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造如何驱动中国

2015-12-22文昌

新经济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制造业

本刊记者/文昌

智造如何驱动中国

本刊记者/文昌

面对工业互联网的新工业革命大潮,制造业日益紧密地与信息技术结合,新一轮智造革命已箭在弦上。“新智造”将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契机

不要低估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不要低估中国制造业持久的比较优势,更不要得出“中国制造没戏了”的轻率结论。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前提下,工资上升不但不会丧失市场竞争力,反而可以让国内市场变得越来越厚实,成为培育较高品质中国制造能力的一个规模极其巨大的温床。

大家知道,中国经济由两个引擎驱动,一个是出口,另外一个是投资。其实,这两个引擎共享一个基础,这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制造业支撑着出口,也支撑着投资。因为所谓的投资,就是用储蓄购买大量制造业的产品——钢铁、水泥、设备等——然后安装到地上或地下,成为基础设施。这样看,认真观察中国的制造业,可以对中国经济有个基本的判断。

近年,中国制造业面临不少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制造”的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升得很急。2002年美国人有一项调查,结论是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小时工资为64美分,仅相当于美国工人平均小时工资(21.64美元)的3%。自那以后,中国的人工成本开始加快提升。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小时工资大约等于发达经济平均水平的10%。其中,城市薪资上升更快,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雇员的平均年薪5500美元,比上年增长13%,比5年前增长77%。

期间,政策方面也发生着变化。近年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向更具包容性的增长,也就是考虑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劳工分享经济增长之果。2008年,中国修订了劳动法;2008~2011年中国法定最低工资的水平加快提速,2011年各地的增长幅度平均在20%以上;“十二五”规划要求,大幅度增加劳动所得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市场与政策一起发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更快增长。整体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人工成本方面的差距,大体从开放之初的100倍,收缩为目前的10倍;再进一步收缩为5倍、甚至3倍,所花费的时间可能比所有专家估计过的还要快。

这就引起了喜忧参半的关注。一方面,经济增长就是以人均所得的持续提高来定义的。因此,中国人工的加快提高,本来就是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人们也关心: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会不会因此加快消失?全球制造业的布局和投资重点,会不会发生重大调整?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会不会动力减弱?“失速”的中国经济,又会不会拖累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

利用这个机会,我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迄今为止中国平均工资的快速增长,基本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方面有不少研究和计算,有一项报告说,2000~2010年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10%,比美国的2%快了5倍。要注意,中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当然大大低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但这里讲的是生产率的变动率。好比速跑比赛,跑在最前面速度最快,但再加速就难了,而后来者可以加速更快。

甚至对2008年以后引人注目的“工资通胀”,我个人的看法,主要成因也是汇率机制还不够灵活,结果中国虽然大体维系了名义汇率的稳定或缓步升值,却经由通胀的抬头实现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上升。在背后,真正的经济推手其实是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相对较快的进步率。

如果这个判断对头,那么基本反映生产率变动的工资较快增长,对制造业的成本结构与利润边际,就不会、也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损害。这可以由近年中国公司普遍的利润状况得到证明。看未来,由于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还有极大的潜力,更由于中国人的学习曲线还有较快上升的空间,也所以我们不可低估,中国制造业还可能具有的长期竞争优势。

甚至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人口转型,也难以改变上述结论。包括老龄化在内的中国人口类型的转变,当然有长期的重要影响。但是,至少这并没有构成对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现实威胁。因为观察过中国农业的人都不难明白,我们超小的农业经营规模中还“储蓄”着巨大的劳动力,伴随着城市化和农地流转的进程,只要有关政策对头,这部分人力资源的潜力还将继续释放。

中国工业增长真正的限制因素是市场需求。在当前,最现实的就是全球复苏的步子缓慢。从2008年危机冲击中国以来,我们已经观察到,每当发达经济复苏的步子略略加快,中国沿海工业的订单就上升,招工难的问题就突出,制造业的增长就强劲。问题是,这些接单工业产生的经济能量,包括由此带动的进口,看来还不足以拉动欧美日本的全面复苏。这并不值得奇怪,现在要指望总量7万多亿美元的中国经济,就能够把欧盟(16万亿美元)、美国(15万亿美元)和日本(约6万亿美元)都拉起来,实在不现实。加上印度和其他新兴市场呢?力量大很多,对全球增长的边际贡献更大,但怎么看,还是像小马拉大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即“确保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我认为还是兵分两路:发达经济好好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中国印度则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对中国经济而言,一个可能的方向,就是把一部分中国制造出口的能力,转过来为国内的消费市场服务。

事实上,在多年所得快速提高、人民币升值,以及分配政策改善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消费市场增长强劲,潜力更是巨大。不少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都发现,要缓解“中国制造”的成本压力,不但可以经由综合营运效率的提升,更可以通过抓到中国市场的先机,扩大市场销售规模来对冲。毕竟,把生产基地搬到远离中国市场的“低成本”位置上去,在战略上得不偿失。

向国内市场转,会面临哪些障碍?我们来看一项统计,2011年中国城市服务业市场上空缺职位的数量,要比求职者多出了140万。2010年呢?空缺比求职多出了100万。这表明在我们这个制造大国,服务业才是影响转型的软肋,因为市场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以我追踪访问了几年的北京华联为例,他们开店的规模越来越大,差不多开一家旺一家,现金流好到不能相信。可是,生意很好却招不到人!特别是招不到数量足够的合格店长、“买手”(采购经理)和领班。顺便提一句,国内市场上不少商品质量问题,其实也与服务业有关。消费者越来越忙,需要商店来帮他们挑选合格的商品。这个环节薄弱,既不抑制消费,也不能有效改善生产。

回头看,多少年势如破竹向全球出口的“中国制造”,其实正是依托了香港和欧美日本的服务业,才一船一船走出去的。现在中国制造要向内需走,首要的是为服务业提供克服瓶颈的服务,包括政府放松不当管制的服务、改进税制和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教育训练的服务,以及特别重要的金融服务。政策制定者和业界有必要认识到,“为服务业的服务”可能是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

我们不要低估中国制造业持久的比较优势,更不要得出“中国制造没戏了”的轻率结论。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前提下,工资上升不但不会丧失市场竞争力,反而可以让国内市场变得越来越厚实,成为培育较高品质中国制造能力的一个规模极其巨大的温床。

“中国智造”大有可为

史占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如果说1978年中国经济开始走向世界,1998年中国经济则已经影响了世界,到2018年中国经济将有可能引领世界。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巨大的活力,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使“中国制造”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拐点”,“中国制造”能否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能否从一个如今的“经济大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从历史上看,任何国家的崛起和领先都是凭借强大的实体经济优势,当初的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后来的美国取代英国,以及今天的德国、日本得以保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优势地位,依靠的都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制造业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兴衰。

据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的比例为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500多种工业产品中,中国已有煤炭、钢铁、水泥、汽车、纺织服装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尽管这些产品都仅仅是就数量而言,产品附加值仍很低,但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已让欧美发达国家深感震撼和不安,由此提出了剑指中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2012年1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刊登题为《为什么说现在是轮到中国担心制造业了?》的文章宣称:未来20年里,美国将利用新技术挖空中国的制造业,并重新在制造业领域获取“绝对竞争优势”。这一论调并非“危言耸听”,也非“空穴来风”。科技界有三种飞速发展的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这将重新构筑制造业的竞争格局。“人工智能技术”今后将会进入制造业,辅助人们进行设计、测试和制造,这将使制造业中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机器人技术”将使人工成本和易操作性方面产生革命性影响,机器人不用睡觉、不用休假、也不会要求加薪,美国的机器人也许不久就将与中国的劳动力直接展开竞争;“数字制造技术”是指一系列的技术能力,包括对新产品进行构思、利用模拟器进行测试的能力;如果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综合起来用于制造业,那将绝对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革命”。

无独有偶,2011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组件供应商富士康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里引入100万个机器人从事目前由公司员工从事的工作,这些机器人将从事重复性的机械工作,降低持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并且提高效率。“机器人投入使用的信号”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这也将彻底颠覆我们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比较优势。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中长期依赖的“人海战术”模式将面临终结,何况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红利”也将随之消失殆尽。未来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制造”将彻底转型为“智造”,这对我们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培训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把更多的“人手”培养成为现代大工业生产中所需的“人才”。

过去30年我们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功依赖的是我们“勤劳的双手”,而未来30年继续成为世界制造业巨头必须依靠我们“智慧的大脑”,未来的制造业竞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技术竞争”。因此我们的产业部门和企业家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快速增加创新投入,强化技术储备,否则将不可避免在未来制造业竞争中淘汰出局。

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致力于完成由“加工代工型——技术模仿型——自主创新型”的产业转型和跨越,缺乏核心技术的模仿创新将无法扭转我国制造业竞争的弱势地位。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虽也常有技术上的革新,但与其国外同行相比,大多仅局限于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工艺创新,缺少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先天不足所致,但更重要的是,我国企业缺乏明晰的研发投入体制,研发经费的资助缺少持续性与稳定性,对于需要庞大经费支出的核心技术开发,由于缺乏研发后的保障而惮于尝试。

2008年在欧盟的研发投入报告中,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排名普遍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决定了我国企业往往只能在引进技术上进行局部的改良。而韩国三星依托政府的巨额研发投入,动用166.6亿美元建设世界最先进的TFT-LCD生产线,抢占技术制高点后三星就在液晶电视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显然,如果不致力于能使我国制造业“独领风骚”的核心技术创新,将最终导致我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技术跨越”,更遑论引领未来制造业的发展。

而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然采取过去那种“引进设备”、“扩大产能”的传统模式,仍在重蹈传统产业“引进——落后——再引进”的覆辙。原有的“路径依赖”将可能成为当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巨大的隐患。因为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先进设备,而不是自己进行研发投入,这在技术路径不明确的新兴产业中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沉没成本”,一旦产业技术升级,前期大量的固定投资将迅速成为不良资产,使得新兴产业面临比以前传统产业更大的发展风险。

令人欣慰的是,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所涉及的相关技术领域,我们拥有坚实的学科支撑,从机电装备、汽车制造到航海、航空、航天,从新材料研制到自动化控制,都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因而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一定能有所作为,也必将大有可为。

9000亿元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每100元网络交易额中,有39%的消费是完全新增出来的。按照这一比例计算,淘宝网2014年2.3万亿元的交易额,激发的新消费贡献将近9000亿元。

“互联网+”,制造强国新引擎

罗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深度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

“互联网+”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了巨大空间。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听取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用户随时互动,并让其参与到需求收集、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云”“网”“端”越来越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新基础设施,用户、原料、设备和产品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交互和有效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产品、装备、管理、服务和产品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如,“互联网+能源”使分布式发电和大规模并网技术实现突破,推动新能源技术步入大规模实用阶段;“互联网+材料”使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材料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互联网+”模式已成为信息经济条件下企业增强竞争力、提升附加值的有力手段。

“互联网+”为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带来了难得机遇。随着外贸增长趋缓、内需拉动乏力、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我国制造业发展动力亟需由主要依赖传统增长领域转向新的增长点。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不断深化,电子商务、众包众创、线上到线下(O2O)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医疗、远程教育、位置服务等新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上海发展“四新”经济、浙江发展信息经济、福建发展互联网经济,重点都是抢占互联网时代孕育的新的增长点。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世界一流的互联网企业,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互联网+”为促进消费升级和激励万众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推动了智能终端、电子商务、在线服务、远程培训等领域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拥有6.5亿网民,是美国的两倍;3.6亿网购用户,超过英德意法四国人口总和。如此巨量的市场规模,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如能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培育出几十家甚至上百家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将会极大地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竞争地位。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每100元网络交易额中,有39%的消费是完全新增出来的。按照这一比例计算,淘宝网2014年2.3万亿元的交易额,激发的新消费贡献将近9000亿元。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正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在网络经济下,不仅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创客”、“众筹”、“众包”等方式获取大量知识信息,参与创新创业。

“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带来了重大挑战。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处于快速升级、持续换代的发展阶段,由此将带来系统兼容、标准规范、升级维护等一系列潜在风险。我国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攻击对抗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还较为薄弱,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不足,总体上仍缺乏应对“震网”“火焰”等网络信息安全新威胁的有效手段。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的安全防御措施和手段研发不足,对重要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使用的国外技术和产品,缺乏有效的安全漏洞检测手段。

“互联网+工业”,重塑“微笑曲线”

王喜文(工信部国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

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其实质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广的“两化融合”战略大同小异。某种程度上说,新一轮工业革命或许对于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可能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无界限、全民化、信息化、传播速度快是互联网的典型特征。“互联网+工业”是“工业4.0”+“工业互联网”,除了信息化和传播快之外,还将实现制造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无界限、价值链共享经济下的全民化 。“互联网+工业”是“信息共享”+“物理共享”,从而开创全新的共享经济,带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未来的工业体系中,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以开发能够完全适应生产的产品,这种适应性将使企业在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迅速、轻松地做出响应,并保证其生产具有竞争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环节,不再从事单独的生产与制造环节,也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与服务环节了。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这种生产制造的灵活程度无疑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预示全球制造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的激烈竞争。

更主要的是,伴随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消费意识更加个性化。无论是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还是营销与服务都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消费者体验式的参与彻底颠覆了传统生产的垂直分工体系,微笑曲线的理论基础将不复存在。

微笑曲线理论的分工模式下,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提供低成本的标准化产品,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互联网+工业”模式下,企业、客户及各利益方通过互联网,广泛地、深度地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等环节,客户得到个性化产品、定制化服务,企业获取了利润。

Apple的iPhone手机和小米公司的小米手机,都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iPhone手机的系列产品包装内一如既往地写着,“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Assembled in China”。意即“Apple是在美国本土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州进行的产品研发与设计,在中国实施的产品组装”。但是,除了很少一部分零部件之外,其他的大多零部件都不是Apple公司生产的,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Apple公司对全球的各类优秀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进行了组合,生产出了iPhone、iPad。所以,iPhone是“中国制造”吗?是“美国制造”吗?显然都不是。据日本媒体报道,iPhone6中,摄像头由索尼供货,液晶面板由夏普供货,高频零部件由村田制作所或TDK供货,LED背光模块由美蓓亚等日本企业供货,只不过组装过程是由位于中国境内的富士康公司来完成的。

小米公司本身也并不亲自生产手机,只专注于设计研发和客户服务,手机生产也是通过网络协同,由类似富士康的其他合作企业来负责制造的。

也就是,随着“互联网+工业”的发展,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将共同创造价值、共同传递价值、共同分享价值。这样一来,“互联网+工业”将对制造业“微笑曲线”这个价值链进行一次颠覆性的重塑。个性化定制把前端的研发设计交给了用户;用户直接向企业下达订单,也弱化了后端的销售,从而拉平“微笑曲线”,并重新结合成价值环。

告别“微笑曲线”,这是“互联网+工业”时代中,未来制造业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制造业
浅谈汽车制造业与航空制造业的异同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中国模具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