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赤子之心
2015-12-21谢冬莉
谢冬莉
【摘要】本文对《枣核》这篇文章进行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关键词】教学设计;《枣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枣核》选自萧乾的《美国点滴》。全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二、教学设想
1.通过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揣摩想象,引导学生明确“枣核”的象征意义,把握小小“枣核”承载满腔乡情的以小见大的手法。2.课前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和其他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刻感受作者的爱国思乡之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为切入点,品味语言,体悟感情。2.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情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海外游子思恋故乡、依恋故土之情,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把握善于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2.引导学生自主鉴赏文章的美点。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有关词语注音和解释,扫清阅读障碍。2.搜集海外游子表达爱国之情的多种方式的相关资料。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播放费翔《故乡的云》的音乐,多媒体大屏幕展现祖国壮美河山的图片。2.从歌曲的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有一个人仰望天空对着月亮倾诉思乡之情。但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用不同于一般人的方式寄托着同样深沉的思乡之情。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萧乾的《枣核》,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尝试用精炼的语句概述全文内容。注意积累词语。(多媒体展示)蹊跷(qī qiāo) 殷切(yīn)
2.寻“枣核”,明确叙事线索。提问:课文题目是《枣核》,请浏览全文,找出与“枣核”有关的句子。并思考: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是如何围绕“枣核”层层深入的?(多媒体出示)(学生速读课文,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枣核”,围绕“枣核”,文章写了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
(三)动情朗读,品“枣核”
学生精读课文,悉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问: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她想做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多媒体出示)明确:为寄托思乡之情,在异乡的土地上种一颗故乡的枣树,以慰思乡之情。(多媒体出示)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美籍华人的思乡之切?(多媒体出示)
学生品读语句,悉心揣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第3段)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第7段)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第7段)“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教师总结:索要枣核,是为了种枣树;种枣树是为了慰藉对故乡的思念。在朋友的心目中,枣树是故乡的象征。小小枣核,承载的是满腔乡情。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四)质疑探究
1.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明确:(学生齐读末段)改了国籍……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2.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明确: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五)联系作者,深化对主旨的理解
教师提示:思乡之情是朴实的,又是高贵的。在萧乾的笔下,更多了几分别有的情趣。知人论文,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萧乾。
(六)课堂总结
作者萧乾用手中的笔将这沉甸甸的思乡情寄托在看似普普通通、不占分量的枣核之上。我们从中感受到美籍华人根深蒂固的民族情感和拳拳爱国之心,深刻体会到海外游子独特的心境。游子心境是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改变不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七)知识拓展
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恋国是人类众多美好的情感之一。我们文中的朋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思乡之情,也有许多游子把这种刻骨铭心的眷恋化成了美丽而忧伤的诗行。你知道哪些?
(八)板书设计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