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2015-12-22王继美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专业

王继美

(盐城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224003)

语言学界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存在着争论,目前还没有达到明确的一致。Stern认为“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使用的学习方法的总的倾向和总体特征,把学习技巧作为可观察的学习行为的特定形式”。Weinstein and Mayer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时所发生的行为和思想的编码过程。Rubin认为学习策略是指那些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语言系统的发展以及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的策略。[1]38O’Malley and Chamot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个人使用的帮助他们理解、学习或保留新的信息的特别的想法或行为。[2]文秋芳对学习策略的定义是:学生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这个定义强调使用学习策略的目的是学习者的行动而不是他们的思想,这种行动可以是外部行动也可以是内部行动。[3]Cohen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意识地选择的过程,这可能导致学习者采取行动储存、保留、回忆和应用信息以提高学习或使用另一种外语。[1]38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对学习策略的定义的争论,Ellis提出了一个列表,描述了短期策略如何被应用于学习策略。[4]

Oxford指出策略是“一些特定的行为、动作、步骤和技巧”,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有趣、更加自我引导而采取的行为。在众多的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中,Oxford的分类最为全面,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类之一。他把策略分为直接与间接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三个分项:凡与所学语言有直接关系的策略为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而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关系的策略为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5]

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也硕果颇丰:郭燕以13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44名大学英语教师为对象,对两者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与使用进行了调查研究。[6]袁凤识做了关于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7]文秋芳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策略的使用对成绩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8]王奇民、王健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策略因素及影响学习者策略选择和使用的种种因素。[9]江晓红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和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有一定的影响。[10]

以上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有些问卷是研究者自行设计的,其信度和效度还需进一步验证。由于问卷标准的不统一,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还有待商榷。本研究利用目前被认为是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0xford学习策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29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是Oxford推出的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5]278该英语学习策略问卷是目前世界上学习策略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问卷之一。采用这个问卷调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SILL是综合的。它包括学习策略的主要方面,有助于提供一个对一系列学习策略的很好的综述。在一个测试中把记忆、认知、元认知、补偿、情感和社交策略组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各种策略。其次,它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这些策略时更好地了解他们能做什么来提高英语学习。在某些方面SILL使得学习策略明确,使复杂的英语学习任务更简便。[4]

SILL对受访者来说包含50个需要考虑的项目,比如:“我会把一个新单词的读音和形象或者图片结合起来帮助我记住这个单词”,“我发现我的英语错误,并使用这些信息来帮我做得更好”等等。学生对每个问题使用五点莱克特型等级进行回答。SILL的50个项目被分成6种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其中1到9项属于记忆策略,10到23项属于认知策略,24到29项属于补偿策略,30到38项属于元认知策略,39到44项属于情感策略,45到50项属于社会策略。[5]由于调查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为了节约调查问卷的时间及减轻学生回答的难度,把问卷翻译成了汉语。

(二)实验过程

发出18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问卷163份。对原始数据使用Excel 2003进行处理,得出平均值以及受访者每种策略的使用频率。更重要的是每一项目的平均分都使用Oxford(1990)的频度范围分成五个频度范围,采用1~5级量表积分,“从来不或很少”(1分)到“总是或经常”(5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自己相符或相近的选项,如表1所示。

表1 Frequency Scales

表2 Information about the General Strategy Use

二、数据分析

表2是受访者所使用的不同学习策略经过软件处理分析所得到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是补偿策略(mean 3.74,SD 1.84)。认知策略(mean 3.35,SD 1.48),元认知策略(mean 3.21,SD 1.63)和社会策略(mean 2.68,SD 1.38)属于使用频率中等的三种策略。使用频度最低的是记忆策略(mean 2.39,SD 1.56)和情感策略(mean 2.40,SD 1.72)。受访者使用记忆策略的频度最低,这似乎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认为记忆策略是中国学生最经常使用的策略。受访者较少使用记忆策略,是因为他们只懂得机械记忆而几乎没有行之有效的记忆策略。因此,建议教师训练学生使用有效的记忆策略去学习。此外,受访者较少使用情感策略,是因为中国人较西方人来说更加保守,不太可能随意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内心的焦虑。英语教师应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情感策略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增强信心。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有时候会使用认知策略,这可能和学习动机有关。为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用英语沟通的能力他们会使用认知策略。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或写生词数遍或者是先浏览一篇英语文章然后再回去认真重读。受访者经常使用元认知策略是因为所有的成年人都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察、组织和评价。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及对此过程进行评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社会策略的使用频率也是比较高的,是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教授的任何东西,不去提出自己的任何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倾向于保持沉默羞于提问,因为他们害怕提问时犯错无法克服“面子”问题。最后受访者对于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补偿策略有更好的了解。他们必须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甚至有时候要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然而因为有限的词汇量使他们会设法使用手势、创造的新词或者是猜测来把交流进行下去。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策略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且还可以帮助学习者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使他们成为更加独立和自主的学习者。策略训练并不意味着仅仅把好的学习策略介绍给学生,而是要扩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范围,帮助他们提高策略意识,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策略训练可以和课程教学同时进行。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使用学习策略,而不是和学习任务脱节。

[1]Rod Ellis.Understanding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O’Malley,J M and Chamot.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47.

[3]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4):43-46.

[4]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264.

[5]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 TeacherShould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274-278.

[6]郭燕.大学英语师生学习策略教授与使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语界,2007(2):65-72.

[7]袁凤识,刘振前,张福勇.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J].外语界,2004(5):25-32.

[8]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9]王奇民,王健.制约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策略因素探析[J].外语界,2003(2):41-46.

[10]江晓红.成就动机和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9-72.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专业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