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严治,将廉洁变成习惯
2015-12-21徐绍林
徐绍林
最近,媒体公开披露了几起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风党纪规定受到查处的案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网络上引发热议。几起案例是: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领导干部,因违规超标使用公务车辆等违纪问题被通报,并按照程序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其中校长被免职;中信集团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人员,依照有关程序分别给予了17名党员领导干部党纪政纪处分,给予20名相关责任人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河南平顶山一官员因将100元慰问金占为己有,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山东巨野县一镇政府办公室主任白吃了商户2个苹果没有给钱,被纪委通报、诫勉谈话。
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一是都属于违纪问题:违规超标使用公务车辆,公款打高尔夫球,公款高档消费,违规发放月饼,以购买图书名义发放购物卡,白吃商户东西等等;二是都属于十八大之后不收手,对八项规定置若罔闻、顶风作案的典型。对待这几起违纪案例的处理,多数人拍手称快,但也有人认为是小题大做,矫枉过正,纪委不去打“老虎”,抓住这些小小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不放,纯粹是在作秀。有人感叹,现在的官不好做了。
事实上,如今各级纪委的职能并不只局限在办案,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那就是负责平日里的党风廉政建设。
前不久,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一、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四、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大贪官不是一夜变成的。“大贪”都是从纵容姑息、监管不力的“小贪”一步一步逐渐形成的。“四种形态”的新提法,标志着纪委工作重点的转移。下一步纪委将从重点查办案件,转到把纪律挺在前面,反腐只是从严治党的一个组成部分,查办腐败案件,只是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四种形态”中的一种,而且是“极极少数”。
上述几起违纪案件的处理,就能感觉到整风肃纪已经成为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常态。防微杜渐、小惩大戒,这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作秀凑数。处理群众身边的违纪,从过去息事宁人转化为着力解决苗头性问题,小病严治,把廉洁变成习惯,真正体现了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元旦、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八项规定”能否继续有效执行?“四风”问题是否会反弹?这些都是对各级纪委工作的严峻考验。整风肃纪要成为纪检工作的常态,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强化:
一是加强“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宣传。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不能等到违法涉罪才去处理,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标本兼治的新思路,是一种全新的战略选择。当然,这种悄然而至的转变,普通百姓可能还没真正感受到。因此要加强舆论宣传。不仅仅局限在党内,对于全社会也要广泛宣传,以继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反腐倡廉的支持、理解和关注。今后,如果仍有类似上述案例的违纪事件发生,媒体还应该及时给予曝光。
二是整风肃纪必须要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每个人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形成全社会反腐倡廉的巨大威力,违纪违法分子一定无处可藏。
三是整风肃纪要充分依靠媒体、包括新媒体的力量。可以考虑培养一批政治上过硬、影响力巨大的媒体从业人员,各级纪委可以聘请他们作为整风肃纪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弘扬正能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抓大案要案是纪委工作的常态,监督“八项规定”、“反四风”的落实更是常态。反腐不再是走过场、吹吹风。为官之道,当心存敬畏。只要权为民所用,为官才能堂堂正正。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时评员)