du thème, basé sur une constatation évidente et pourtant souvent niée, établissant que la modification urbaine – l'amélioration des conditions de vie et de l'architecture construite – ne peut avoir lieu que dans l'interférence avec les espaces existants, et non par l'éternel développement sur des terrains voisins, situés plus loin du centre et, qui, donc, ne répare pas les quartiers déjà construits.J'ai été sidéré par l'intelligence et la qualité de plusieurs projets présentés qui ont su s'appuyer sur le simplisme du système existant pour proposer des variations, des sensations, des intersections, des superpositions de nature à réinventer de nouveaux espaces évoquant un vrai plaisir dans ces nouvelles conditions. Les meilleurs projets ont mis en évidence de nouvelles règles de formation qui créent de la différence, qui inventent des lieux plus complexes, a priori imprévisibles. Ces projets appliqués à l'ensemble du quartier existant sont de nature à le régénérer. Ces outils devraient être la base d'une mutation humaniste de la ville sur elle-même. Je préfère évidemment les projets dont le principe fondateur est extrapolable. Mais, certains autres projets, plus ponctuels, inventant un pôle de poésie et de scénographie, traduisent aussi cette aspiration à d'autres plaisirs d'habiter, comme ceux par exemple qui essaye par la continuité du construit de rejoindre les rues vivantes ou les rives de la rivière.
青锋:大规模社会住宅曾经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激动人心的革命发起地,但是伴随着乌托邦梦想的衰落,这一主题已逐渐淡出当今建筑实践的核心领域。这一组的同学准确捕捉到了题目背后的历史沉淀与未能实现的社会理想,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代主义标志性的摩天楼解决方案为设计起点。但此后的进展开始分化,一部分继续重申巨型结构、模块制造、网络定制等技术性革新,另一部分则回到前现代的密集城市肌理与自我组织。有趣的是,在今天北京的规划条件下,反而是前者实现的可能性更强,这应该是这一题目衍生出的、值得继续深究的话题之一。
邵韦平:有幸再次参加清华开放课程设计教学工作,不同于上次的是从连续8周的仼课教学转为过程中的二次评图,教学强度减了不少。作为职业建筑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如何向学生传授建筑知识是需要补课的。这次通过参加其他职业建筑师的课程评审活动,得到很多有益的经验,收获很大。在课程评审中,我参加了崔彤老师和马岩松老师辅导的两个小组的汇报评审,两位老师的课程选题、辅导方式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总体感觉清华第二年的开放教学活动更成熟了。三年级是一个从启蒙转向专业的关健阶段,学习正确的设计方法,学会用建筑语言去表达建筑创意是每个学生需要去感受和掌握的。而清华开放设计课程的计划无疑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全面的职业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宋晔皓:光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自身魅力的所在,会体现空间环境、材料肌理,也会影响到建筑中的人的感受。光的利用是建筑师穷其一生应该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入门阶段需要重点训练的。朱锫以此为题,以清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段为设计地段选点,以宽松的任务书要求启发学生的自主性,将一个从事建筑设计工作需要终生研究的大事情,轻描淡写地层层为学生解压,以便学生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但是训练过程极为严格,先从剖析名师名作入手,通过研究,并通过大比尺模型,展现光的魅力,理解大师的思考。然后,同样鼓励学生们的各种创意,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表达一个可能看上去并不复杂的概念,并深化完成。
王丽方:学院的专业传授突然拉开了差异。导师都力图清晰地定位自己教学的独特性。他们促使学生摆脱常规,经历追求差异而创作的实验过程。有些学生仍然没有走出常规,有些则是大胆飞跃了一回。评图是差异化成果的宴会。每一份作业收获来自于不同视角的讲评。借着对初学者的评论,学者们实现了设计思想的一次畅快的交流。
王毅:“Learning by doing”或者说“现实模拟”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教学方式,聘请实践建筑师参与“现实模拟”是接“地气”的做法,被国际上建筑学院广泛采用。清华的“开放式”设计教学在国内引领一时风尚,但也反衬出我们经验的某些缺失。实践建筑师对于学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实践,学生应得到的是实践建筑师的实践真相:实践的问题、实践的难点,也包括实践的策略、实践的技巧,以及实践的辛酸苦辣。实践应避免被过度“包装”,否则离“地气”就越来越远了。
徐甜甜:1960年代、兵营式住房、清华教职工宿舍,哪一个都不是热门的话题。对大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是一个直白的、容易操作的课题。但是齐欣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是显而易见的,评图时他会替学生娓娓道来他们最初的意图和设计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们捕捉自己的感觉。课上作业讨论中,齐老师会慢条斯理地和同学们聊文学、聊电影、聊民主,以一个建筑题目引发多元的思考,打开视野。课程结束,“13公寓”的13名学生交出了13份迥然不同的成果。这种放养式的教学可能是更长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张轲:今年我参加的是王辉组的评图,我认为他的题目很有意思——“巴士停车场上的微城市”,首先是在巴士停车场上,看上去是个真题,但“微城市”听上去是个假题,“微城市”又有在现实世界里的乌托邦的意思。
小尺度“微城市”,不是单个的小尺度,而是多个小尺度建筑在一起,王辉可能希望在这个题目里限定独特的视角,避免一个大尺度的简单的建筑出现。小尺度建筑有点儿像交响乐演奏里的独奏,难度更大,不能有任何瑕疵;大尺度的建筑有点儿像合奏,可能局部跑调不影响整体,所以小尺度可能很耗时间、很练平时的工夫。王辉教的方法也很有意思,前几周王辉让学生用线描的方法自由发挥表达城市中的微城市的理想,避免学生过快地进入具体的技术问题,这么做可能更接近梦想中城市的本质,看起来学生前期画的线描图非常吸引人,有的比结果更有意思。后半段,每个学生都以模型表达,以一个模型为基础表达微城市的体量,有同学把小房子的类型也做出来了。整体上阶段很清晰。从结果上看,学生发掘出了曾经有的都市性和都市感,换一个尺度来思考我们的社区中心怎样可以变成一个更吸引年轻人、更有活力的都市小中心。
张利:王昀老师的题目属于对建筑生成逻辑的自主性研讨,是导师个人长于理论与抽象过程的体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较大的挑战。令人兴奋的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一挑战给予了有效的回应。从相对熟悉的单元嵌套、平行线群到给人惊喜的多面体堆叠,学生们在使用抽象原型开始架构空间秩序方面展现了充分的、连贯的思维能力。
张悦:“社区”正越来越多地引发学者与建筑师的关注。在我们的城市中,一方面源于“单位”传统的物质躯壳依然顽强地存在,而另一方面各色开发商带来的似是而非的市场化开发住区已遍地开花。在社会的剧变和转型过程中,“社区”——特别是其关于共同意识与利益的所指——将如何被营造?这已是今天的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李虎老师的这个设计选题,无疑带给师生们一次积极探索。各组最终成果里闪烁出智慧与创新的视角,例如,跳蚤市场、拾荒者、个性定制、青年人诉求等,由此开展与不同人群的沟通,并形成极具趣味的建筑创作,这或许是他们在未来关注“社区”的有益开始。
周榕:如何在一双手中把玩光线?现代建筑教育刻意将这样的问题锁闭在隐秘而幽暗的思想空间中。轻易揭开封印的结果无异于“洪太尉放走妖魔”。当功能、环境、结构、文化等严厉的家长退场之后,光成为设计者唯一的舞伴、情书、独白、隐私和抚摩对象时,学生们才发现双手是仅余的唯一真实之物,敢不敢放任光线如宿世的妖孽缠绵在指尖?有多少教育,就有多少顾虑;有多少常识,就有多少羁绊。正如无法评论一场爱恋,评图者不过是带着儿子相亲般的苛刻的预备役婆婆,在用光了储存多年的陈词滥调之后,只是当时已惘然。
朱小地:建筑学是一门实验型学科,仅靠知识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就建筑学人才的。对于进入建筑领域的人来讲,一生都将处于不断地体验和感悟之中,这也许就是建筑学的魅力所在。因此,建筑教育打开大门,聘请在社会执业的建筑师共同为学生教授设计课是必然的选择。与此同时,建筑师也有两个优势,一是扎实的建筑实践功底,二是全球化的学识,这些往往是学校教学略显不足之处。现在的学生幸运地赶上了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他们可以有机会聆听到大师们不同的观点、想法和态度,获得新的视角、方法和能力的启迪。清华设计导师课程归根结底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师傅的能量,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建筑热情和意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因此,我以为清华设计导师课程及大评图是一项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
1 齐欣|清华大学十三公寓改扩建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农田在被不断侵蚀,城市越来越大,致使人在城市中东奔西走,导致时间、精力、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和欧洲的许多城市相比,北京或中国的其他城市里建筑密度还是相当稀疏的。换句话说,我们还可以在现有的城市里面加密,充分利用土地这个难以再生的资源。如何加密?我们现在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也就是把一块城区铲平,按照现在的技术和审美东山再起。放在以往,由于房子都是些“土木”建筑,建筑材料比较脆弱,密度也低,这种方式还能成立。时至今日,城市中已充斥着具有永久和牢固性的钢筋混凝土高大建筑,密度也相应提高,我们是否还能或还应该去重复那种破旧立新的方式?
中国的建筑师比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环境。这个问题要从建筑教育起去纠正。在以往参与的学生作业评图中,我发现哪怕老师给了具体的场地,学生汇报时却会连张总图都没有,更不要期望他去分析建筑自身与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了。去年,我在中科院教了一学期的研究生一年级课程,让学生们认识和发掘一个混杂的城市区块,尝试把看似消极的东西转化成积极的,将区域的特色发扬光大,独具特色。这个课题是以研究为主,设计为辅,研究的区块相对比较复杂,但目的是针对中国旧城(或新城)的更新及延续。
这次给清华本科学生设定的题目的教学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寻找地源基因,将之放大,培育出具有一方土地特色的建筑。只是局面相对简单,地块清晰而单纯。但说老实话,这个题目挺难的。开始时,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或带入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把从杂志中看到的某种建筑体系直接装进去。因此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和判断,以自己的观察找到设计的动机,这一动机与他自身的经验、性格、思维方式相关联,更和这个区域相关。好的建筑师应该具有伯乐的眼光和“变废为宝”的能力,知道怎样利用限制,将一盘残局盘活,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进。
十三公寓改扩建(何文轩):何文轩对行列式布局做了理性的分析,之后寻求打破这一僵局的途径。这是我一开始就让所有同学都做的工作,但学生们特不甘心去做这种基础的工作,甚至喜欢上来就对着干,成心找别扭。而顺势而为,借力打力,永远是最聪明和省事的做法。努维尔也很喜欢这个学生的作业。
十三公寓城市舞台(周川源):周川源绕了个弯,开始的想法是将地块中乃至清华园里的各种形式语汇汇总,做个大杂烩,之后又对剧场的观演效果发生了兴趣。两个想法都成立,但要有所取舍。最后他发展的是以舞台为线索的思路,塑造各种场景,让新老建筑都成为主角,又互为背景,在城市中搭建舞台,让居民和过客充当观众和演员。
1-3 学生何文轩作业
4-7 学生周川源作业
2 朱锫|自然启发设计——光,结构,材料
(1)观念
课程注重学生建筑观念的养成而非建筑职业上的训练;以启发和引导为主而非简单传授;鼓励学生思考,而非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建筑最基本、 最本质的法则,而非建立主观形式的偏好。认知建筑是艺术,而非技术。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与热爱,是本次课程最重要的目标。
(2)片段
不追求大而全的全面训练,更注重让学生专注在建筑的某个基本环节上的训练并将其推向极致。设计在选题上几乎没有功能上的任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建筑技术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释放同学们的想象。解放了其他方面的顾忌而是更为深入的针对性训练,让同学们感受自然启发设计的观念。
(3)场地
在地段的选择上,特意选取了清华校园内的一处具有丰富校园历史的场所,就是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熟知和热爱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塑造一个自然的建筑,用自己的生活去做设计,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探寻建筑中最本质的东西。
(4)主题
本次课题的题目(光,结构,材料)源于我们事务所长期以来的设计方向,自然启发设计。关于建筑的本质,我们的理解是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建筑和场地气候及人的生活方式的关系。一种特定的自然或者地理环境气候会造就一种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塑造一种特定的文化和建筑。光和材料源于自然,空间结构将这两个建筑中最为重要的自然要素结合起来,这些是建筑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这种批判性原始自然主义的观念引导着实践与教学的方向。
为对话而生的建筑(付之航、丛菡、陈嘉禾):这个作品找到了交流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清华偏向工科的趋势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先从传统绘画的研究开始,寻找光对于人类交谈气氛的影响,然后根据不同的谈话需要,塑造不同尺度、结构和材料的建筑体量。为了和原有的历史场地契合,一半体量埋入地下,同时隔绝了外部环境的影响,突出了光的氛围。在地上形成了富有禅意的类似雕塑般的建筑群,激活了院落的空间。
隔与不隔(邓慧殊 王章宇):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富有诗意和清华文脉的“荷塘月色”,在场地上创造了一个既与外界相隔,又通过光、流水等元素能感受到外界的“混沌空间”。建筑内也分为两个空间,外围空间较明亮宽敞,供同学们在此处进行阅览交流;内部被包围的空间较幽静,且光线富于变化, 更适合学生反思冥想。
8-10 学生付之航、丛菡、陈嘉禾作业
11-14 学生刘宇涵、王玉颖作业
3 王昀|点子·手段·空间研究
本设计课题的题目是《点子·手段·空间研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设计题目。之所以用这样的题目来作为设计的课题,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并不缺少想法和所谓的设计理念,更不缺少点子和馊主意,但是面对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的那些冠以新思潮、新理念、新材料、新做法、新结构、新技术等沾满了所谓非常有设计思想和谈起来充满一套又一套设计理论标签的那些丑陋的房子时,恰恰说明我们建筑学人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够将一系列的“点子”和设计思路以一种空间形态语言加以转换的“手段”。而对于这种“手段”的发现、训练和使用,是这次设计课题的主要意图和教学目的。
从组内同学们的整体设计过程来看,同学们对于设计的热情、积极回应的速度以及成果的质量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由于每周一和周四有设计课,两次课之间尽管只有2~3天的时间,而且每次设计课我都会给同学们提出新的不同的“手段”的寻找和“手段”与“点子”之间的呼应关系的方法,但组内所有的同学每次上课时都会拿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方式并利用大量的模型和图纸来解析“手段”的形成过程。
丁惟迟的石景山游乐园纪念艺术行廊,展示着一种富于乐感及魅力的空间形态。杜光瑜的活动中心方案以一种神经元方式将功能空间进行连接并触发着所选地段的活力。杜京良的悬圃方案引入磁场元素对地形进行空间化处理。高钧怡的植物园市民活动中心将富有活力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的肌理有机结合。侯兰青的方案以立体的Voronoi手段展示了一个新型的住居聚合的可能。李金赫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亦在对传统社区进行重新的整合。李明玺的芍药居商业街区设计在现有住宅区中投入活化性盒子,直接将一种生活植入。吴之恒的王府井步行街店铺设计以表面进行的暴力折叠为空间意向,在规整有序的商业街中投入了一个散漫的商业空间。徐逸的民俗博物馆组合关注进制代码与城市肌理发展向建筑空间转换的可能性关系。杨隽然的方案以经脉顺通的景观空间尺度引发了基地周边环境的活力。叶雪粲的艺术家工坊将空间中的“交集”特征抽取强化并对空间做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周桐的度假中心以有机的构成语言方式叙述着一种富有神秘特征并引人入胜的空间意境。
西单文化艺术广场(陈梓瑜):在最终的设计成果呈现中,陈梓瑜设计的西单文化艺术广场对于当下的城市空间进行再度的加密处理,空间的层级叠加与异质形体的导入利用空间语言的本体,诠释了繁华的街区特征,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复合型的文化活动中心,表现出对于城市问题的关心和欲以建筑空间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学生作业(谢志乐):谢志乐同学的设计从随意中提取空间要素,避重就轻地赋予了每一个空间内部的使用意向,彼此契合的空间组合与应用给人以洗练明快的感觉,是一个能够引发使用者想象力的设计作品。
14位同学的最终成果展现出他们在未来作为建筑师的优秀素质,虽然在过程中由于同学们年龄的关系,对于生活的理解在深度上还有一定的局限,他们对于相应的建筑内容在空间使用方面以及对于“手段”过程中所呈现的那些丰富的、富于多种可能性的空间在发现其对于行为的适应性方面还显得薄弱,但是同学们利用“手段”的能力已经得到充分地训练,并显示出对于“手段”本身意义的理解。
15.16 学生陈梓瑜作业
17.18 学生谢志乐作业
4 王辉|年轻人的微城市
作为非职业老师参与教学,有一点我还是很清醒的,即以教学为本体。这个命题对我而言,就是要有一个教学法,通过它,在规定的课时内,学生能够做到:(1)有独立的理解项目的能力;(2)有发现自我的能力;(3)有实现自我的能力。从这三点看,关键词都是“自我”,是个别的、特制的,但教学法又是普适的。这似乎有些矛盾。
从设计哲学上讲,当代设计师恰恰是需要从共同的社会问题出发,找出独特的、不一样的解决问题方案。当下既不是一个统一答案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时代。在学生时代,就要为将来每个人都能向职业交出一份特殊的答卷做好准备。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教学法。
这个教学法首先启迪的是学生找问题的能力。我们所培养的这一代建筑师与我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将面临着一个收缩的市场,设计任务不是现成的,而是被挖掘出的。我们的课题是建在现有的公交站场上的年轻人的微城市,是基于对城市年轻人口作用的认知基础上,对成熟的城市空间的存量挖潜,对这种建筑类型学的探讨。我们通过启发式的案例研究和经典著作阅读(可惜时间有限),在了解当代建筑在这一领域的成果的同时,塑造学生自己的理念。
我们的教学法本身是种可行的设计方法,其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练习,让最终答案能够自然而然地显影。我们刻意选择了没有几何特征的场地,让学生从主观的建造场地开始,通过无意识的绘画表达和有目的的画面解释,逐渐提炼出与设计有关的关键词,作为下一步的起点。
设计不能脱离人格气质。因此,我们教学法的底线是培养设计师的定力,让每个想法都有持久力,不能半途而废。而对于一些更有灵气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在个性发展上有更清晰的路径。从最终的成果上看,组里大多数同学还是表达出了自己的个性,甚至有些同学刻意去寻求一种能表达个性的方式,例如完全用铅笔渲染式的手绘图。
每个学生的设计都有特色,选择两例。
漂浮城市(肖玉婷):肖玉婷同学在最后评图时端出了一个有机玻璃箱,包含了21个小箱子,每一个小箱子里有个小房子,而这些箱子又是通过有机玻璃的壁厚所形成的“榫卯”搭接而成。大家对她的设计已熟知,但这个透明的展示体还是让人跌破眼镜,耳目一新。这让我真正感到一种欣慰: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能享受设计的快乐,热爱这个职业。肖玉婷在完成图案式的场地建造后,采用了一种简单低调的形式建造她的房子。她认识到了“物体-名字”这一对偶的意义,命名了21种带坡顶的建筑,并演绎出了每个房子的个性,以及这些房子的聚合所形成的社区的特色。
城市碎片(金爽):金爽同学的主题词是碎片。这个貌似不理性的词及其在规划上的表现,其实有非常理性的基础。作为一个几乎是在“孤岛”上的年轻人社区,很可能成为平庸城市中更平庸的一个场所。制造它活力的第一推动力在哪里?金爽通过解构一个社区图书馆,解决了这个问题。社区图书馆按阅览功能被分解成若干部分,如儿童、社科、科技等等,成为微城市中的几个核心,周边环绕着为创客设计的工坊、办公室、住宅、配套。这样,一个政府投入的社区配套,变成了激活一个社区的力量,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新生。
19-21 学生肖玉婷作业
22-25 学生金爽作业
5 徐全胜|B公司园区设计梳理及办公楼设计
这次教学课程是设计B公司园区内的一幢面积为5000m2的办公楼C,园区由9栋现状建筑组成,要梳理园区的中心空间,进行城市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设计的题目为:注重形式的建筑设计。创意要求:注重建筑形式,并有所不同。并在教学的全过程对同学的设计表现、汇报表达以及终期评图的现场布置,都有"注重形式"的要求。
“形式”是建筑的基本元素,建筑以“形式”存在,是建筑的表象,是城市“千城一面”或者“千变万化”的基本组成单元。建筑设计是一个解题的过程,“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是建筑设计的经典问题,形式还与技术、经济、文化等有关,形成的答案以“形式”表现出来。
建筑“形式”是结果,但有其形成的逻辑和过程。目前,国内对建筑形式有越来越重视的趋势,最近社会上很流行关于建筑的讨论,基本也是在建筑“形式”的层面。我们这里探讨的建筑“形式”包括:建筑的室外空间、建筑的室内空间、建筑的体形、建筑的内外立面等。
教学开始,首先搭建了教学和设计的组织架构:对于教学,邀请了BIAD林卫副总建筑师作为联合执导教师,设立了3名助教:清华建筑学院博士生廖思宇、BIAD建筑师段华南和刘伯宇;邀请了BIAD顾问总建筑师刘力大师和国际工作室主任董灏为评图嘉宾;聘请北京平治模型公司总监雷劲提供教学模型制作的技术支持。对于设计,杨子瑄、高浩歌、黄孙杨、金兑益、胡益衡5人独立完成,商宇航和李智、李妹琳和李智、孙悦和周浩、郭琳和龚怡清每两人一组,形成4个两人组。
每3~4名同学为一组,学习一个知名建筑师和他(她)设计的一座建筑。通过了解这个建筑师的生平,阅读理论书籍,详细分析学习一个建筑设计作品。体验、了解最终建筑“形式”形成的过程和逻辑,每组列出建筑“形式”所代表的定义、维度和内涵,由组长负责汇总,不做尽一步的发掘,直接整理形成小组的“形式的导则”以作为小组这8周设计课的理论依据。
在设计中,教师完全按照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一个真实方案设计的要求来指导课程。同时,同学们由现场踏勘开始,经过概念生成、中期汇报、概念确定、设计深化、设计表现等几个阶段,全过程表现出了极强的专业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严谨的作风、勤奋的学习态度和巨大的热情,尤其是在最后两周的设计深化和表现阶段。全部9个设计方案都非常精彩,很好地以建筑形式为主题,进行建筑方案设计,达到了教学任务书的要求。终期汇报,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布置了展场,所有设计成果均以1:100实体建筑模型来表现。这是一场同学们8周学习成果表现的盛宴,无论从设计、设计成果、现场演讲还是现场的氛围,形式完美,与众不同。
连·钻(商宇航、李乐):商宇航和李乐的设计,从城市设计入手,分析园区的空间特征对新建单体建筑的限定,生成了建筑"钻石"的体型,在精心设计建筑单体和园区的前提下,对建筑立面重点设计,建筑表现精彩,提出了精致完美的成果。
光之园/元/缘/圆(李妹琳、李智):李妹琳和李智的设计,试图以建筑椭圆的体型融入既有的园区环境,并以“光线”为线索,塑造出丰富的建筑室内空间以及生动的外立面肌理,虚实对比强烈,建筑手法流畅。
26-28 学生商宇航、李乐作业
29-31 学生李妹琳、李智作业
6 崔彤|空间单元:源自传统和自然模件单元的启示
课程题目“设计单元”以新视域、新方法整合传统的设计方法,旨在引发学生对模件单元的重新认知,使学生初步掌握作为建筑师必须拥有的设计方法和建筑观。
在8周的学习和设计实践中,通过历时性的线索追踪,呈现出一系列从亘古聚居单元及生活器物到当今人居环境背景下的模块单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直到指向未来的基于人脑与电脑“复合参数”的模件单元的重构;通过共时性的多学科和跨领域的模件单元比较研究和设计训练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最终应用“空间单元”完成建筑设计。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在师徒间传授技艺之上:“空间单元”作为建筑师和学生必备的“一招儿”其实已经潜藏于大家的内心,教师的作为只需要将其激活。教学的过程要通过一种模件单元的强化培训,让“招儿”变成“方法”,再让方法变成“智慧”。
让人欣慰的是我们14位同学真的各有千秋,他们涉猎之广,思考之深,以及对“空间单元”的兴趣是我最想看到的,他们年轻的思想让如此经典的话题变得充满活力。
有些遗憾的是8周的时间对于这样一个研究式的设计的确紧张,因为,每人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从自己的经验和乐趣出发寻找适宜的模件;而后是模件组合的“游戏”;将抽象的单元类型转化成一种建筑空间单元;将这样的单元放回自己选定的地段并符合自己拟定的任务书。其实,这已经超越只回答问题的能力,显示出“自编、自导、自演”的综合才能。同时,这样一个大地段、大尺度的复杂题目背后隐藏着策划、规划和设计等复合能力的强化训练,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实在是挑战,但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拥有超越学龄的能力,有驾驭复杂的能力。
再生/Rebirth(王昭雨):由一个光筒“生发”出的空间单元,将地下激活,构成上下联动的创意聚落。“斗形”透明体上大下小、形如光的“丛林”。在美木馆与美院的明确体量的限定下,这些看似随意“种植”的单元,其实是在寻求某种场力的作用,这些倒锥的、空透的、轻盈的、扭转的单元,强调对首层地面空间的解放,也同时构筑了与社会交往的广场,并引导人流从水平到垂直构成灵活多变的模件。而这些不同类型的单元源于清华不同院系学科特质而成为“定制物”。其中不乏对多学科的深入了解,最终转化为产、学、研、商为一体的复合单元。尽管设计中建构逻辑还有待于对结构体系的深入研究,但绝不会影响这个源于自然模件启示下的“树之光”所产生的光与亮。
众生相(唐思齐):构思源于一个不寻常的学画经历:为了能够尽快速写一个舞者的姿态,借用艺用人体结构分析,将头部、躯干、上下肢视为模件,分别以站、坐、卧衍生出直、展、平的舞姿,以此,构成一组婀娜动态的“设计聚落”。然而,这个理想充满着艰辛,在每一次设计的发展中,最本质的问题是如何从拟人形态转化为建筑空间并优化成“创意设计聚落”。之后,还要回到人的神韵和结构的追求而非表象的描摹,既要有空间单元的复杂性,又要远离解构主义的流行款式,最终呈现出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活力单元。
32-34 学生王昭雨作业
35-37 学生唐思齐作业
7 李虎|后泡沫城市的再设计:社区中心的生成与植入
短短8周的设计课的题目,起源于一年之前《建筑师》杂志邀请我为大学生设计竞赛出的题目,也是近期自己不断思索的城市问题之一:
“未来很可能的一种场景:目前在校的同学们毕业的时候,或者在你们未来成为建筑师在中国执业的建筑实践生涯里,你们所面临的大多数任务已经不再是宏大规模的设计与建造。这些工作已经在过去的10~20年里被你们上一两代的建筑师们在无比的匆忙中透支掉了。在高速度的设计与建设中,难以置信的巨大数量的房屋遍地开花,城市面貌被迅速改写,旧城被拆改,新城不断涌现。在物质表面变化的同时,一个城市的精神层面在同步发生裂变。这些瞬间出现的、新的城市空间与结构形态,在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城市人的生活,包括他们的交往方式,他们的社会关系。很多情况下,现在的城市对人性的影响与改变是负面的。这些在短视主义与急功近利驱动下所造就的城市,将是你们不得不去面对、去发现、去改造、去再创造的新战场。那时候的改变可能不会再是为所欲为的拆迁和大规模的重建,而是需要新的智慧与策略去寻找创造与变革的可能”。
把这个题目尝试于三年级的学生,我完全没把握是否合适。之前自己参与较多的教学活动是国外的研究生阶段的课题,回想起来这个题目对于刚刚入门建筑学的同学们的确难了一些。但也许正是这种错位的压力促使组里的13位同学付出了额外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且拿出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教学的过程,对我自己来说,也完全是一个摸索和学习的过程,在8周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在不断调整我们对这个课题的理解。如果教学是一场实验的话,我在尝试推动同学们去尝试如下3件事情:观察和发现城市/发掘自己的情感并尽可能自由地去表达/尝试新的设计方法。这些方面是我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到需要不断调整提升的方面,也是目前国内建筑教育中所欠缺的一些训练。
社区食堂(徐菊杰):徐菊杰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同学,同时手绘能力很强,她从设计的开始即在想像一些空间使用的场景。这让我联想起电影与建筑的关系,以及通过电影的方式来创作一组建筑空间的可能性,并且开始鼓励她大胆地去实验一下这样的设计方法。她在设计过程里,通过编写故事,通过设想空间的片段,从空间和时间以及人在空间的活动中反推出一个建筑。最后呈现出的内部空间丰富的拆解黑盒子模型,以及有特殊表现力的黑白透视系列,表现力很强烈,是一个“电影”设计方法的很好尝试。
一时兴起,脏手偶得(项柯超):项柯超的设计恐怕是全组中最有争议的一个。他是一个对社会问题有着强烈看法、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同情心的同学,这个社区中心的题目对他是一个独特的机会。在前半程中,他一直在摸索如何切入,直至他开始观察到场地周边的一些实际非常规的民间建造而受到了启发。当我看到他开始动手尝试建造的时候,鼓励他完全通过手工建造的方法来设计,如同制作一场戏剧的舞台道具。他在最后一周内爆发出了惊人的热情和能量,通过他的充满细节和故事性的模型表达了出来。
8周中,我从学生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最后利用这个机会表达一下在这次教学中给我很大帮助的我的合伙人黄文菁和我的助教罗韧,也祝贺组里每位同学的进步。
38-41 学生徐菊杰作业
42-45 学生项柯超作业
8 马岩松|社会住宅的社会性
我理解的,开放式教学的目的是期待这些建筑师们能带来更有想象力、打破界限、概念性的思考。我想,当下中国的在校大学生应该对自身所处的文化和建筑学当前面临的挑战有敏感度,所以,这两次的题目我都选择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城市和文化问题的题目。
上一次开放式教学,我出的题目是“重建CCTV”,CCTV大楼是城市重要的有争议的项目,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次选择“社会住宅”做题目,是因为住宅本身是形成城市格局的基本的建筑类型,更深层次地关系到人的状态、尊严和社会问题,社会住宅的受众主体是中低收入者,除了指标、功能,更强调住宅的社会性和必须的创造性。现在的中国住宅有很多问题,我们对社会住宅更缺乏了解。住宅被一种模式变成市场工具下产生的整齐划一的形式,而不是来源于贴合居民生活、自发需求产生的形式,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变。所以,这个题目有更大的挑战性。
在课程中间,我们花了一半的时间调研,1/4的时间是在分组搜集全世界社会住宅的案例,希望拿到第一手、最全面的案例,尝试通过住宅了解世界其他地方对人的居住的态度。从北欧、日本的学生作业里就能看出来建筑设计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许多成熟的建筑师也在做很多住宅,不拘一格,能看出来他们对人的居住有更新的探索。而后我问了他们每人两个问题:“你认为完美的社区是什么样的”“你认为完美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每人写10条,有人提到了社区关系,有人提到了光代表的尊严。然后,我们花了一半的时间做设计,希望他们能在设计中把之前列出的理想住宅的条件实现一部分。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从规划到具体的对生活的理解,层次很多,都很复杂。但我不认为,只有有经验的建筑师才能解决复杂问题,我也看到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挑战了他们自己,有所提升。
重访光辉城市(张嘉琦、詹旭强、胡曦阳):学生们在勒·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构,试图从中找到更人性的处理方案,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挑战一个无论在历史中还是现代中国至今有人推崇的思想,胆量可嘉。他们把所谓高效率的高层住宅楼挖空了一部分,形成自然花园、社区空间,用一个廊道将高层建筑连通,把人与自然、人与人重新连接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改造,在一种预设条件中工作,对现在的思想环境有认识。他们说,既然城市有这样的问题,不如在现有的基础上把生活环境变得更好。这个方案让我印象很深。
自住宅(张植程、沙烨星、姚宇):做了一个更小尺度、丰富、协调、自下而上的平衡的社区,在每个局部有自主的建造活动。他们认为,现在的城市模式不好,“城中村”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如果让城市变成“人”的城市,就应该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反叛精神,很可贵。城中村有吸引人的部分,应当被现在的规划者了解。这个设计也让我思考,人与城市的关系。
46-48 学生张嘉琦、詹旭强、胡曦阳作业
49-50 学生张植程、沙烨星、姚宇作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