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食用菌脉孢霉的抑制作用

2015-12-22叶慧丽夏先全胡容平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孢霉菌素生物防治

叶慧丽,夏先全,胡容平,王 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产值已在整个农业产业中居第6位[1],但随着食用菌种规模的扩大和栽培周期的延长,食用菌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气候温暖潮湿,食用菌易受木霉和脉孢霉等杂菌的污染,特别是脉孢霉菌的危害[2-3]。

脉孢霉(Neurospora sp.)又称链孢霉、串珠霉或红色面包霉,主要以无性阶段危害食用菌,其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能侵染所有食用菌的菌种及培养基质,造成培养基质批量报废、菌袋成品率下降,对食用菌栽培有很多影响[4],若处理不正确或不及时,几天之内可污染整个种植场地,给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5]。目前,食用菌生产中对脉孢霉的防治主要靠化学防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残留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并且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多个国家开始禁止使用。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性高、对环境友好、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以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今后食用菌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方向[6]。为此,笔者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选取中生菌素、井冈霉素、宁南霉素及乙蒜素4种在食用菌生产中应用研究较少的生物农药,探讨了其对脉孢霉及常见菇体的影响,以期为生物农药应用于食用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四川成都诺富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1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陕西西安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宁南霉素(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80%乙蒜素(河南科邦化工有限公司)。

1.1.2 供试菌株。脉孢霉菌株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分离、纯化获得;姬菇、黄背木耳、金针菇菌株均购自四川省食用菌菌种场。

1.1.3 培养基。PDA。

1.2 方法 参照平板测试法[7-8]略加修改,在无菌条件下,先用无菌水将各生物杀菌剂配成有效浓度为1 000 mg/kg的母液备用。将PDA分装三角烧瓶中,每瓶装70 ml,121℃灭菌30 min,冷却至50℃左右,每瓶加入一定量母液,使其有效浓度如表1,立即倒平板,每个处理3次重复。用直径为6 mm的打孔器打取脉孢霉、姬菇、黄背木耳及金针菇的菌丝块,分别接于平板中央,置于25℃下培养6 d,以不加生物杀菌剂的培养基作为对照。采用十字交叉法[8]测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

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打孔器直径)×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生物杀菌剂对食用菌脉孢霉的菌丝生长抑制率 药剂浓度参考厂家推荐田间使用浓度的1/10为中间值进行设置。由表1可知,4种生物杀菌剂对食用菌脉孢霉的抑制率差异较大,如中生菌素和乙蒜素对其的抑制率为100%,而井冈霉素对其抑制率最低。另外,井冈霉素和宁南霉素对脉孢霉菌的抑制率呈浓度相关性,浓度越高其抑制率越大。

2.2 4种生物杀菌剂对3种食用菌的毒力 由表2可知,4种不同生物杀菌剂对3种食用菌菌丝抑制率差异较大,如中生霉素对3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低于10%;其余3种生物杀菌剂对3种食用菌的抑制率均较高,在60%~100%,除乙蒜素外,均呈浓度相关性,浓度越高抑制率越大,并在同一浓度下对黄背木耳的抑制率最低,而乙蒜素对3种食用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

表1 4种生物杀菌剂对脉孢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

表2 4种生物杀菌剂对3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种生物杀菌剂对食用菌常染杂菌脉孢霉的生长速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生霉素和乙蒜素对其的抑制率最高,均为100%,表明对其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井冈霉素和南宁霉素对其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渐大,但均低于20%,表明对其的抑制效果较差,该浓度下不适用于在食用菌生产中防治脉孢霉。4种生物杀菌剂对3种常见食用菌的生长速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生菌素对3种食用菌的抑制率均低于10%,表明对其无明显的抑制效果,而其余3种生物杀菌剂对3种食用菌的抑制率均高于60%,最高为100%,而乙蒜素对3种食用菌的抑制率均为100%,表明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报道[9],300 mg/kg乙蒜素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为67.1%,而该研究中100 mg/kg乙蒜素对所有供试菌株的抑制率均为100%,表明脉孢霉及食用菌菌株对其更敏感,应降低使用浓度。中生菌素目前主要用于细菌、真菌病害的防治[10-13],不仅对子囊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其分孢子的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4]。综上所述,对脉孢霉有较高抑制率而对3种常见食用菌无明显抑制作用的中生菌素是适用于食用菌生产上防治脉孢霉的优良候选药剂。

[1]金萍,秦粉菊.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化发展思路[J].江苏农业科学,2007(1):54-56.

[2]郭振东,魏群生.绿色木霉和脉孢霉对九种医用抗菌药剂的敏感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3,12(2):27 -28.

[3]李红枝.脉孢霉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食用菌,1993(1):36-37.

[4]王晶,李宝聚,孙军德,等.食用菌脉孢霉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蔬菜,2009(23):16-17.

[5]冀瑞卿,冯冲,柏文博,等.两种生防制剂对食用菌杂菌的抑制作用[J].吉林农业科学,2014,39(2):61 -67,77.

[6]林娓娓,王瑞娟,李玉,等.食用菌生产中链孢霉生物防治研究[C]//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中国菌物学会,2010.

[7]姜成,卢政辉.杀菌剂对有害疣孢霉药效的评价[J].食用菌学报,2000,7(4):43 -47.

[8]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9]吕新雷.乙蒜素对水稻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41.

[10]谢德龄,倪楚芳,朱昌雄,等.中生菌素(农抗751)防治白菜软腐病的效果试验初报[J].生物防治通报,1990,6(2):74 -75.

[11]谢德龄,蒋细良,倪楚芳,等.中生菌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试验[J].中国生物防治,1995,11(2):91 -92.

[12]赵白鸽,孔建,申效诚,等.苹果轮纹烂果病生物防治研究初报[J].华北农学报,1993,12(4):67 -70.

[13]蒋细良,谢德龄.中生菌素的抗生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1997,27(2):133-138.

[14]蒋细良,谢德龄,倪楚芳,等.中生菌素对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7,13(2):69-71.

猜你喜欢

孢霉菌素生物防治
被孢霉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秸秆降解的影响*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防治链孢霉技术探究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欧盟评估链格孢霉毒素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暴露风险
硫酸黏菌素促生长作用将被禁
桃色顶孢霉代谢产物对绿豆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