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李邦琴“钢铁木兰花”的赤子情怀

2015-12-21王中鸿

中华儿女 2015年19期
关键词:旧金山纪念馆英文

王中鸿

9月7日,中国大饭店,刚从湖南芷江县参加完国际和平文化节的美国侨领方李邦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初见方李邦琴,很难将"耄耋"一词与她联系到一起。精致的淡妆、一身得体的装束,彰显东方女性的典雅端庄;举手投足之间,仪态万方。

谈及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感受,方李邦琴难掩激动的心情:“9月3日这一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到祖国的强盛,祖国的再次复兴,心里非常的激动,这种感动和激荡无法用语言形容。尤其是大阅兵,不仅看到中国很多新型尖端武器,更看到中国军人的士气和人民的自信、自豪;中国有能力在维护世界秩序和世界和平方面尽显大国担当。”

方李邦琴还向记者透露,自己身为飞虎队历史委员会名誉主席,在澳大利亚耗资17.5万美元购买了一架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的援华运输机,并进行了现代化改装,计划于10月份搭乘这架1942年的C-47运输机,从印度起飞,翻越喜马拉雅山,途经中国昆明后到达桂林,重现驼峰壮举,最终将这架飞机捐给桂林美国飞虎队遗址公园。她希望能用此举,既在海外重现抗日战争的真实历史,又作为中美友好的象征。

2015年8月15日,美国旧金山中国城,海外首家抗战纪念馆开幕。纪念馆鸣锣剪彩时,二层楼顶垂下条幅,一条中文、一条英文,宣示它所设的主旨:“尊重历史、珍惜和平。”

这座纪念馆建筑面积大约有1000平方米,借助实物展品、文字展板以及电子、影视等手段,全面呈现美国华人助战、中国与美国在二战期间作为盟友并肩奋战的历史。

方李邦琴介绍,纪念馆的藏品都有相当的纪念意义。其中一把当年飞虎队员在湖南跳伞时用的小降落伞,伞上有援助跳伞飞虎队员县的县长和相关人员的签名。这可能是唯一留世的飞虎队用过的小伞原件,现成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还有一把飞虎队员送给中国游击队的左轮手枪,“这种枪当时是发给中国老百姓护命的,只有一颗子弹,也只能近距离射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没有什么作用,全部被销毁了,民间没有流传。目前馆内珍藏的这把手枪,里面还有一发子弹,有非常珍贵的纪念价值。”此外,纪念馆还藏有侵华日本士兵的日记,内容详细记载了当年日军的作战路线与残酷暴行。

说起筹建纪念馆的缘起,方李邦琴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600万,目前全世界现有29个国家建立了167座犹太人纪念馆或纪念碑。而日本军国主义杀害了3500万中国同胞,在海外却无一座纪念馆,世界难以了解这段惨痛历史。

方李邦琴还特别强调: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有两个主要战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而世界知道西方战场多过于知道东方战场。在西方,提起东方战场,大多数人只知道珍珠港事件、广岛原子弹事件等,而我们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抗日战争,牺牲那么多人员,损失那么多财产,却对此知之甚少。所以,东方战场应该让全世界都有一个了解。

2014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周年纪念时,方李邦琴产生了筹建纪念馆的想法。她认为,2015年是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海外建首家抗战纪念馆很有必要。

但建在哪里呢?

方李邦琴经过反复思考,决定选址在旧金山。因为在这里建馆,更有历史渊源:150年前,这里是华人涉足美国第一站。旧金山湾区华人在抗战期间发起“一碗米”募捐,为祖国捐献作战飞机,创办飞行学校,向“飞虎队”输送华人成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持世界正义和人类和平,联合国也是在旧金山成立。此外,旧金山的中国城,又是世界旅游胜地。纪念馆选择建在沙加缅度(萨克拉门托),也因为这里是中国城的中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随后的400多天,纪念馆作为民间机构,向个人募集捐款和展品,向中国同类纪念馆寻求支持。

困难,不仅在于改建场馆、筹集资金,还在于工期紧张、人手不足。揭幕前一天,她晚上9点多离开纪念馆,而一些志愿者忙到凌晨1时,其中一人彻夜值守。

艰辛,伴随外来阻挠。筹款网站最初遭到“黑客”入侵,留下仇视和恐吓文字,与70年前侵略者对中国人所用表述相同;改建施工期间,纪念馆窗玻璃遭人砸碎;两个月前,一名日裔人士以英文姓名发起网络“请愿”,征集到3000多人签名,要求封杀纪念馆,所显示地址绝大多数却是美国以外,网站留言多数是日文。

纪念馆揭幕当天上午,一人在门外骂街。下午揭幕,一名日裔人士进入,与一名日本记者“配合”,在展区内用日语接受录像“采访”,与正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方李邦琴相对,议论纪念馆及其发起人……

克服了许多压力和困难,纪念馆终于正式成立了。揭幕致辞时,方李邦琴用英语说:“纪念馆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需要大家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它茁壮成长。现在它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讲述我们八年抗战英勇抗敌的故事,讲诉我们八年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的故事。”

“纪念馆面积虽不大,但我形容它是‘北京王府井的精品店’,如果每个游客在博物馆伫立3分钟,那么传播的效果将非常明显。自开馆以后,很多外国游客都来参观,最多的是日本人。9月1日,我在中国还收到来自旧金山的电传,说几个日本人在纪念馆参观后痛哭流涕,鞠躬向中国人民道歉。”方李邦琴说:“纪念馆就是要让全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中作出的牺牲与贡献。”

方李邦琴祖籍湖北汉川,1935年出生于河南郑州,是家中四男四女中最小的一个。11岁时随家人从大陆到台湾,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1960年随丈夫移居美国,从事过收银员、送报员等工作。以200美元起家,先后经营过印刷、餐饮等行业。

谈起那段经历,方李邦琴感慨道:“到了台湾,我成了外省人;到了美国,我成了外国人……我的心中一直没有归属感。”来到异国他乡,方李邦琴的艰难生活也从此开始。用她自己的话说:“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从一只孔雀变成了一只母鸡。”四年里她生了三个儿子,为了维持生计,她与丈夫一起辛苦打拼。她曾经在《进步报》打工,有一次把英文单词“send”拼成了“sent”,女老板便嘲笑她小学水平。因此她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学好英文。没有条件专门去学习,她就从印刷厂的账单学起。让方李邦琴刻骨铭心的是,在事业和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刻,丈夫病倒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她的肩上,为了生计,她最多甚至要打三份工。又要照顾孩子们的吃喝,又要去医院给丈夫送饭,她用一句话形容那时的情景:“忙得连坐下来哭一场的时间都没有。”

“在一个英语社会中,中文报纸永远无法成为主流声音。拥有一家主流英文媒体,让华人在美国舆论界真正发挥影响力,一直是方氏家庭的美国梦。”方李邦琴说,先夫方大川一生都没有离开新闻工作岗位,他生前唯一的愿望是拥有一家主流的英文报纸。

1979年,方李邦琴开始进军报业,经过11年的时间,发展并打造了一个在旧金山湾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系。

不论在美国的新闻史上还是移民史上,2000年3月17日无疑都是一个值得大书一笔的日子。这一天,已有135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一个特大字号的通栏:“SOLD(被出售)!”方李邦琴战胜了曾经拥有95张报纸、110家公司的美国报业巨头赫斯特家族,成为这家英文大报100多年来第一位女性华人董事长,也创造了华人旅美150多年来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破天荒纪录。

《旧金山观察家报》原本属于大名鼎鼎的传媒世家赫斯特家族,是旧金山地区两大英文报纸之一,也是一张在全美有影响的主流报纸。收购《旧金山观察家报》使方李邦琴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掌有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美国媒体纷纷以“改写美国历史的大手笔”、“她将偷走这个世界”等作为标题大加渲染。

“我认为中国人、亚洲人如果在美国主流媒体上没有一个阵地的话,就会永远受别人的摆布。我们的口号是:‘我们要坐在汽车的司机位置上,而不仅仅是搭乘汽车’”方李邦琴说:“有了英文报纸,就可以鼓励美籍华人直接参与美国的社会政治活动。中文报纸不能将我们的许多要求传递到美国的决策者那里,而英文报纸则直接地告诉他们我们的见解,告诉他们我们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我决定创办英文报纸。”

2000年9月18日,为了表彰方李邦琴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的贡献,时任旧金山市市长威利·布朗向她颁发了“杰出华人奖”,并且宣布这一天为“方李邦琴日”。

方家成功收购《旧金山观察家报》被视为移民实现美国梦的典范,“方李邦琴”也成为在美华人成功的典范。她的创业经历是一个传奇,从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非日报型报业集团;从一个底层创业者拓展为拥有中文周刊、英文报纸、印刷厂、房地产等多家实业的“传媒界巨人”。美国媒体称她为“钢铁的花木兰”,中国媒体称她为“华裔传媒大亨”。

方李邦琴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享誉中美的“民间外交家”,曾陪同奥巴马夫人访华。她认为,“坐在汽车的司机位置上”,不仅要通过主流媒体发出声音,而且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在方李邦琴办公室的一面照片墙上,有她和美国四任总统的合影,还有与国务卿、州长、市长、国会议员等美国政要在一起的照片。在美国,很多政治人物要参加竞选都希望获得方家的支持。方李邦琴的哲学非常简单:谁对华友好,支持中国,就支持谁,反之亦然。她说:“中国是我的生母,美国是我的养母。”她特别关心中国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

1991年,方李邦琴作为旧金山的代表之一,前往白宫参加全国政治领袖会议。当时,美国朝野正在就是否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进行辩论。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方李邦琴主张把政治和经济分开,反对制裁中国的“政治短视”行为,并带去了几千名企业家的支持签名。老布什说,这来自民间的声音有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决定。之后不久,老布什就正式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方李邦琴说:“我真的很高兴能在这关键时刻尽点微薄之力。”

2010年,中美正式启动“10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力争用4年时间选送10万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从而加深中美民众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

2013年1月,应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邀请,赴首都华盛顿加“10万人留学美国”基金会成立仪式。在仪式上,方李邦琴作出承诺:向“10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捐赠100万美元作为“种子基金”,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项支持中美交流的公益项目之中。

她在中国驻美大使为基金会成立举行的晚宴上表示:“我移民来美国50多年,中国是我的‘娘家’,美国是我的‘婆家’,我对这两个‘家’都有很深的情感。中美两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上共同担当责任,选送10万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非常必要,有利于增加中美之间相互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在采访中,方李邦琴还高兴地向记者透露,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下旬将要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十万强”计划将变为“百万强”计划,“让更多地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近几年,方李邦琴还多次捐巨资资助北京大学建设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大楼,由此获得“北京大学110周年杰出教育贡献奖”。

通过50多年的努力,方李邦琴从办报社起家,现已成为美国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她通过自办媒体,让中国乃至亚洲的声音在美国占有了一席之地;让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国、也是媒体强国,多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她是推动中美友好的使者,也是在美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国声音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重要推手。

2014年,通过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推荐,方李邦琴荣获第三届“中华之光”大奖。12月19日,第三届《中华之光》颁奖典礼在CCTV总部隆重举行。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及各主办单位的领导出席了颁奖典礼,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为方李邦琴颁奖。颁奖辞说:

故乡远,音隔绝,五十年风云从头越。艰辛起步,扬帆商海,决胜传媒,弱女子终成大业。为华人主张,为历史留步,无论是在华界社区,还是总统的讲坛,她一直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

猜你喜欢

旧金山纪念馆英文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每月精彩
蓝色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