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源和家系山丁子幼苗叶片生长及苗高差异性分析

2015-12-22王庆斌陶双勇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叶宽叶长苗高

魏 彪,邹 威,刘 影,金 虎,王庆斌,陶双勇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

山丁子(Malus baccata L.),又名山荆子、山定子,蔷薇科苹果属乔木,高达14 m,果小,近球形,径8~10 mm,果成熟红或黄色。山丁子果实富含维生素C以及苹果酸、柠檬酸等各种有机酸。山丁子是果树嫁接和园林绿化重要树种。果实可加工制成果丹皮、糖浆罐头、果酱、果冻等食品,亦可酿酒或入药。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也是影响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该文对不同种源和家系的山丁子叶片生长和苗高进行分析,为种源选择和家系选择提供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青梅试验站,地理坐标为129°41'04″E,44°38'34″E,海拔236.8 m。试验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短,回暖快,风大易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短,降温快;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4.3℃,1月最冷,平均气温-17.0℃,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5.0℃;7月最热,平均气温22.0℃,曾出现过38.0℃的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2 305 h,无霜期126 d,平均降水量为535.6 mm,主要集中在夏季,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试验苗圃地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壤土。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来自牡丹江地区林口、绥阳、东京城和苇河4个地点的优选母树实生繁殖的山丁子幼苗。

2.2 试验方法 播种日期为2012年5月,2013年换床移植,栽植密度为0.8 m×0.5 m,每个半同胞家系栽植200株[1-2]。2014年8月对24个半同胞家系幼苗的叶片特性进行了调查,每个家系选择3株单株,每个单株分植株上、中、下3个部位选择3个叶片[3],用万深LA-S系列植物图像分析仪系统对叶片特征进行详细分析。2014年10月对24个半同胞家系的山丁子幼苗苗高进行了调查,每个家系调查30株。利用这些调查数据对苗高在种源和家系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以探索种源和家系选择的重要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源和家系山丁子幼苗叶片特征分析

3.1.1 不同种源山丁子幼苗叶片特征分析。山丁子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细锐[4-5]。该试验对4个种源山丁子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选择指标有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面积。4个种源山丁子幼苗叶片各个指标的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林口种源山丁子叶片最长,为69.14 mm,为长椭圆形,长宽比达到3.31,绥阳种源叶片最短,为66.66 mm,长宽比为1.86,苇河和东京城种源叶长居中,分别为67.33 mm 和67.27 mm,长宽比分别为 1.92 和2.08;绥阳种源叶宽最大,达到35.88 mm,东京城种源最窄,为33.67 mm,苇河和林口种源居中;林口种源叶面积(不包括叶柄)最大,东京城种源最小,分别为 1 661.21 mm2和1 444.55 mm2,绥阳和苇河种源居中,分别为1 618.49 mm2和1 603.11 mm2;林口种源叶柄最长,为20.46 mm,苇河种源叶柄最短,为19.29 mm,东京城和绥阳种源居中,分别为19.36 mm和19.33 mm。综合来看,林口种源叶柄最长,叶片为长椭圆形,叶面积最大。

从表1可以看出,在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上,4个种源山丁子都存在一定差异。对5个指标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用Levene统计量计算,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5个指标方差都具有齐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4个种源山丁子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从叶片指标来看,在这4个种源中进行种源选择意义不大。

表1 不同种源山丁子幼苗叶片生长指标统计

3.1.2 不同家系山丁子幼苗叶片特征分析。对不同种源的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叶片特征进行分析,表2为24个半同胞家系在5个指标上的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不同家系山丁子幼苗叶片生长指标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叶长/叶宽较高的5个家系是WH06、DJC01、LK01、SY10、LK05,分别为 2.22 ± 0.11、2.20 ± 0.11、2.17 ±0.14、2.15 ±0.13、2.09 ±0.12;叶长较长的5个家系是SY10、LK03、WH05、SY04、WH03,分别达到 91.46 ± 3.32、81.32 ±0.62、80.62 ±3.92、79.58 ±1.05、79.48 ±8.54 mm;叶宽较宽的5个家系为 SY10、SY09、LK03、WH03、SY04,分别达到 43.07 ± 1.43、41.66 ± 0.92、40.94 ± 0.44、40.86 ± 1.97、40.00±1.49 mm;叶面积较大的 5个家系是 SY10、LK03、WH03、WH05、SY04,分别达到 2 486.91 ±71.98、2 280.71 ±89.95、2 214.76 ± 343.66、2 165.27 ± 158.49、2 078.24 ±113.01 mm2;叶柄长较长的5个家系是 WH03、SY03、LK05、LK03、SY10,分别为 23.16 ±1.30、22.76 ±0.30、21.99 ±0.28、21.74 ±0.26、21.61 ±1.23 mm。可见,24个半同胞家系在 5个叶片指标上的差异广泛,可以认为叶片特征在家系间的变异广泛。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5个叶片指标方差具有非齐性。用K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统计法分析,具体计算方法用中位数和K-W检验法。全部5个指标的渐近显著性<0.05,即在0.05显著性水平下,24个家系山丁子在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指标上差异显著。K-W检验法结果表明:K-W检验法的渐近显著性<0.05,即在0.05显著性水平下,24个家系山丁子在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指标上差异显著。

综合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24个家系山丁子在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指标上差异显著,进行家系选择是有意义的。

3.2 不同种源和家系山丁子幼苗苗高生长分析

3.2.1 不同种源山丁子幼苗苗高生长分析。利用2014年调查数据对4个种源山丁子幼苗的苗高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

表3 不同种源山丁子幼苗苗高生长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苇河种源苗高均值最高,达到0.51 m,林口种源苗高次之,为0.47 m,绥阳种源苗高第3,为0.45 m,东京城种源苗高最低,为0.44 m。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表明:显著性为0.09 >0.05,即在0.05 显著性水平下,4个种源山丁子幼苗苗高方差具有齐性。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4个种源的苗高差异显著,即按照苗高在种源间选择是有意义的。

3.2.2 不同家系山丁子幼苗苗高生长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苗高较高的 5个家系为 WH03、WH05、SY01、SY10 和LK01,苗高分别为 0.60 ±0.02、0.60 ±0.03、0.57 ±0.02、0.57±0.03、0.57 ±0.03 m;苗高较低的 5个家系为 SY05、SY06、WH02、SY03、SY09,苗高分别为 0.33 ± 0.01、0.34 ± 0.01、0.34 ±0.01、0.35 ±0.01、0.36 ±0.01 m;最高和最低家系苗高的差值为0.27 m。从分布来看,有8个家系苗高在0.50 m以上,有6个家系在0.40 m以下,余下10个家系苗高在0.4~0.5 m之间。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24个家系苗高方差具有齐次性。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24个半同胞家系的苗高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以苗高来进行家系选择是可取的。

表4 不同家系山丁子幼苗苗高生长统计

4 小结

(1)该试验结果表明,以山丁子叶片形状指标来进行种源选择意义不大,而进行家系选择是可行的。

(2)对于苗高来说,无论是进行种源选择,还是家系选择都是有意义的。

[1]王希斌,周兆会,吴凤楼.山丁子的优质育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4(2):41.

[2]李殿波,张树宝,胡伟.山丁子的综合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1992(3):30.

[3]綦晓波,熊华,李孝国.山丁子丰产育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1(2):13.

[4]傅海英,张敏丽.山丁子高接寒富苹果技术[J].内 蒙 古 林 业 科 技,2012(2):56-57.

[5]曹振岭.山丁子超高砧木嫁接苹果抗寒抗腐烂病研究[J].北方园艺,2009(9):142-143.

猜你喜欢

叶宽叶长苗高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回归方程法测定两个龙眼品种叶面积研究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叶面积测定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